爱是人类特有的最细腻最高尚的情感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204-01
  
  爱是人类特有的最细腻最高尚的情感,是所有意志、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在幼儿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创造充满真爱的世界,让孩子懂得爱,并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积极地着去爱着别人。
  那么如何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呢?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教育孩子:不小心碰着别人要主动说声对不起;别人帮助你要说声谢谢;别人摔倒要关心帮助别人……在环境创设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以爱为主的内容,如在主题墙的布置上,体现爱的教育;在自然角里放些小朋友们喜爱的动植物,让孩子关心、爱护、照料它们,体验付出爱心的喜悦;教师应时刻充满爱,以积极的口吻,温柔的动作、耐心的态度去感染孩子,使孩子的爱心在爱的氛围中慢慢充盈起来。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可充分利用。如:中班的一节语言活动《萤火虫找朋友》,该活动目标为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同伴间要相亲相爱。但活动并非到此结束,要将“爱心”教育延伸下去。让幼儿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与同伴相亲相爱的事,并画下来,与同伴分享付出爱的喜悦。实践中我们还利用文学、美术、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段作为爱心培养的有效途径。艺术手段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淡化了说教的呆板,使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美的熏陶同时,爱心也一点点一丝丝地渗入孩子的心灵。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幼儿游戏自主自愿的特点,将爱心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爱心行动。在活动中,教师就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致,并能同其他幼儿一起游戏,共同使用玩具,比较稳定地相互交往,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友好情感,友爱行为。利用游戏进行教育,最有利的就是让孩子“置换角色”,就是让孩子去感受别人的酸甜苦辣,让孩子体验不幸者的感受,从而让孩子献出自己的爱。例如在角色游戏中,通过玩娃娃家,扮演妈妈,感受妈妈的辛苦,从而对妈妈产生敬爱之情。
  教师还应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和安慰助人的技巧。正确的交往技能,能使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萌发关爱之心。然而有了关爱之心,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安慰助人行为。由于自我化的作祟,幼儿也许会好心办坏事。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讨论、歌舞等形式,教授幼儿一些安慰别人的语言和方法,助人技巧的要领。
  纲要中提出:家园密切的合作,步调一致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幼儿园的最佳合作伙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社会和幼儿园无法比及的。孩子最依恋的是家庭,最亲近的是父母,最爱做的是游戏,关键时刻配合幼儿园共同教育,会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教师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家访、电话、便条、家长会等,与家长密切联系、配合,积极宣传爱心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循循善诱,以情导行,以事明理,寓教于乐,对孩子进行生动的渗透性的爱心启蒙教育。
  由于幼儿的道德发展处在他律阶段,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因此,他们对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难以理解,而利用具体形象的榜样力量去教育影响幼儿,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长与左邻右舍的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对弱者的同情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使他们产生与人友好相处、具有同情心的情感。
  家长在注重榜样力量的同时,还应给孩子爱的机会。对于成人来说,接受孩子的爱是快乐的、幸福的;对于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别人能理解、能接受,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遗憾的是,多数家长只知道为孩子奉献爱,却垄断了孩子爱的机会,爱的权力。不妨放开你的手,让孩子帮帮你,让他们有爱别人的机会。父母生病了,让孩子来照料;父母下班累了,让孩子多帮忙些家务……让孩子在被人爱的同时感受温暖、快乐,并由此学会爱别,帮助别人。这样才能家园配合进行爱心教育,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珍贵的爱心。
  通过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拥有健全的人格的人。让我们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课堂教学忽视学情,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课外阅读严重缺失。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主体得不到落实,语文素养难以提升。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
期刊
【摘要】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其典型表现就是以教案为本位,实行计划教学,一课时跟着一课时循序渐进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中,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种定位必然影响到教师的备课。因此,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只停留在写教案上,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接受新的挑战,让备课“功夫在课外”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理念呼唤教师角色相应作出深刻的转换,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这是语文教师职能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阶段和新境界。  【关键词】 课程理念;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期刊
【摘要】 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加明显地体现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与可怕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杜绝这种现象,对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教学;两极分化;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81-01    1 初中
期刊
【摘要】 了解X线和中子对新疆地区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影响。并且比较X线和中子对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X线和中子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并且X线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均高于中子组,因此我们在关注中子受照人群的同时更应注重、加强X线受照人群的健康防护。  【关键词】 X射线;中子;放射工作人员;比较  【中图分类号】R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
期刊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内容,凸显了儿童生命本体的回归,一切从儿童出发,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以儿童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把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小植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影响他们的心灵。品德新课程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的品德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同样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并用学生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找到自己情感的家园,大胆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94-0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习方式。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体
期刊
【摘要】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格贝尔说:“一个父亲胜过100教师。”有哲人说:“好母亲可以缔造一个优秀的民族。”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无知与无奈,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于是,我们孩子的一个个问题没能适时地解决,成了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笔者从问题学生的家庭原因入手,提出与家长紧密联系的观点,一切为了孩子,让每个孩
期刊
【摘要】 任何一个班主任都不会放松对班集体的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会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那么怎么营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并不断地加强管。  【关键词】 班级;建设;心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95-01    任何一个班主任都不会放松对班集体的建,一个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97-02    前言:《说“屏”》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笔者也听了很多有关这一课的上法,往往走说明文的路子,落入俗套。那怎样才能出新,上出不一样的味道,笔者确实动了一番脑筋,下面就将上课的实录记录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1 教材分析  1.1 单元地位  《说“屏”》选自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