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普及为重校园足球发展在路上

来源 :校园足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决策部署为指导,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基本要求(试行)》,坚持“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理念,深入推进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工作。
  一、延边州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總体情况
  自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以来,延边州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足球普及为导向,持续用力,不断提升校园足球的规模和质量,走出一条符合延边州实际的足球发展新路子。
  (一)健全组织机制,建立校园足球发展体系
  1.建立健全组织工作体系。成立了延边州校园足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校园足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涉“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教育部门牵头抓总,体育、发改、编办、财政、人社、宣传、共青团等单位协同配合的常态机制,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延边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体系。
  2.丰富完善政策措施。州委、州政府始终将校园足球改革工作放在全州各项改革工作重要位置,相继出台并深入实施《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延边足球发展的意见》《延边州校园足球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延边州校园足球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和《延边州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延边州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使校园足球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3.加强社会工作力量。成立了州、县市两级校园足球协会,组建延边州校园足球裁判委员会,致力于延边州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切实发挥足球专家的优势和作用,强化了专业化指导与服务,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二)健全教学机制,丰富校园足球课程体系
  1.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为载体,打造校园足球新品牌。积极构建“特色学校+试点城”的校园足球立体推进格局,明确努力将延吉市打造成“中国校园足球城”,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中小学积极参与校园足球。目前,延边州共有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8所,占全州中小学的43%,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保持在8万名左右,校园足球已成为延边州各中小学的新标签、新品牌。
  2.以普及校园足球运动为核心,创新校园足球新内容。倡导“阳光体育,快乐足球”新理念,让足球活动成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州小学、初中段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课每周保证1课时,高中每学期足球教学课不少于20学时,每年各学校至少组织1次校内班级足球联赛。
  3.以建立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为重点,发挥校园足球新效能。加强教体合作,大力开展校内比赛、校际联赛、县(市)联赛和全州总决赛等联赛常态化建设,每年定期举办“校长杯”“市长杯”“州长杯”共3类大型正规赛事。每年全州举办校际间足球比赛500余场,县市级比赛300余场,州级比赛200余场,有8000余人次、300多支足球代表队参加全州各级校园足球赛事,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呈现出“班班有球队,周周有球课,月月有球赛”的可喜局面。
  4.以强化交流合作为依托,开辟校园足球新途径。连续多年每年选派240余名全州优秀足球特长学生赴韩国、北海等地开展40余天的足球冬令营,让具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在与韩国青少年的足球比赛、交流中提高竞技水平。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分营比赛,2018年,共有15名中小学生选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2名学生入选“最佳阵容”。
  (三)健全梯队机制,强化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
  1.从人才引进入手,强化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人社、编办等部门加大足球教师的引进力度,降低门槛,吸纳大中专院校足球专业毕业生、体校专业教练员和退役足球运动员到学校执教。目前,全州专业从事校园足球教学的教师有184名,其中足球D级以上教师150名,外聘教师17名,基本达到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足球教师的标准。
  2.从分级培训入手,提升校园足球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师资培训,与延边大学建立足球校地合作关系,委托延边大学进行非足球专业体育教师足球技能培训,与延边足协合作由延边州青训营教练团队赴各县(市)开展全覆盖培训指导,基本保证3年体育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足球教师教学水平。
  (四)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校园足球软硬件建设
  1.完善考评激励措施,优化校园足球软件环境。将足球科目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选测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近2年,通过州级校园足球比赛,全州共有2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一级、二级足球运动员称号,打通校园足球成才发展通道。举办延边州第八届校园足球夏令营暨“满天星”训练营启动仪式,与州体育局签订《共建延边州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合作框架协议》,为龙井海兰江足球小镇授予“延边州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竞训基地”牌匾,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形式,共同推进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延边足协青训中心建设,为振兴延边足球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2.加强宣传引导,优化校园足球社会环境。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意义,传播足球发展理念、校园足球文化和各地先进经验,在社会上掀起“爱足球”“看足球”“踢足球”和广泛支持校园足球活动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学生积极、家长认可、社会支持的良好格局,延边州校园足球工作经验多次在国内各大媒体刊物上刊载。
  二、问题及建议
  (一)建立资金扶持政策
  延边州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地区之一,是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州8个县(市)中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建议上级部门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下拨校园足球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帮扶和带动贫困县市及基层学校发展校园足球运动。   (二)出台学校体育教师补助标准指导性意见
  目前,吉林省各学校体育教师补助标准实施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调整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和业余训练比赛补助标准的通知》(吉教体字〔2002〕24号),随着经济发展已不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省教育厅多次跟省财政厅沟通,擬出台新的补助标准,改善体育教师工作条件,但因没有明确的上级文件规定,迟迟得不到落实。建议出台关于学校体育教师训练、比赛补贴及装备补助标准的指导性文件,督促各地明确学校运动员、教练员训练及比赛期间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补助标准。
  (三)建立运动员管理体系
  据统计,自治州青训营暨“满天星”训练营培养优秀在校足球运动员每年每名平均投入3万余元,其中青训中心投入2万余元,学校投入1万余元。2018年—2019年,延边州有16名优秀青少年足球人才,被国内足球俱乐部、足校挖走,动摇了校园足球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基础。建议出台保障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制订有法律效力的足球特长生转学制度,借鉴足球俱乐部球员转会方式,学生转学至足球专业学校或加入俱乐部时需向培养单位支付一定额度的培养费用,形成良性竞争的规范化体系,规范“小球员”转会市场,保障校园足球工作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全州校园足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普及为重,把校园足球改革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具有延边特色的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夯实足球人才根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增加足球人口数量,再创延边足球辉煌,成就中国足球梦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一)精心布局,建立普及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校园足球工作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大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力度,优化足球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校园足球工作。
  2.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指导与监管力度,实施建设质量复核制度,建立整改退出机制,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质量。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进一步下移普及重心,积极将足球运动向幼儿园延伸。2019年,全州拟新建3~5所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12所幼儿足球特色园。
  3.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摄影、书法绘画、海报设计、口号征集、队旗队徽队服设计比赛等校园足球文化活动,打造多元的校园足球文化,使学生在校园内能时刻感受到足球文化的熏陶。
  (二)全面发力,健全教学体系
  1.搭建衔接有序的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教育部《校园足球教学示范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课教案》等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试点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搭建科学规范、衔接有序的教学体系,实现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
  2.丰富课余训练。科学制订课余训练计划,深入开展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潜能的学生提供学习和训练机会。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足球协会青训中心共商共建,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足球队员比赛选拔机制,切实提高校园足球学生足球队员的竞技水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足补齐校园足球教师,鼓励专业能力强、思想作风好的体育系统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担任兼职足球教师。强化体育教师足球专项技能培养培训,以校园足球冬令营、夏令营为契机,组织开展教学竞赛、经验交流和教研活动,着力提升足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三)严格管理,做强竞赛体系
  继续开展班级、年级足球比赛并通过比赛选拔组建学校足球代表队。在开展校内联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制度,形成完整的选拔性竞赛体系,选拔各级校园足球“最佳阵容”,深化“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国内外交流比赛”为一体的竞赛体系,以赛促训、以赛提质。
  (四)示范引领,打造样板体系
  通过州“满天星”训练营及青训营建设,组建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团队作为延边州校园足球首席专家团队,带动全州所有校园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充分考虑县(市)、城乡、校际间校园足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各县(市)、学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订符合实际的教学训练计划,实施可行的教学训练内容,为全州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五)激励创新,构建荣誉体系
  完善校园足球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打通各学段的升学通道。依据国家现行招生政策并结合实际,鼓励各学校自主招收足球特长生,鼓励举办校园足球年度庆典等活动,大力宣传表彰校园足球相关人员。探索建立九级(初级3个等级、中级3个等级、高级3个等级)青少年足球队员草根等级考核制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家长的参与热情。
  (六)精诚合作,构建推进体系
  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深化教体融合,进一步推进工作对接和资源共享,通过学校体育课、课余训练和校园体育竞赛开辟一条培养优秀足球竞技人才的新路径、新通道,加快推进校园足球与青训体系“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自成体系,相互支撑”的合作格局。
  (七)攻坚克难,搭建科研体系
  积极与延边大学合作,对如何加快发展延边州校园足球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并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成果产出,逐步形成校园足球科研体系。
  (八)树立导向,完善舆论体系
  参照“全国校园足球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延边州校园足球官方”微信公众号,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提高全社会对校园足球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校园足球舆论宣传和引导的主阵地。
其他文献
乐清市实验小学是浙江省乐清市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县城官立高等小学堂。1980年被命名为乐清县实验小学,1993年随着乐清撤县设市,更名为乐清市实验小学,系乐清市教育局唯一直属小学。在乐清市实验小学百余年的发展当中,始终秉承“自由向上游”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养校、科研兴校、名师铸校、质量立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精”管理、“强”队伍、“优”教学、“创”特色的工作思想,坚持
期刊
准备活动是足球课较为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准备活动应是将身体机能唤醒,且让身体与足球之间形成联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脑皮层得到有效激发,生理惰性得到克服,身体各系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准备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关节灵活性有效提高,避免运动损伤,在主教材内容学习之前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在小学足球课(一般为40min)中,准备活动一般安排5~10min,所以利用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能够使学
期刊
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对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师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快乐,振兴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小足球踢出了大天地,推动足球进课堂,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办好校园足球联赛,加强足球软硬件建设,发掘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推动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校园足球根基  (一)用好政策,纳入规划  学
期刊
成都列五中学始建于1904年,曾被授予“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一级示范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中国中学生体协足球分会副主席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四川省校园足球协会副会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体育是整个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体育还是对德育的磨砺、对美育的启蒙,也是对智育的催化。因此,教育部党组把推进校园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对足球运动发展特别是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校园足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青岛市历来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校园足球是青岛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如火如荼, 以普及性为基础的“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已举办了29届,自2015年4月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以来,青岛市校园足球以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八大体系”建设,夯实校园足球发展根基,进一步探索“小场地”学校、幼儿园在日常校园足球活动中的新方式、新手段,2019年12月28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荔湾区教育局承办,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荔湾区蒋光鼎纪念小学协办的2019年廣州市“小场地”学校(幼儿园)足球嘉年华健在荔湾区蒋光鼐纪念
期刊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基本要求(试行)》等文件要求,制订一系列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
期刊
足球校本课程是足球教师以本校发展特色等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学习资源,自主进行选择、补充、整合、拓展等形成的“自己的课程”。笔者结合实际,以“架构思想、学情优化、校内资源、校外资源”4个点为逻辑主线,以达到适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的实践运用,以《快乐足球》校本课程个案研究形式进行分析。  一、抓制高点,融合学校顶层架构思想  《快乐足球》校本课程秉
期刊
表象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练习者通过有意识地回忆或再次呈现,以唤起现场感继而顺利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 。[1]该方法能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作图示,提高思维的发散力、认知力和观察力,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进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2]笔者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足球绕杆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根据动作形成阶段,进行表象训练的设计思路  1.学习之
期刊
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形成稳定规范的赛制。在开展足球比赛的同时,如何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足球比赛,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笔者在学校探索实施了年级赛制,并取得良好效果。操作过程中,在初二年级挑选3个班级作为试验班,每个班级组建6支足球队,以双循环的方式在班级内进行第一届三人制足球冠军联赛,直至每个班级产生冠、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