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三个“点”有效实施足球校本课程

来源 :校园足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校本课程是足球教师以本校发展特色等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学习资源,自主进行选择、补充、整合、拓展等形成的“自己的课程”。笔者结合实际,以“架构思想、学情优化、校内资源、校外资源”4个点为逻辑主线,以达到适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的实践运用,以《快乐足球》校本课程个案研究形式进行分析。
  一、抓制高点,融合学校顶层架构思想
  《快乐足球》校本课程秉承学校“三自”育人理念——“自然、自主、自觉”,并以“三自”为核心目标进行课程构建。
  一是自然,即遵循学生的生长规律。小学阶段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因此,在课程中足球教师可设计游戏(表1),在游戏中熟悉球感、渗透空间意识与观察能力等,以达到学生乐学的效果。
  二是自主,即从学生立场出发,重心下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60min的《快乐足球》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设置“自主10min”,即在课堂准备部分,学生在各小组组长带领下到规定区域进行“趣味玩球”,让学生在与球亲密接触中彰显个人能力,这些玩球方式可以是上一堂课中学习到的,日常观看比赛自己喜欢的,也可以是自创的,目的是充分释放学生对玩足球的天性。
  三是自觉,即在比赛中自我调整,自我改变;赛后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为满足教学需要,在《快乐足球》校本课程中安排了比赛,学生可适当改变规则,简化比赛,使学生在不同的比赛场景中自觉领悟,逐步提升。如,学生在15m×14m的场地进行4v4比赛时,学生由于球性不熟悉,空间意识不强,出现了集中在某区域的“扎堆”现象,并且射门次数较少。赛后,足球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总结。学生在原有球门的基础上增加2个球门(图1),制订只要射进场上任何球门就得分的规则。并得出若想多射门得分,需在场上积极跑动,快速互换攻守角色,就近射门来取得比赛的胜利。这样学生比赛中不但能够利用场地的纵深,也可以利用场地的宽度,在与队友的合作中,迅速辨别场上局势,形成进攻防守的大局观。赛后,足球教师对比两次比赛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点评,让学生在赛后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懂得团队合作。
  二、抓自主点,结合学情优化课程选择
  在小学阶段实施“选课”,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选择的权利。在引导学生选择课程时,也可采用师生“互选”的方式,既要学生选择“适中”的课程,也要教师选取“最佳”的学生。这样既能保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障了教学进度的统一,避免了同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发生。
  如,在《快乐足球》校本课程的选课过程中,足球教师首先通过班主任向家校联系的QQ群发放“超星”问卷,问卷包括内容有是否参加过此课程,校外有无参加足球培训,参加此课程动机,何时接触足球运动,有无进行过正式足球比赛等,有意向的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问卷,然后足球教师根据电子问卷的资料对报名的学生进行二次筛选,并将二次筛选出的学生以现场足球基础技术能力测评的方式进行“面试”,根据“面试”结果将学生分成普通班、提高班和强化班(图2),最后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登录学校选课系统确认是否入选,若入选可确定被分的班级,若未入选可录陆网上选课系统进行二次选课。
  三、抓着力点,整合学校资源开发辅助教具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老城区的中心,操场是200m跑道,足球校本课程在推进普及过程中困境重重,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问题尤为突出。在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发挥足球教师的教学智慧,对现有的硬件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因地制宜,借物促教,整合学校资源开发辅助教具,拓宽了足球训练的路径,有效提高了足球教学训练质量。如,以足球脚内侧传球为例,借用跳箱作为教学辅助教具(球门),让学生在跳箱四周进行脚内侧传球,(图3),充分利用教具的同时,还节省了空间。
  跳箱除了可以运用在足球脚内侧传球之外,也可以在其他足球基本技术中进行应用。如,在足球正脚背射门技术中跳箱作为球门,对跳箱進行“射门”练习。还可以利用跳箱的高度进行练习,2名学生相距2m~3m,将跳箱放置在2名学生中间,2名学生同时进行脚内侧传垫高球的练习,足球教师在此时需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其他文献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唐山市路南区秉承着“小区域大作为、小足球大世界”的路南足球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全力培养堪当重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路南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县(区),“阳光少年 乐享足球”的理念为校园足球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自
期刊
足球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锻炼体魄、强健身心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有力举措。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需要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巧妙地设计活动形式,让足球大课间活动充满趣味、灵活高效。  一、足球大课间活动的构建要素  足球大课间活动既要体现活动的实效性,提高足球技术,发展体能,还要凸显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兴趣,愉悦身心。因此,在大课间活
期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方案》精神,扎实推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开展,经研究,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校足办)决定举办2019-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期刊
乐清市实验小学是浙江省乐清市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县城官立高等小学堂。1980年被命名为乐清县实验小学,1993年随着乐清撤县设市,更名为乐清市实验小学,系乐清市教育局唯一直属小学。在乐清市实验小学百余年的发展当中,始终秉承“自由向上游”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养校、科研兴校、名师铸校、质量立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精”管理、“强”队伍、“优”教学、“创”特色的工作思想,坚持
期刊
准备活动是足球课较为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准备活动应是将身体机能唤醒,且让身体与足球之间形成联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脑皮层得到有效激发,生理惰性得到克服,身体各系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准备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关节灵活性有效提高,避免运动损伤,在主教材内容学习之前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在小学足球课(一般为40min)中,准备活动一般安排5~10min,所以利用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能够使学
期刊
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对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师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快乐,振兴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小足球踢出了大天地,推动足球进课堂,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办好校园足球联赛,加强足球软硬件建设,发掘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推动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校园足球根基  (一)用好政策,纳入规划  学
期刊
成都列五中学始建于1904年,曾被授予“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一级示范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中国中学生体协足球分会副主席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四川省校园足球协会副会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体育是整个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体育还是对德育的磨砺、对美育的启蒙,也是对智育的催化。因此,教育部党组把推进校园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对足球运动发展特别是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校园足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青岛市历来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校园足球是青岛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如火如荼, 以普及性为基础的“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已举办了29届,自2015年4月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以来,青岛市校园足球以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八大体系”建设,夯实校园足球发展根基,进一步探索“小场地”学校、幼儿园在日常校园足球活动中的新方式、新手段,2019年12月28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荔湾区教育局承办,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荔湾区蒋光鼎纪念小学协办的2019年廣州市“小场地”学校(幼儿园)足球嘉年华健在荔湾区蒋光鼐纪念
期刊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基本要求(试行)》等文件要求,制订一系列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