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实践教学研究与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解九江学院护理学院的妇产科护理实验课教学现状。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推行兴趣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改革措施。以向学生发放智能素质测评/创新能力测试表的形式分析评价了教学改革取得的实效。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 实验课 教学改革
  妇产科护理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而在高校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弊端,往往使教学理论脱离实践。妇产科护理的特殊性也使其无法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并且这一护理过程往往涉及病人的隐私,又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高校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进行及时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
  1.关于妇产科护理实验课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妇产科护理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包括学生的兴趣、适应程度等)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涉及被调查学生的基本状况、学习方法和目的、对课程是否感兴趣及对教学形式和内容改革的意见等。向我院大专班大二学生共6个班级,按每个班级20份标准量下发调研问卷,本次调研结束后共收回120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达到了100﹪。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1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和态度
  对妇产科护理课程十分感兴趣的约占15.83%;对该专业感兴趣的约占52.50%;其他人認为该课程的设置不是特别实用或不是特别感兴趣。而关于该专业对未来就业影响的调查中,65%的人认为该专业课程有助于其将来找工作;17.50%的学生报考本专业并非出于自身的选择;在学习目的上,表示由于对本专业感兴趣而主动学习的仅占14.16%。
  1.2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每学期48课时,其中包括38课时的理论课和6课时的实践课。调查显示49.16%的学生认为妇产科护理学的总学时过少,希望增课时数;38.33%的学生希望保持目前的课时状况;而60.83%的学生希望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
  1.3教学形式及方法调查结果
  (1)关于教学形式:其中喜欢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占23.33%,喜欢师生问答模式的学生占52.50%,喜欢分组讨论模式的学生占44.17%,而12.50%的学生选择自我展示、反客为主式,其中一些学生喜欢两种或多种教学模式。(2)关于教学方法:50.83%的学生喜欢案例讲解方式,37.50%学生选择情景展示法,另外还有11.67%的学生倾向于故事讲述法。(3)关于课后作业及考核:53.33%的学生认为留课后作业能够巩固其课堂所学知识,39.17%的学生认课后作业的作用不大,其他人认为课后作业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
  1.4调查结果分析
  我校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为主,教学方法多为演示性、验证性教学,偏重对课本原理的再现和实验操作的模仿,这种“保姆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了旁观者,失去了做实验的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2.关于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我们认为有必要更新教学观念,进行实验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在妇产科护理实验课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能力,将素质教育理念付诸行动。
  2.1适当采取兴趣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专业课题的枯燥无味,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将妇产护理的专业知识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日后工作需要结合起来,设置悬念,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和参与实验的激情。还可以利用一些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护理的全过程,不但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还使他们对妇产护理这一特殊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刻和直观,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2综合模拟教学模式
  这种方式是指通过具体的情景模拟和再现帮助学生了解妇产科护理的全过程,了解这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可以让学生亲自扮演医生、病人及护士等角色,通过对护理过程的亲自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诠释护理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专业。
  2.3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以被护理人员的问题为核心,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首先他们应为学生选择索要探讨的病例报告,使学生了解该病例的基本状况。并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容易了解护理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利于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调整和改革的效果分析
  我们以大专班3、4班两个班级作为试点,进行了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为了了解改革效果,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训考核的方式。其中智能素质测评/创新能力测试的问卷调查面向大专班大二学生共6个班级,按每个班级20份标准量随机下发调研问卷,共发放120份问卷。调查收回120份问卷,试点班级40份,非试点班级80份,回收率达到了100%。其内容主要有创新思维能力测试和创造能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试点班级较非试点班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现公布如下。
  3.1创新思维能力测试
  这一部分包括10道选择判断题,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得分超过24分,有较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试点班级有6人,占15%;非试点班级有8人,占10%。得分在12~24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试点班级有30人,占75%;非试点班级有48人,占60%。得分12分以下,基本上无创新意识的学生,试点班级有4人,占10%;非试点班级有24人,占30%。   3.2创造能力测试
  该部分选取了20道判断题,调查结果显示,答对16题以上,创造力很强的,试点班级有2人,占5%;非试点班级有1人,仅占1.25%。答对10~15题,创造力一般的,试点班级有27人,占67.5%;非试点班级有47人,占58.75%。答对低于10题,创造力较差的,试点班级有11人,占27.5%;非试点班级有32人,占40%。。
  4.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我们就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实践改革对学生临床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4.1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引导学生在实验课程之前翻阅相关临床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讲解和演示,使他们能够熟悉护理过程,激发兴趣并主动探索,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4.2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和协作精神
  在改革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增多,课堂气氛更活跃。这样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而在护理工作中,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与病人之间进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3提高了学生的临床知识应用能力
  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对孕妇做出健康指导。如孕妇做产前腹部检查时,发现胎儿可能是臀先露,经进一步B超检查确认后,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其利用正确的方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臀位矫正。这样,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同时巩固了临床知識,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
  4.4强化了护理服务理念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时刻秉持护理人员的礼仪和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操作,这样能使学生的护理观念增强,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容易以良好的态度和优雅的举止去面对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5.结语
  护士作为一种特殊且神圣的工作,在护理工作中要有专业技能,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进行护理课程的学习时,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临床适应等能力的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很明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进一步探索,以加速护理教学实践课程的改革,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妇产科临床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郎宾,房兆.如何改善《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09,2(1).
  [2]周瑾,陈小萍,陈三妹,等.综合性设计实验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
  [3]姜旖菲,王兰仙,周小云,等.不同授课形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情况分析[J].护理学报,2006,13(3).
  [4]李雨昕.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83-84.
  [5]徐明娟,惠宁.浅谈妇产科教学方法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型仪器作为本科院校的重要资源,在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使用效率低下的缺点,这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相当不利。本文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方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大型仪器 使用率  大型仪器设备是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投资的重点,是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前提条件,是完成高水平科
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是视频分析的关键内容,也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智能监控、人机交互、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内容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那么是远远不够的。生物学科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有很大帮助。要建立以调动积极性为主的课堂,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思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创新育人的观念,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成为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优秀人才。而高效的生物课堂可以更好地发挥这样的作用。  1.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是很
X射线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空间探测、无损探伤等领域。基于CMOS的射线图像传感器有低功耗、低成本、集成度高等优点,其市场应用前景广泛。  本文分析像素工作过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该研究针对小菜蛾建立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筛选平台,探索了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