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拉萨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种使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场面。仅仅这一点就对一路上的千辛万苦做出了充分报答。”
  
  20世纪初,拉萨地区一直禁止外国旅行者进入。对于曾经三次到达西藏,并已熟练藏语的大卫-妮尔来说,未能踏上拉萨的神秘土地是最大的憾事。由于一次偶然的机缘,大卫-妮尔从日本学僧河口慧海那里听说,外国人可以乔装成普通朝圣者进入拉萨。这个消息一下子燃起了她的灵感。1923年底,她和义子庸登(一名原籍锡金的小喇嘛)从云南丽江的传教士住处出发,走上了乔装“朝圣”的拉萨之路。
  
  睡觉时袭来的野兽
  大卫-妮尔和庸登离开丽江,在怒江沿岸跋涉。由于害怕被人看破乞丐式的化装,他们总是为避开其他旅客刻意选择荒僻路线,一路上风餐露宿,屡遇险情。
  一天晚上8点起开始下雪,一直下到凌晨2点。当一轮令人伤感的下弦月在空中升起时,我们乘着朦胧的月色继续向着山下被植被覆盖的地区走去。
  我们来到了一大片空地的边缘并在这里休息。这里的树木已被一场火灾烧毁,现已由一层茂密的草丛和矮小的荆棘林所取代。这时,我发现了两只身体很长、长着闪烁磷光眼睛的动物。它们在我们下面很远的地方多次穿行小道,最后在小河的一侧消失了。
  我让庸登看这些动物,他固执地认为这是黄鹿,而我却坚持认为它们的形状和特殊的目光很像是食肉的野兽。
  我们在此等待了一段时间,免得遇到其他人,然后又重新起程。
  当我们来到一条大河边时,已是疲惫不堪的我们猜不出是否能很快在途中找到另一条河流。所以,我们希望自己曾看到的野兽能让我们平安无事,哪怕它们继续在附近游荡也罢。一路奔波已使我们筋疲力尽,辘辘肌肠也让我们无法迈动脚步。为了补充体力,我们必须在这有水的地方点火煮茶。
  正当我们准备一点清淡而微薄的食物时,从灌木丛中又传来了一阵响动声。但是,我们已习惯于野兽在自己的营地附近闲逛,对它们已不再注意了。庸登已入睡。我则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守卫工作。虽然如此,睡意还是困扰了我,双眼渐渐沉重起来。当我被一种用鼻子吸气的沉闷响声吵醒时,仍处于半睡状态。朦胧中我看到在距我们只有数步远的地方,有一只眼睛闪烁磷光的动物正窥视着我们,其脖子伸得长长的,用鼻子不断地嗅着空气。一个激灵,我醒了过来,并清楚地看到其带花斑的毛皮,它的体形并不算太大,我觉得它可能是一只小豹子,或是一只金钱豹。
  我没有叫醒庸登。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类不速之客了。它们很少袭击人类,除非是被激怒或受伤。我始终都深信它们不会伤害我,包括那些陪同我的人。
  我凝视着这只优雅可爱的动物,并喃喃地对它说:“小朋友,我曾经非常近地看到过比你大得多的森林之王,睡觉去吧!祝你幸福愉快。”我怀疑那“小朋友”是否理解了我的话。几分钟之后,它的好奇心可能得到了满足,游逛着离开了我们的宿营地。
  天已快亮了,我不能允许自己休息更长的时间。叫醒庸登,我们便出发上路了。刚刚迈出数步,他用其手杖的一端指着树下的某种东西给我看。
  “您瞧它们!”他说。一对长有斑纹皮毛的亲呢伴侣正在那里,它们把头转向我们,并凝视了我们一会儿,便沿着河流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中。
  迷失在然乌山口
  经过西藏昌都境内的然乌时,大卫-妮尔一行发现自己在海拔5500米的丛山中迷路了。
  这天上午我们发现了一个山顶玛尼堆,这让我们确信即将到达山口了。唉!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堆起山顶玛尼堆的小山脊之后,有一条荒凉的路,延伸在陡峭的高坡之间,现已被淡红色的荆棘覆没,一堵岩壁由灰色和暗色两种颜色变化而成。我寻找着牧民们其他营地的踪迹,但徒劳无益,光秃秃的地貌令人觉得畜群可能从未被赶到如此高海拔的地方。
  面对我们的山谷似乎已被封闭,有一座几乎横断、呈灰砖色的山峰。在蓝色的天空勾画出一条很粗的线条。一切似乎都说明我们到达了山顶的最高点。我们需要穿越的距离不长,但对于那些负重在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登山的人来说,却够远了。望见攀登的尽头给了我们勇气,我们加快步伐前进。
  但有一件事使我比较担心。我在山脊上没有发现任何玛尼堆。西藏人有时也在一条向山口攀登的道路的其他地点筑这样的玛尼堆,但从不忽略在山的顶峰建起体积最大的一个来。在我们到达自己怀疑能否从那里沿相反方向下山的地方,对这种缺乏石堆的解释也就自动出现了。
  怎样表达我此时的感觉呢?惊讶和不安交织在一起。一种不可思议的风景突然从遥远的山谷包围中出现在我们面前。
  人们可以想象一片被大雪覆盖的辽阔旷野,在我左边是一片高原,它以一堵青绿色的冰墙和洁白的陡峭山崖为边际。在我们的右边是一片很宽阔的波浪形地面,由两座较矮的山岭环绕,以缓坡一直上升到它在地平线上变平坦时为止,四周是环绕它的山峰。
  我们面对的也是一片辽阔的高原,它逐渐高升并消失在远方,而我们又无法辨别它是通向山口的顶峰,还是通向另一片无出口的高地。
  到底应该向哪个方向走呢?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山口完全可能位于我们的对面,也可能位于我们的右边。现在已临近傍晚,如果迷失方向会使我们在这冰天雪地的山峰上整夜徘徊,在西藏登山的经验,足以使我们清楚地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我们的探险很可能在刚开始就结束,探险者从不叙述他们的历史。
  虽然我们处于白天最短的时期,但我们在黄昏之前仍有不少时间。而且幸运的是,月亮整夜都照耀着大地。我们没有理由感到惊慌不安,最重要的是不要迷路,应尽快赶路。
  我再次环顾自己的右方,巡视这一地区,然后做出决定:一直向前走。于是我们又出发了。
  从事冒险的诱惑激励着我,虽然雪层变得越来越厚,我们仍相当快地前进。深受到达山口或发现我们是否走错方向念头的支配,我迅速走到了负荷比我重得多的庸登前面。
  在穿越了很长一段距离后,我停下脚步想看一下庸登是否已远远落后,于是我向身后望去。我永远不会忘记出现在我眼前的那种场面:在距我很远的地方,一片恬静的白色旷野中,有一个小黑点正缓慢地移动,酷似费力地沿一片辽阔、倾斜的高原攀登的一只小昆虫。这巨大的冰川和辽阔的沉寂之地是我这一路所欣赏过的最为奇特的地区,从而更突出了在这神奇的地区敢于独自在隆冬冒险的瘦弱旅行家的那种胆魄、毅力。
  一种无法表达的心情浸入了我的心中。我在多次鲁莽的远足中偕这位忠实的旅伴同行,难道能让他丧命于这偏僻的地区吗?正如人们有时在西藏高山上遇到的尸体僵硬的朝圣者那样。这结局可能会使我感到好笑,但是对于他来说,则是无法接受的。我会找到路,而且也有这样的义务。毫无疑问,正如在其他许多情况下那样,我们能摆脱这种困境。
  我又开始向前走,时而借助我那长长的扶手杖跳跃前进。我真不知自己是怎样前进的,但未作停留。
  最后,我辨认出了被大雪覆盖的一个小山丘。从中露出了一些荆棘丛的干树枝,上面挂有已被冻直、顶部带冰的小幡,在风中发出枯燥的碰撞声。这就是山顶玛尼堆,我们已到达山口的顶峰了。
  我向庸登打手势,我觉得他离我比任何时候都更遥远。此时的他显得那样渺小,似乎快要融化在黄昏的阴影中了。他一开始没有发现我打手势,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也在挥动手杖。他明白我已经到达目的地了。
  我在石堆旁等他,月亮已经升起。月光射到冰川上,射到被大雪覆盖的陡峭山崖、辽阔的白色平原、前面几条冰冻的银白色的溪流,以及过去未见过的山谷中。白天那毫无生气的风景,在月光下似乎苏醒了。流星照耀在雪层上,与自山顶发出的光芒相映;风中恍惚传来喃喃的细语声,它们似乎在交换一些令人无法解释的信息。
  也可能是这些原始山峰上的神灵鬼怪将在这偏僻的、白色的高地上集会、玩耍、舞蹈,或者是什么重要会议正在绿色的巨人间举行,他们头戴寒光,守卫着这不可侵犯的地区。有谁知道那勇敢的行人会进入哪里躲藏起来,并一动不动地逗留到天亮的秘密
其他文献
航拍阿里!印象中还没有见过这个题材的照片!西藏的阿里地区是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海拔最高的地区,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创造过辉煌;但随着时间的消逝,路途的遥远和冰雪的阻隔,阿里真的成为了只在共和国版图上标注过的记忆的死角!而今天徐波的照片竟是在6000多米的高空俯拍的阿里全貌,新奇的视角呈现的却是悠远的历史。  古格王国,是公元10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后裔创立的神秘王朝,说它神秘是因为它统治阿里地
摘要:基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改革教学理念,用“梳理一揭示一演绎”教学模式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单元复习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高一复习;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 08-0051-02  中圖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19.08.016  一、对苏教
标致4008  自如转换生活模式  标致4008在外观上延续了标致家族的设计精髓,“大嘴”进气格栅很好地诠释了家族特征。内饰设计充满时尚气息,譬如中控台表面加入了黑色钢琴烤漆处理,双炮筒样式的仪表盘也为这款车增添了不少亮色。标致4008车身尺寸(长/宽/高)为4340/1800/1630mm,轴距为2670mm。配置方面,其高配车型配有换挡拨片、座椅加热、自动空调、USB/AUX接口、全景天窗等。
历经曲折,我实现了在偏远山区和老鹰猎人共处一个屋檐下的愿望,置身于群山围抱的村庄,见到老鹰马儿猎狗猎人一一上场。然而,在折腾了两天一夜得到这个寻访结果后,竟然感觉有点失落,对幻想的破灭难以释怀。  萧萧寒风横扫辽阔高原,巨山雪峰坐镇碧蓝穹苍下,上方金鹰展翅低空盘旋,下方一骑士躬身低伏紧贴马背,奔驰的马儿四蹄离地仿佛悬空的子弹往前射,扬起的滚滚黄沙勾画出狩猎的追踪路线图,一条削瘦修长的猎狗遥遥领先于
西藏的著名景点小昭寺,曾有“甲达绕木齐”的藏文名字。寺名中的“甲达”是藏文“虎”的意思,但在这里“虎”究竟指什么,研究者们一度莫衷一是。曾有学者根据文献猜测说,“甲达”可能指虎纹,意思是说寺庙的屋顶斑斓如虎。尽管小昭寺现今的屋顶仍有一部分看上去五颜六色的,但这毕竟是孤证,况且不能保证这是初建时的原样,所以无法形成定论。  这个在建筑学界争议颇多的问题到了孙毅华这儿,却很快得到了解决。她找到敦煌壁画
摘要:以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单元活动设计模型,重点阐述教学过程中怎样依据单元活动进行教学设计,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实践提出课堂教学单元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以期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素养;单元活动;教学设计;水的电离  文章编号:1008-0546( 2021)01-0030-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穿过厚实古老的拱形土门,就进入了这座涂满各种蓝色颜料的摩洛哥小镇——舍夫沙万(Chefchaouen)。抬眼可见不远处Kasbah(阿拉伯古堡)尖尖的塔顶,踩着大块石头铺就的小路前行,路过认真缝制Djellaba(摩洛哥传统长袍)的工匠、往墙上涂抹蓝色的妇人、抢着和你握手说“Hello”的孩子;走过大广场上晾着的羊皮子,街边小店外面堆起像全字塔一样的矿物染料,随意找个店坐下点一杯浸了薄荷叶的“摩洛
摘要:开发STEAM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将STEAM跨学科的理念与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合,选择碳的同素异形体C60分子结构为项目,依据科学家发现C60分子结构真实历程设置技术及工程问题“C60分子结构3D模型的制作与打印”,以工程教育CDIO理念設计主轴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工程实施、总结反思、应用迁移”的学习模式,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摘要:化学学习的进阶性决定了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进阶性。 “电解原理”属于进阶的高阶层次,其所承载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也应该到“深化”的阶段。而“电解原理”的物理化学属性,决定了其与物理学知识的息息相关。基于此,在分析整合电场知识与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电解原理”进行了“化学-物理”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旨在深化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学科整合;电解原理;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
第30届奥运会开幕在即,6月又恰逢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纪念,伦敦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深入探访伦敦,往往会强烈感受到英国人性格中的冲突与美丽。作为一个公认的“君子国度”,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是英国的传统标签,那种优雅与高贵隐藏在Savile Row百年手工定制店的剪裁里,浸润在RITZ皇家下午茶的闲适时光中。然而,在这种内敛的表象下,还深藏着不羁的叛逆和四溢的创造力,前卫混搭的二手市场与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