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设计借助“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以有丝分裂的研究史为材料主线,设计了“动手游戏,均分线团——知识回顾,把握核心——层层设疑,演绎推理——观察现象,验证推理——分工协作,构建模型——小组协作,趣味排龙——纵览全局,回归概念——课堂小结,走近科学”八个环节,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不仅深刻地构建了知识,更在润物无声中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假说—演绎法;有丝分裂
   “核心素养”一词首次于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素养的框架,框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大要点。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其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阐明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有丝分裂”为例,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不仅深刻的构建知识,更在润物无声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学习目标
   1.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六章,本章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本节内容是本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周期和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两大部分。学习“细胞的增殖”是学生理解生物个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是学习《遗传与进化》模块“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乃至“遗传与变异”的重要前导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时重点处理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细胞周期这一概念,本课时的教学在本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等知识,但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建构知识体系。
   能力方面: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在模型构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上需要教师指导。
   1.3学习目标
   1.3.1通过动手操作、图像判断和小组协作,阐明有丝分裂的实质、意义以及细胞周期的概念(科学思维);
   1.3.2通过演绎推理、合作演示,概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规律(科学思维);
   1.3.3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如何平均分配的猜测和分析,逐步提高科学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探究);
   1.3.4通过小组合作演示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认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形成合作共赢的意识(社会责任);
   1.3.5通过了解有丝分裂研究史,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拓、继承和发展的过程(生命观念)。
   2.教学过程设计
   3.教学反思
   在认真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我研读不同版本教材、多篇文献资料,吸收借鉴,为我所用,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本节课借助“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以有丝分裂的研究史为材料主线,设计了“动手游戏,均分线团——知识回顾,把握核心——层层设疑,演绎推理——观察现象,验证推理——分工协作,构建模型——小组协作,趣味排龙——纵览全局,回归概念——课堂小结,走近科学”八个环节,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不仅深刻地构建了知识,更在润物无声中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3.1“假说—演绎”科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成为本节内容的一大创新亮点
   在有丝分裂过程的讲解中,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实验思路,不仅引导学生认同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结构的变化都是围绕着其核心——染色质先复制后平均分配进行的,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而且逐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3.2巧妙地整合了教材内容,先化整为零,再总揽回归
   本节课打破了教材传统的内容安排,先将知识“揉碎”,引导学生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變化;再结合模型构建、动画、视频等活动让学生认同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从而整合出细胞周期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判断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进而使知识进一步升华,总结出有丝分裂的意义。
   3.3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有丝分裂的过程很抽象,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先用毛线团模拟染色质,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再借助惟妙惟肖的视频、精心制作的课本剧,让学生认同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设计了均分线团、模型构建、趣味排龙等课堂活动,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导学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个性特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所具体应用的一种方法,注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回答等能力的发挥,注重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文中具体探究了问题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意义,之后找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问题导学;学生学习能力;小学数学   问题导学是教师利用提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水平的培养逐渐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且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意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生应用数学的各种能力上,其还对学生数学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论述了数学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价值,并以小学高年段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借此推动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传播和渗透。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特
期刊
【摘 要】教育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实验也在逐渐的增多,而对于学生在校学习以及实验动手操作的安全意识培养也成为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学习安全意识,授课教师一定要在新课改的精神引导下创造多种教学模式以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化学是高中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学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合德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研发新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打造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的高效数学课堂。本文将探究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有效整合德育素养教学,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
期刊
【摘 要】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标志。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就要从小学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要从教学思想观念着手,舍弃陈旧思想,优化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新型教学课堂。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教
期刊
【摘 要】初中是学生正式接触物理学习的时期,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为学生之后的提升做好准备。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学生的配合,教师要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不良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实现自身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希望学生可以快速对物理
期刊
【摘 要】物理课堂通常开设于初中二年级阶段,由于该学科与实验息息相关,因此教学大纲不仅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他们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何在不耽搁课堂进度的情况下,很好地将实验课程穿插到普通授课当中,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关键词】物理学科;实验教学;学科素养   物理实验教学和普通课程教学应当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操
期刊
【摘 要】学生初三正式接触学习化学,这个时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形成的学科思维和知识储备对后续的化学学习影响深远。化学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从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方面阐述,希望可以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
期刊
【摘 要】物理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随着中职学校信息化手段的普及,可用信息化手段验证一些常见的中职物理实验,将信息化手段融入物理实验教学中,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物理实验;信息化教学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物理学知识,已经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何种职业,物理学技术都与之相关。中职物理不同于普通高中,对内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对初中生物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也逐渐从基础知识转变到了生物核心素养上,这种转变符合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的热切期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以下几大方面,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展开论述,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践教学;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