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皮埃尔?高乃依戏剧文学创作的悲剧色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r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皮埃尔·高乃依是法国著名的戏剧文学悲剧大师,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戏剧创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时代特色显著,创作风格独特,文学创意深邃。本文将从创作的时代性、悲剧性和文学性来论述其戏剧文学创作的异彩。
  关键词:法国文学家;皮埃尔·高乃依;戏剧文学;创作异彩
  作者简介:魏松(1972-),男,重庆云阳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1
  戏剧创作的兴起是从欧洲开始的,是戏剧文学的一次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戏剧舞台领域的一场真正的革命,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诞生,戏剧创作風格的文学作品相继进入其它文化领域,开启了一个新兴流派的航程。这既是戏剧文学创作的革命,又是戏剧舞台化表现的开端。法国戏剧大师皮埃尔·高乃依就是欧洲戏剧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和悲剧性。
  一、戏剧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皮埃尔·高乃依生于一个乱世的时代,正值法国经历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宗教战争末年,国家分裂,民不聊生,建立强权,恢复经济,拓展疆土的封建王权时代,深受时代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他的戏剧作品具有强烈的封建王权统治思想,积极为统治阶级服务,成为当时法国戏剧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由于岁月与时代的侵袭,以及宫廷对他的信任和青睐,成为宫廷戏剧剧本创作的领导人物,担负着国家戏剧文学的创作重任,引领着国家的思想和意志,经历着王朝的更替和描绘着宫廷的争斗,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重视社会变革和王权争斗悲剧现实故事的描绘。高乃依与其它古典主义剧作家不一样,它的大多剧本立足现实,服务于统治者,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显著区别。
  其作品中塑造的那些完美的和崇高的主人公形象,以及剧中展现出来的感人情怀都与当时法兰西国王称霸欧洲、横行天下的“英雄时代”是一致的,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变化过程,那既是一个悲怆的年代,又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悲剧素材真实,创作实践来源于现实,作为为之闻名一世。他既是时代造就的伟大天才,又是时代被迫成长的戏剧大师。
  皮埃尔·高乃依的成长和创作也离不开家庭的环境,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来源,生长在一个法官家庭,从小饱读诗书,学习文化,受到良好的教育,攻读法律专业,成为律师,生活过得富裕。因为个人对戏剧文学的喜好和天赋,有着戏剧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和灵感,并以他的处女作《梅里特》而得名,受到宫廷的统治者的重视和提拔,进入来了王室的戏剧创作班子,进入巴黎上流社会,虽然他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受到同行的排挤,但他执着的追求逐渐为世人瞩目。这也是他戏剧创作成功的时代性客观因素。
  二、戏剧作品悲剧性色彩反映时代的主题
  皮埃尔·高乃依的一生创作了三十余部著名的戏剧文学作品,其中既有喜剧作品,也有悲剧作品,尤其以悲剧作品见长,影响力最为深远,震撼巴黎社会和世界文坛,彪炳法兰西文学史册,给人们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悲剧作品《熙德》是一部震撼巨大的戏剧作品,也是皮埃尔·高乃依的成名作。剧中刻画的男女主人彼此相爱的真挚感情和崇高的爱情令人震撼,两人的美好爱情却因父辈权力争斗陷入爱恨情仇,男主人公罗德里格因父而冲动地杀害了爱人的父亲,女主人公施梅娜因家族的荣誉却要求国王对深爱的情人处以极刑,正当此时,国家遭到摩尔人入侵,罗德里格奉国王之命抵抗入侵者,大获全胜,受到国王的赦免,并恩赐男女主人公结为夫妻。《熙德》表现了皮埃尔·高乃依忠君爱国的政治倾向,突出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贺拉斯》也是他的一部不朽之作。剧情刻画了人物的个人情感与爱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歌颂了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爱情的崇高品质,全剧格调沉寂、严峻。故事描绘了罗马和阿尔巴发生战争,在两国决战之时双方派出三名大将展开决战,罗马洋败的贺拉斯小弟以诱敌深入的计策全胜阿尔巴的居里亚斯三兄弟,并将其杀害。当凯旋归来时,却遭到自己姐姐的痛斥,痛斥弟弟杀害了自己心爱的人,小贺拉斯勃然大怒将其姐姐杀害,国王要予以严惩,其父挺身救援,感动国王,小贺拉斯无罪释放,并授予民族英雄和国家功臣的荣誉,得到人民的欢迎。除此之外的《尼科梅德》、《庞贝之死》和《罗多古娜》等许多剧作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
  三、戏剧作品文学创作技艺凸显作家的伟大
  皮埃尔·高乃依戏剧文学作品除了在悲剧性色彩方面为文学创作提供重要的创作思路之外,在创作技巧方面,他更多的是借用异国作家的诗作、剧作和文学名篇进行改编和创作,选用典型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英雄的典范,来塑造人物形象。《熙德》是根据西班牙剧作家卡斯特罗的剧本《熙德的青年时代》来改变的,具有新的思想和精神;《贺拉斯》则是根据帝德·利夫的历史故事而创作的,结合法兰西王权的需要融入了新的民族元素和爱国情怀等。
  其作品注重文学素材的选取和精心打磨,重视历史事件的引用和人物形象塑造,确保故事情节的真实性,能够为法兰西帝国政治服务。他认为,戏剧创作的根本艺术准则就是一切都应该是真实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只有这样才是逼真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富有生命力。拒绝采用神话和传说类的文学素材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他是戏剧史上采用真人真事为素材进行加工创作戏剧的少有的剧作家,加工必须融入法国人的思想和精神,积极服务于统治者,同时也服务于人民。他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更是一位可贵的历史学家。他创作的悲剧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根据“真实”这一创作原则,重视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形象塑造,其笔力雄健,语言传神,善于勾画人物对别,寓意深远。
其他文献
摘 要:石黑一雄的第五部作品《上海孤儿》,一经出版就广受赞誉。作为一名流散作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大多展示了移民群体所遭受到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冲突。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详细解读班克斯从身份的缺失,到为追寻身份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最后重建新的杂糅身份。探讨作家石黑一雄对当代人类困境的反思,揭示他对失根人群的关怀精神。  关键词:石黑一雄;《上海孤儿》;身份追寻;生存困境  作者简介:余水秀(1991
基金项目:2017年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当代维吾尔族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研究,项目编号:TDSKQN1704,申请人:文且木·买合木提。  摘 要:哈丽旦·依斯拉音是当代人维吾尔文学长河中一位传奇的女作家。哈丽旦·依斯拉音在《鸿雁湖》、《轨道》、《买合图穆素拉》等爱情、社会道德、妇女意识、婚姻、家庭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里通过祖赫拉、阿斯娅和买合图穆素拉等妇女形象给我们展现了妇女们的复杂精神
摘 要:路遥的小说创作根植于故乡热土,展示了陕北特定的地域文化风貌。在小说《人生》中,他扎根于黄土高原,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创作心理重点讲述了陕北的地域文化内涵,使小说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性和可读性,为研究陕北地区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路遥;《人生》;地域文化  作者简介:卜令欣(1996-),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1  黄执中说过一句话:“我们还很年轻,但我们的判断太老。”还记得他的意思大概是指:我们非常温顺的就接受了周遭的一切规则,这种温顺有时就意味着一种懒惰,换言之就是好奇心和创造力的缺乏,是对既有思想方式的服从。带着这句话审视自己读过的书,做过的理解与判断,恍然发现自己曾经的狭隘。于是此篇文章,不
作者简介:杨慧敏,女,1995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市,就读于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一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1  孔子曰“学而优则仕”![1]对于古代大多数士人来说,士而后大夫是他们最初也是最高的梦想。在他们老年功成名就之后便会返乡做一位家乡的绅,所谓“乡绅”。这时他
摘 要: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冬天》中,选取了三个生活场景,用细腻的文字叙写朴素而生动的生活细节。本文试以其细节描写为突破口,探寻其散文的情真意切之美。  关键词:朱自清;细微;真情  作者简介:吴红莲,文学硕士,现为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01  散文是作者通过写景状物
摘 要:苏童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女性,本文将围绕《米》《妻妾成群》《红粉》这三部作品展开阐释,她们过分依赖男性,生活糜烂,丧失自身的母性,这些与男权社会、女性自身都有关系。剖析苏童笔下的女性,对进一步解读苏童作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童;女性;男权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1  已是春暖花开时分,庭院中蹴罢秋千的她的袅袅背影,风姿绰约,亭亭直立。厢庑旁倚门回首,笑靥如花,灿若星辉,眼波流转,斜飞宝鸭衬香腮。——这不是别人,正是以愁凄处居于世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梁衡先生在这样一篇极具艺术气息的历史散文中一改之于易安居士其人乏善可陈的论述,穿过历史层层烟障咀嚼
摘 要:对性与暴力的解构,是叶兆言在《状元境》中所采用的新历史主义叙事策略。在书写民国历史的过程中,叶兆言刻意调整小说内部的叙事时间,用古典式的语言、多元化的叙事结构和南京的风俗民情来解构性与暴力,淡化历史的残酷,使文本呈现出冲淡平和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性与暴力;《状元境》;叙事策略  作者简介:刘蓉(1990-),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
摘 要: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中国正在通过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更好地融入世界。改革开放不止发生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开放更是不可缺少的。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展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彰显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过程中,字幕的翻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的角度出发,以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为例,分析电影字幕的翻译中进行翻译补偿的具体方法以及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