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写作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也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语文功底,就能写出什么样的作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体验文。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也提到,凡大家,其作品无不透着古文学的影子。可见,多读书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可靠途径。然而,小学生的读书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写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是我们教师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教师不顾一切地给学生压担子,要求每日必须读多少课外书,加大阅读量,有的教师则把阅读放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读书,很多家长也是为此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不顾一切地选书、购书,恨不得把孩子埋在书堆里,其结果如何呢?大多孩子并未发生多大变化,张还是张,李还是李,原因很简单,书多未必看得多,看得多未必想得多,没有经过大脑的阅读是毫无定义的,常言道,入门在兴趣成功靠毅力。对于入门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陶渊明说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如果能在学生读书过程中,引导其边读边思,体会意境,学有所得,就能使其乐此不疲,引发兴趣。所以读书需要引导,循序善诱,而不是简单的督促。
  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行万里路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是对一个学习者广见闻、增阅历、了解客观世界的形象概括。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必须对生活有较全面的观察和较为深刻地理解,对生活经历的越多,体验的越深,其文章就越真实、生动、感人,对人生的思考也就越有深刻性。历史上的屈原、司马迁、柳宗之、苏轼,这些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上都有过不同寻常的磨难,种种磨难对他们的仕途来说实属厄运,但对他们成为一代文坛巨将来说,则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假若没有被贬谪官,苏轼笔下哪里得来《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诗词所描绘的情景不能感人动人,这种豪放之作又怎能在当时所谓的婉约之风为正统的宋代占有一席之地呢?由此可见,体验生活对成就文学作品来说有多么重要。当下,我们的学生所经历的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不言而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整天往返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生活单调乏味。因此,要让缺少生活阅历的学生写出生活作文来,确实不公,也实在难为他们。对此,我个人的主张是,先体验、后写作。先由教师创造、提供生活场景,给学生足够的地体验空间,然后再进行文字创作。或许,笔下成文就不再是一件困难而高不逾越的事情。
  我主张指导学生写体验作文,其原因道理就在于此。我们做老师的,并非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那么简单,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应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受,亦包括习作训练,要善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史料记载,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其出语多精妙而富有哲理,甚得师宠。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赞赏之语:贤载,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闲载,回也!孔子在这里尽管赏识的只是颜回为了读书置贪贱而不移的精神,然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颜回没有在艰难的生活中得到历练,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他何来语出惊人的哲理呢?过去如此,今天也是这样,要让我们的学生写出真实感人的习作,表达出真实情感,必先劳其筋骨,體验生活,否则就只能胡编乱造了。
  站在學习者的角度看写作,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想想为什么不会写作,难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弄清上述问题再去研究相应的方法与策略。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指导学生的习作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校纷纷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目前,趣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其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趣味教学法在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调研,对趣味教学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英语课堂;听
摘 要:腰椎损伤是我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中较为突出的损伤之一。随着现代竞技体操向着高难性、新颖性、优美和谐性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日益增加的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的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产生运动损伤的机率也相应增大,上至国家队下到各省队的部体操运动员腰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的研究方法,主要从训练学角度对我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腰椎损伤进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承载着几千年文化积淀和厚度的语文学科作为学校必修课程,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它以综合性强、内涵悠远的工具性学科特色教育出一批批文学人才,但也就是这样的字里行间,道出了无数的做人真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应将语文课堂当做文化素养渗透的实践性主战场,努力培养出个性健康、积极向上、乐观无畏的新新人才,让其能适应并承受住社会和未来的节节挑战!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 要: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或是在某些教学环节上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无穷的渴望和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策略  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
摘 要: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目标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汲取及应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此观之,历史教学就不应该是知识的灌输,同时也应该贯彻培养历史素养的原则。鉴于此,本文结合现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重点探析了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故事教学;策略  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诚然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不
摘 要: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接触、认识世界以及提高表达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阅读。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模式;阅读内容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相关
“教师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改革的希望在教师”,听着这些话语,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神圣和重要,面对现代社会的变迁,从我的职业生涯中的体会,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道德”  教师作为道德的化身和传播、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人,必须以身示范,严守社会道德规范;必须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家长着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必须追求崇高的理想,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必须奉献与牺
摘 要:音乐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不仅能帮助中学生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掌握声乐基本功,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对提高其他基础课的学习效率也有极大帮助。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并鼓励其发表自己的鉴赏意见,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文章首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随后分析了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课教学方式的操作步骤。  关键词:初中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例中数学因其具有内容的抽象性、文化的深刻性、内涵的辩证性和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加上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而显得尤为重要。探究型数学教学强调要求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让中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出现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在实现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能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