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起源:品德是个奇妙的学科
  品德学科,“奇”在它虽然很不起眼,却涉猎广泛,根据课标要求,品德学科要与学生生活、社会现象、时事政治、历史地理、法律法规等一系列内容相联系,这是其他学科所不曾有的;“妙”在它不受分数的限制,更有利于通过课堂来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为此,我开始了在品德学科中构建生本课堂的尝试。
  二、目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痴迷于人成长的事业。我希望通过生本课堂,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社会化协同合作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在生本课堂中我更注重教育的完整性,希望借助生本课堂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享受学习的完整性,包括完整的自我认识的过程、探究发现的过程、交流合作的过程、情感发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以及创造创新的过程。
  三、呈现:生本课堂的与众不同
  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与以往的课堂有诸多不同。以往的课堂老师是主宰者,现在则变成了学生;以往的课堂是老师站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现在角色进行了互换,成了学生讲老师听;以往的课堂老師备的是教材,现在要求更高,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随时应付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以往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现在成了生生互动、生师互动……
  四、实践:生本课堂的具体操作
  1.建立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
  每个小组通常是由4个学生组成,我会设定4个岗位:组长、记分员、记录员和发言人,学生们在本组内通过自荐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岗位,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具体分工。开始的时候,在人员的分组上通常会遵循就近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各个小组的表现会有差距,主要的原因就出现在人员分组上,而小组合作评价记录表则会为老师提供依据,根据每个学生的得分即可反映出课堂表现,教师则可进行微调,以保证每个小组力量的均衡,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
  2.分值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
  孩子就是孩子,也许在我们大人看来很幼稚的记分式评价却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了《小组合作评价记录表》,由每组的记分员负责保管和记录,评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每个小组选择课题,完成授课任务后,由同学们进行评价,分6分、8分、10分三个标准;二是根据课堂发言情况得分,发言一次即可得1分,如发言精彩可适当提高得分分值,可由教师随机把控。每节课结束时由各个小组的计分员汇报本节课的小组得分情况,期末合计总分,获得前三名的小组给予两个奖励,一是下学期课题优先选择权,二是颁发最佳小组奖状和奖品。这就极大地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发言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还可以毫无顾忌地质疑,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并能够成长的平台。在我的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们主动站起来表达意见,不需要举手,不需要等待老师的点名。可能会有人担心,这样上课谁想说谁就说,岂不是会课堂大乱,而事实证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和空间,反而让他们在获得最大自由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当别人在回答问题时,其他人会认真地倾听。虽然在发言的形式上是自由的,但在语言的表达上我会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前面回答过的内容后面的学生不许重复、在表达意见的时候必须使用一些重要的语言,例如我的看法是、我认为、我来补充、我有不同的意见……语言的规范让学生的表达更加简洁、流畅。
  4.课件制作: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提炼整合
  生本课堂放手让学生来,是不是老师就无事可做?当然不是,学生毕竟年龄比较小,教师不可能完全放手,把所有的工作都让学生去做,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前期的指导和课堂的把控上,而前期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上课,特别是思品课,为了让课堂更加多元,学生会通常使用课件呈现内容,而课件制作得好会锦上添花,如果不好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通常学生们制作的课件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条理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二是把网上下载的资料整篇不断往上贴;三是课件的视觉效果不好,字过小过密,底色太乱,图片清晰度差……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对课本内容把握和信息资料整理方面的欠缺,针对这些问题,我重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每组学生通常都会在上课前两三天带着课件与我交流,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借助每节课的点评时间,把课件中值得借鉴的优点和尚有不足的缺点通过小组间的相互点评,引起学生们的关注。久而久之,学生们不仅制作课件的能力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条理更加清晰。
  五、反思:在生本课堂中我们的收获
  学生们越来越自信,会倾听,能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且越来越有主见,不茫然跟从,敢于大胆质疑,敢于不断创新。课堂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已不再是出示资料、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么简单的内容,学生们把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人们常说一个好的老师,是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老师。其实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是单靠一句“把课堂交给学生”就可以,这种过于简单、旨在吸引眼球的口号,根本无益于学生的成长。如果借助生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能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协作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当然,生本课堂的打造绝对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确实需要时间的磨练和实践的锻炼。
其他文献
吃过晚饭,我出去散步。夕阳洒下的余晖映红了我的脸颊,微风抚摸着我的头发,路旁的花草树木向我问好。我踏着一条幽静的小径,来到离家不远的公园。
英语的一个独特荣耀是其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是由非母语作家创作的。不同于身处或来自前殖民地(如印度等地)的作家,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民族文学也是以英文写就的。这些非母语作
三、关于萧红 鲁迅与女作家,关系最密切的,当首推萧红。有些人也就因此而散布流言。朱大可在《鲁迅和他的女人们》一文中提出的“疑点”主要是:
倒挂金钩就是人在腾空状态下头朝下脚朝上将球踢入球门。过去巴西队的里瓦尔多最能玩这个动作。显然,这是足球场上一种非常规性的射门方式,并不是经常可以看到。与常规进球方式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老师家长多方的压力,使孩子长期处于学习的压抑过程中。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当孩子把压抑在内心的潜意识释放于玩沙子过程中,这种直观的感受会使焦虑、抑郁、不安等负面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从而达到有效的心理治疗。从游戏的分类来说,游戏有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两种,本文主要讨论本体性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主要指幼儿的自由游戏,是指幼儿自愿参加或退出的游戏;是幼儿自发的,可以改
我最近才听说,天涯网站上有所谓“明粉”和“清遗”之争,顾名思义,“明粉”是捍卫明朝的一帮网友自封的名号,“清遗”不用说是清朝的辩护人。“明粉”攻击清朝的专制暴虐,“清遗”则痛批明人的慵懒误国。各持一词又各有道理。本文不拟加入任何一方战团参与口水厮杀,而只是想通过观察一则发生在清代的文字狱案件,来尝试解读一番士人由明人清以后心灵深层的变化。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使学生们成为“乐之者”,才能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学习游戏激发学生学习
未来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无法抵挡的吸引力。我们总是忍不住想:20年后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呢?20年后的交通是什么状况?20年后的人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他们和今天的我们有什
近年来,我的出版于1980-1990年代的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诸书陆续重印,《论小说十家》却是个例外。也曾有供职于中国大陆出版业的朋友来谈,我以“没有必要”推辞了。说没有必要,是因该书为写于不同时间的论文的结集,所收诸篇“质量”不大均衡。当然我也知道,因此书涉及多位作家,征引率一向较高。今夏(2007)吕正惠先生建议重编后在台湾出版,我也以“没有必要”推辞,他却最终说服了我。
<正> 首都医院改革一年多以来,在领导班子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以及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与全国形势发展变化的速度相比还很不适应。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