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现代体育思想的结合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思想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及其继承者创立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凝集和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是强大的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本文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体育思想的相融的部分,旨在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体育发展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代体育,体育思想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的思想体系和哲学流派,其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流意识,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我国现代体育精神与儒家思想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是“仁”,历来主张修身养性,重视人、自然、环境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它将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强身健体等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体育文化思想融入在其底蕴深厚的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内外兼修、文武兼备以及保健养生的观念对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儒家思想在传统体育思想文化中的体现
  1.1重“仁”、“礼”的体育道德观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孔子的基本观念之一,其核心内容为仁爱、爱人、人与人相亲。“礼”是儒家的一种行为道德规范和基本的生活准则,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贵贱、长幼、尊卑的一种秩序。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形态的思想文化体系。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儒家的体育教育思想也是追仁循礼的。 孔子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也是“扬礼”的,教育学生“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遵守礼,就是大不敬,儒家思想中类似言语和行为准则还有很多。
  1.2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思想
  《论语·述而》曾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藝。”意思是说,君子立志在道,根据仁德而游学欲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中。六艺当中的射和御就很明显的属于体育教学的内容。如颜元所倡导的“文武相济”、“兵学合一”思想,希望教育的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儒家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类似于如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1.3仁者寿、内外兼修的养生观
  “养生”,一直就是我国传统体育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仁者寿"的养生观点不仅在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成为儒学体育思想的重要亮点。孔子认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按照“仁”的标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能够实现长寿。[1]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养性,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神与形看做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些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通过身体上的锻炼活动,促进人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调身养息, “坦荡豁达”保持健康的心态、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2儒家思想在现代体育思想中的体现
  2.1“自强不息”与“奋斗拼搏”的体育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1],这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正因这种奋发向上,拼搏,反抗精神, 对民族的凝集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融入了现代体育运动中,奥林匹克精神已慢慢渗入在现代体育思想意识中,如儒家思想倡导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对真、善、美的追求,把超越、进取、公平、团结作为一种竞赛原则,乃至一种竞赛精神。
  2.2“正己”与“至诚”的体育道德思想
  为了实现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要培養出坚强的人格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提倡了以射习礼。孔孟认为射箭必须先要“正己”,就像射箭一样先有个“瞄准”的过程,尽管射者瞄准了目标,但仍有不中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怨天尤人,应从自身找原因这个过程也就是“至诚之道”。在孟儒家学说里,体育的道德意义是自我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例如现代运动员们遵守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在比赛后的心态调整一样,都需要正己和自省。
  2.3“团结互助”与“共同进步”的体育思想
  儒家文化所宣扬的“礼”与“仁”,现代体育传承了儒家思想体系中强调整体性,团结互助和友爱的思想,注重集体利益,顾全大局。比如现在的很多体育项目就十分注重团队的整体利益,在比赛过程中各位队员团结协作,更需要一种大局观念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体育参与者们能形成比较和谐的团结合作精神,为集体考虑,然后共同进步,这样的配合与协作在集体对抗性项目中显得极其重要。
  2.4“大同世界”与“和平友爱”的体育思想
  儒家理想社会的目标是“天下为公”和“大同世界”。大同理想的提出,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批判。儒家所倡导的大同世界蓝图与现代体育思想密切相连,前者通过个体的努力,共同实现大同世界的和谐社会,这与奥林匹克精神中追求世界和平与民族团结的核心内涵所属一致。儒家思想中有具体的实践措施: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等,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中以文明的道德行为方式,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比赛的精神不谋而合。反之,面对体育界滥用禁药,斗殴,贿赂等违反体育道德的不良行为,极力克制。正确借鉴儒家优秀的德育成果,培养人们的“仁爱、礼仪、诚信”等良好的道德素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结语
  儒家思想中的体育思想观念仍然有着突出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我们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保健养生等体育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寻找到儒家思想的存在,为中华民族的现代体育发展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养生保健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派别的养生保健思想以及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均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促进现代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起着有利的促进作用。在当今的各种体育现象中,我们需要对经典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体现并利用儒家的经典思想,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使其在现代体育思想文化中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京龙.从《论语》看孔子的体育思想观念[J].体育科学,2012,32(1):77-80.
  [2]史兵,候树远等.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2007.29(5):1-4.
  [3]陈明.论孔子体育思想对我国后世体育发展的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剑桥商务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和学习情景设计3个方面阐述了剑桥商务英语的教学设计。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剑桥商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职;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特色;教学任务设计  建构主
【摘要】城镇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都市农业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产物。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下,对高素质综合型农业人才的要求,使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普通化具有必然性。让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需求同步,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制度等,是实现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普通化,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农业人才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都市农业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普通化 综合型人才  至2050年,全球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对现代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以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需要,从而建立出来数字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建设这个项目,可以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得到更好的改革,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教师和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当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更好的发展,对于相关的产业也会起到带动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从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存在盲目、随从、被动、纠结和无所谓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态度  注:本文为2016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引言  笔者以所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学习态度
摘要: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效率不高,使得学生的英美文学素质不足,英语语言素养得不到全面培养与提升。转变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认清教学问题,是优化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一步。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英美文学”教学的突出问题及其改革途径。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突出问题;改革途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打开国门,加强各国交流,让英语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炙手可热的
【摘 要】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早在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由此看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中职生专业知识及其技能的培养,如何使中职生成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便显得更加急迫和重要。  【关键词】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及其经济社会发
摘要:各大高校正全力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步伐,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工作重心。课程设置则是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参照,从基础与系统构建、通识教育与兴趣探索、宽领域发散等课程设置的三个方面,浅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摘要:人才是当今世界竞争的关键,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战略的核心,更是时代发展的主要命题。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办学的主要导向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特色所在,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寻求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合格的契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院校的重要课题,需要在各个方面不断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教学创新  创新型人才一
摘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才能做到好教师,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是每个高校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探讨应该按照党和人民满意的标准作为高校好教师的标准。  关键词:高校;教师;探讨  基金项目:大理大学博士启动基金(grant no. KYBS201104)  作者简介:黎雪芳(1974年3月—),广西平南县人,主管药师,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研究  通讯作者:黄全勇(1
讨论了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在弹体出炮口瞬间将来自发射平台的引信作用时间快速装定到引信时,火炮身管中的涡流对时间信号传输功率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The princi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