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入心入行 德育落实落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在德育大环境下,“幸福教育”理念已进入各大学校教育活动之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教育”理念蕴含于幸福教育活动中,必然需要从高屋建瓴下移到脚踏实地,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渗透角角落落,浸润师生心灵,富足精神世界,丰盈智慧源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让教育因幸福理念的注入,重焕生机。
  关键词:幸福理念;德育;教育活动
  关注当今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既让学生努力学习,又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培养一生幸福的人。幸福,赋予学校教育更多的内涵与意义,为教育指明了奋斗方向。毋庸置疑,追求幸福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各大学校实践的“幸福教育”理念各具特色各展风采,诠释了“相似而不相同”的路径,这是教育进入新时代需要不断升级的要求,也是焕发每一个学校创新与活力的必经之路。
  一、 重视人文关怀,丰富立德树人的幸福内涵
  学校要把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方法与过程。而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将思想品德作为立德树人的幸福理念。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中、感悟中增强道德归属感。幸福从何而来,从具有人文理念的各种教育载体中来。打造具有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的校园文化,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教师到学生、学生到家长乃至社会群体等,构建开放式、系统化的教育大环境体系,这是促进学生幸福的保障;当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一步步提升,对其而言则是幸福的积累,在具体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采取各种形式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并结合实际教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幸福通过教师精心的传递绽放育人光芒;学校培育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各种教育中,获得心灵的启迪,学会去感悟、探究和创新,学生在彼此欣赏中获得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感受幸福、蓄满幸福的过程,而让幸福开花,就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发现所学之美。教师通过正确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在德育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道德教育内化为适应学生需求的思想品德,从而树立学生将思想品德作为立德树人的幸福理念。
  二、 弘扬主体精神,拓宽立德树人的幸福渠道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展人的主体能力,这是新时代所要求和需要的。学校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学好知识,积极创造条件张扬学生的个性,通过构建多元化的途径,拓宽立德树人的幸福渠道,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源动力,积极培养道德观念,知行合一。学生个体的品德培养,需要来自各学科教师的引领,也需要生生之间的合作,更需要一些学校营造的校园文化以及提供的各种实践活动。学校着力建立环境育人的幸福校园,从美化、绿化校园,到让校园处处人文飘香,经典名句上墙,文化长廊展示、校刊校报创办,处处渗透幸福元素。基于学校地域特色和品牌形象的打造,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幸福校园特色鲜明,充分展现自然美、和谐美、人文美和精神美,使得学生耳濡目染,获得幸福环境的熏陶。
  秉承以人为本,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成为培养学生幸福感的一大渠道,也使得学校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立德树人的德育功能。学生的幸福,还来自学校对其成长的每一阶段给予的关注,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让幸福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学校不断强化自主建构机制,着力激活学生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通过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展示自我个性和主体性,学生的幸福感会越来越高。从细节入手,从个体需要出发,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对个体的浸润,发展个性,激发创造,在自主化教育中学生获得幸福感。
  三、 创新教育模式,扩容立德树人的幸福空间
  幸福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多形式、多手段、多层面、多角度的交叉融合,有效的教育活动,需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让学生得到自我满足,从而提升学生幸福感。作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中的主客体互动,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保证其实现。当前,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多元,各种思潮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由此,作为承担教书育人的主要部门,必须不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道德取向,这也给幸福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运用多元化的载体以扩大各种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认知、价值取向以及道德品质,要深入日常教育活动中。因此,构建以教育常规内容为主的系统工程,打造多元的育人体系,从而扩容立德树人的幸福空间。
  幸福教育的落实落地体现在细节上,因此,需要教育者不断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进行创新与突破。在不断强调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今天,对学生古典文化的熏陶与浸染,不再局限于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而是用现代时尚元素演绎古典文化,如舞台剧、朗诵比赛、主题活动等,将古典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亲身体验中获得思想上的认同感,情感上的同頻共振,精神上的跨越沉淀。教育中一些管理手段和方式也可以朝着更新、更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认知的方向前进,将一些诸如新媒体等的新鲜形式引入对学生的教育中,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入活力。
  不断打造规模化育人队伍,采取多样化的育人方法从而构建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的保证系统。当“新教育”走入校园,强调的是大教育环境的构建,校园文化的营造,师生关系的缔结,理想课堂的构筑,完美班级的形成,综合信息的传递,家校合作的共建,更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课程与学生课程,发掘知识魅力,追求知识与生活与生命共鸣的理想课堂,让以幸福为出发点的新教育实验成为教师发展专业、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树立健康观念的理想乐园,让师生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总之,树立文化自信,构建精神实体,构筑民族精神支柱,这是构建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幸福德育的灵魂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幸福”的价值取向[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4(4).
  [2]李元斌.责任教育:幸福理念的践行[J].基础教育参考,2018(3).
  作者简介:
  苗培田,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初中教学改革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思促学构建启智型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以启智型初中数学课堂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初中数学课堂现状,分别从学科魅力、引思促学、情境创设与数学思维培养阐述启智型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以思促学;启智型初中数学;课堂实践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改革应对学生减负,但
摘 要:如果要想使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工作得到推进,我们就不能仅仅只是单方面地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所以,为了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整本阅读效果,我们应当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而开展共同阅读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则是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从共读《水浒传》的基本过程、共读名著的实践意义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共读;整本书阅读;《水
摘 要:如今阅读推广已成为图书馆一项重要的业务,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成为一项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题。王波等著《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一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议  2014年以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书香社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个命题和角度,倡导全民阅读。2017年更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要成功选材是关键,正如其貌不扬的“豌豆”奠定了孟德尔的“遗传学之父”的地位;一只偶然突变的“白眼果蝇”成了摩尔根遗传学研究的“宠儿”;平淡无奇的“水绵”让恩格尔曼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俏皮可爱的“小球藻”让卡尔文因破译光合作用即“卡尔文循环”而声名鹊起。而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也设置了若干生物学实验,实验材料的选择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合适
摘 要:数学实验课对于数学老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很陌生。原因是大部分教师都觉得实验课上起来太费精力,课堂收效甚微。而且课上学生活动后难以控制课堂秩序,所以大部分教师不愿去尝试。但是当你真正去尝试实验课后,你会发现“数学实验”引领下的课堂,学生会创造惊喜,得到平时课堂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数学活动;30°的直角三角形;拼图;规律     本人于2017年9月上了一节数学活动课:《
摘 要:本文主要以“让我们的课堂快乐起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从“找到原因,更新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全面改革,促使学生快乐学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并探讨,进一步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言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方式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尤其是中职阶段的学生,因其自身在文化知识的掌握
摘 要:高中这个时期是学生们学生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在学生们学习语文时,最难攻克的就是写作。写作这一个板块在高中语文的试卷上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分值,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主要就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见解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见解  以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学生的写作能
摘 要:本文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索了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接轨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改革前后的达成度对比,给出课程改革的效果及持续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工原理;达成度;持续改进  一、 引言  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带领下,在近几年已经不断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和“术”的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表现美和创造美,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也应当是致力追求的目标。本文对小学美术常识与鉴赏课的教学思考,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小学美术;常识与鉴赏课;教学策略  古之船只行程万里赖于一支长篙,长篙所能发挥的动力作用是无可比拟的。虽然现代船行动力已经改变,但撑着一支长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本文将通过历史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来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并希望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活动;核心素养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