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luyundongP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教师作为新课改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对课改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教师不但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更新教育观念,还应妥善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和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但长期以来,“我教你学”“我听你讲”的课堂讲授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体现着尊重和理解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还应以赏识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爱好,赞赏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和表现的善意。当教师赞许地说“你读得真有感情”“你的想法真独特”“你的作文很有灵气”时,学生一定会满怀喜悦,在教师的赏识中更加努力、积极地学习。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启发和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思维的方法,还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引导可以是一种启迪,当学生在迷茫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其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畏惧不前时,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激发他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引导可以是一种巧妙的暗示,当学生在繁杂的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时,教师应给学生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指点迷津。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和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都成为反思型教师。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行动,使教学更有目的、计划和针对性。教学中的反思能够及时、主动地调控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不但能够对教学中的失误进行分析和矫正,还能对成功的做法加以整理和总结。
其他文献
在转轨时期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劳动力商品的交换价值反映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上;按劳分配演化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实现。
<正>根据张量原理,同一矢量可以用其逆变分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其协变分量来表示。本文根据一般N维空间的逆变矢量和协变矢量的定义,找出其几何相应表示,并由此推出同一矢量的
【正】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在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对我国各方面的影响格外深远,时至今日仍感到封建幽灵的广泛存在。特别是作为封建政治制度核心内容的封建官制,所造成
<正>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183;题未定草七》中说:“最能引起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经吹嘘或附
面对国民经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乡镇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逐步完成增长方式、产业方向、区位布局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战略性转变,这样才能在整个国民经济
<正> 人们的第一感觉也就是C。但是,“然”与“所以然”常常相去甚远。此处“所以然”至少包括两个问题:1、形容词成为名词短语中心词后(本文简称NPHA),如何判定其词性?2、为
案例回放:  王某自1987年9月至1992年7月,先后在启东市向阳农场小学等学校代课,自1992年9月至2004年8月在东海初级中学代课。2004年8月25日,王某在未得到东海初级中学继续留用通知的情况下,去询问,方知已被辞退。8月31日,东海初级中学按王某17年教龄给予补偿金1700元。王某要求东海初级中学按《教师法》和《劳动法》的规定予以补偿未果,遂以补偿金数额低于《教师法》和《劳动法》为由
目的:建立细辛药材中10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水(7∶3,v/v)超声提取后,用正己烷进行液液分配,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OV-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需要倡导并扶植优良的学校文化,而打造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新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继承者和革新者,为此,关注新教师的成长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校创办于1954年,2008年被确定为洛阳市实验性示范学校。近5年来,每年都有一批有志于教育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团队,目前我校教师的年龄全部在45岁以下,平均年龄34岁,其中6年以下教龄的新教师占了全校教师的2/3,年
<正> 如何认识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探讨历史学习的心理基础,是当前进行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拟就这个角度,试论历史学习的本质及历史表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