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新课改的理性思考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求教育要达到知识传递、智慧启迪的目的,还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促进其身心发展。
  为了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国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整个改革分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施和修订,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其实质是学生观的更新,即如何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价值。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界一直在探讨数学领域的教与学的问题,数学的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以“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与交流、动态生成、亲身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改理念与实践操作逐步融合,新课改的成效渐渐凸显出来,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不够,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思考一:“情境设计”而非“胡乱设计”
  近些年来,情境教学成为数学教学创新的热点。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情境教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情境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将学生置于真实场景,通过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感受数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了某些值得商榷的现象。
  现象一:情境设计僵硬生涩,缺乏趣味性。
  现象二:情境设计忽视学生主体。
  现象三:情境设计缺乏实际意义。
  现象四:情境设计一味依赖多媒体,手段单一。
  以上现象仅仅是胡乱设计的典型代表,其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在于教师没能深刻地理解情境设计的真正内涵。
  那么什么才是情境?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创设情境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学习状态,以完成对相关知识的获取。数学有其较强的逻辑思维要求,如何让学生从烦琐的理论环境中走出来,从单一的数学天地中得到解放是情景设计的重要目的和出发点。数学课堂的情境设计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即与现实结合、与知识结合和与学生相适应原则。数学课堂的情境设计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构建真实、开放而又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求知的着火点,激发学生兴趣,最终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思考二:“主动参与”而非“作壁上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8日)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集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而,越来越多的以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参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参与存在盲目性;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参与程度估计不够,以致出现教师害怕学生提问的现象;三是学生参与存在个性过于鲜明,以致出现严重脱离群体的现象,缺乏合作性。
  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和潜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还是主动的、积极参与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的积极行为才可以进行的。不是教师做什么,而是学生做什么,学生自己才能学到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关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近些年来,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很多教师也是基于此盲目改革教学方式,以致出现了上述学生主动参与,而教师却作壁上观的现象。在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同时,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也同样应该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即坚持民主参与、积极引导、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其主体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引导,避免放任自流现象的出现。
  
  思考三:“合作交流”而非“包办垄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手段,教育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新课程提倡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等。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有让学生分组讨论的操作经验。分组讨论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习惯。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交流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所谓的“尖子生”的“个人秀”,小组中学习好的学生意气风发,而学习稍差的学生往往是冷眼旁观,置身事外,聊天吵闹。合作交流几乎成了少数学生的包办垄断,当然小组讨论的结果也往往成了少数学生的意见。垄断讨论、包办结果现象的出现违背了“合作交流”新课改的初衷,不仅没有实现学生参与合作的目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间接地肯定了好学生的“固执己见”和差学生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出现上述包办垄断现象的根源在于教师片面地理解了合作交流的定义,认为合作交流只要是把学生组织起来,变插秧式为合围而坐,变个人发言为代表发言即可。实际上,真正的合作交流是以学生之间相互依存为基础,形式上以小组讨论为主,学生之间没有主次优劣之分,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过程中互相依赖,互相促进,既能表现自己又能关注他人意见,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交流思想的目的。教师在设计和引导小组讨论过程中应该以人际关系为基点,细细推敲小组讨论中可能出现的背离现象,鼓励每一位小组成员发表意见,实现思想碰撞、成果共享的交流合作。
  
  思考四:“独立思考”而非“置之不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新课改的另外一个重要理念在于强调学生主体的独立思考性。数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挖掘学生个人的潜能,加强逻辑思维的锻炼,为学生的个人能力提供展示的舞台。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必须通过主体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活动,而强调展示教学内容的过程性,强调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完成认识任务,则是主体进行积极主动思考的根本保证。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教师在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环境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一言堂”,课堂纯粹是教师的个人展示,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余地;
  2.“封闭式”,对有不同见解持反对意见,没有包容学生个性的胸怀;
  3.教师一味碍于情面,无法做到允许暂时保留和“想不通”;
  4.过于放纵学生的思维,缺乏引导,教师纯粹是一个旁观者,没有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
  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的“置之不理”,对学生独立思考的理解不够。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呢?独立思考的前提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亲自思考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它是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发现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挖掘思考点,让学生通过自学、尝试、猜想、操作、交流、总结、实践反思等,促其思维自由活跃,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契机和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和探索的乐趣。具体操作上,首先要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其次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最后应当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
  
  思考五:“动态生成”而非“按部就班”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味地按照教案或预计设想来进行授课,而是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改变授课方式或授课内容,立足于学生现场的思路,以学生思维为切入点,动态组织课堂教育,真正地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
  这种变机械地授课为灵活的生态适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多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其灵活多变的特性,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很多经验欠缺的教师往往惧怕学生的提问,惧怕现场生成,一旦与自己预想的教学思路脱离便束手无策,紧张害怕,从而导致教师授课仍然坚持按部就班地遵循固定路线,让学生在教师设想的路上走,而不是由学生自主选择。
  动态生成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其实出现上述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解决教师惧怕生成的现象呢?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其次,在理解生成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精心安排课堂可能出现的现场生成做到了然于胸,遵循学生的思维路线,以灵活多变的教学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达到学生满意和教师放心的双赢效果。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误区呢?综合以上原因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原因在于:首先,没能准确抓住新课改理念的真正含义,片面地理解了理念内容;其次,在贯彻执行中一味地遵循原有路线,不肯或变相接受新课改方式;再次,在探索过程中缺乏经验总结,教师之间交流不够。新课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很多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和借鉴,教师要通过自身实践,走出误区,真正实现创造“开放、自主、轻松、活泼”的数学课堂。
  (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医院究竟是做什么的?市场化背景下国家提出 “医疗产业化”——医院即是救死扶伤的社会组织,又是提供健康服务的经营机构。于是,包括医疗服务营销、医院成本控制、医院人力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在陈旧的体制模式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解决这些市场化具体问题之前,当务之急还是让医院管理层走出管理观念的误区。    一、走出第一个误区:非赢利性医院不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大多数医院管理者和研究者都会同
据中国家电联合调研课题组数据显示,2006年滚筒洗衣机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了波轮洗衣机的增长速度,滚筒洗衣机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05年的14%上升到25%左右。进入2007年以来。滚筒洗
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关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关问题上,一是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概念问题,二是如何理解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在关系性、过程性、生成性及人本学意义上全面理解商品价值的概念。首先,在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商品中,商品价值的地位、特点和功能是由其对立面——商品的使用价值赋予的。这表明,商品价值的深刻内涵是在
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条件下,打破隔阂,在全校范围内乃至跨校重组优化、构建“共享性”学科大基地,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是教育专家们的共识,也是社会对大学学科建设模式转变的期望。本文通过对“共享性学科基地”建设的原因探讨,以期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高校学科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一、共享性学科基地含义    一般来说,“学科”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含
非营利组织是市民社会中最为活跃的重要角色之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一种必然结果。它有利于纠正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制度弱点,从而能够有效地弥补两者在功能上的空白。现在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从组织理论和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而从法学的角度对其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就我国目前而言,有关非营利性组织的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还远远滞后于非营利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