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项目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发多发的现状,通过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肺功能检查人群的收集和调查,分析肺功能检查数据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内在联系,探讨肺功能检查项目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体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20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引起慢性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是世界上主要死亡原因的第四位,而且根据近年来的权威数据表明,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是渐进性的,并且伴有肺部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的炎症反应。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患者存在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或呼吸困难,胸闷或喘息等临床症状来加以判断,但实际发现,COPD的发病初期患者常无明显不适,但其肺功能却可能已经受损,当患者因出现症状而求医时,其病情常常已经进展到中度以上。而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阻的客观指标,具有敏感性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指南(GOLD)已将肺功能检查可以作为诊断COPD的金标准。为提高广大医患对COPD的认识以及探索研究更为准确科学的诊断依据,本人收集整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体检人群的检测数据,深入研究分析各肺功能检测指标数据与COPD患病严重程度的内在联系,认为肺功能检查项目的价值较高,应在体检人群中广泛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在我科进行该项目体检的普通人群,排除既往有心、肺、肝、肾、脑等慢性疾病患者及身体发育异常或畸形的特殊人群外,共有256例入选,其中男性170例,女性86例;年龄在18至68岁之间。
  1.2方法:对所有被检查者均测量身高、体重、体表面积,询问病史,进行内科检查、胸部X检查、腹部超声、心电图检查、三大常规及血生化等检查。全部受检者在接受检查前均休 息15min以上,常规肺功能检查方法操作,并按美国胸科协会的肺功能测定标准进行质控,自动计算最终的结果报告。为避免人为误差,操作者为同一检查人员,每例重复检查3 次后取平均数值。
  1.3测量:项目测量项目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FEV1%)、75%、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FEF75、FEF50、FEF25)、最大分钟通气量(MVV)、潮气量(VT)、补呼气量(ERV)、深吸气量 (IC)、肺活量(VC)和最高呼气流速(PEF)等。
  2结果
  肺功能检测256例体检者中,肺功能正常228例,肺功能异常28例。肺功能异常组中男性2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2岁,肺功能异常者包括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
  3讨论
  肺通气功能检查是呼吸功能检查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检查内容,主要通过肺量计进行测定,包括时间容量曲线和流速容量曲线。COPD患者在时间-容量曲线上表现为呼气流量减少,呼气时间延长,不能达到呼气平台或达到平台时间超过6秒,FEV1及其与FVC的比值FEV1/FVC显著下降,MMEF等指标也有显著下降,FVC可在正常范围或下降。流速容量曲线呈典型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特点。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凹陷越明显者气道阻塞越重。呼气流量指标PEF、FEF50%、FEF75%等指标下降。本次研究中256名自认为健康的体检者中,有28人存在肺功能障碍;而在吸烟的自认为健康的体检者中有高达 26.04%(25/96)的人肺功能异常。本次研究资料提示在日常的健康体检中应强调肺功能检测的重要性,尤其是吸烟人群更应该重视肺功能的定期检查。同时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吸烟可以导致肺功能的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特征是累及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吸入有害颗粒和气体(特别是吸烟)可引起肺的炎症。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是CD8+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在肺的不同部位浸润增加。活化的炎症细胞释放出各种炎性介质,均可引起肺组织损伤。COPD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气道粘液过度分泌、纤毛功能异常、气流受限、肺部过度充气和气体交换异常,后期可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粘液的过度分泌和纤毛功能异常导致慢性咳嗽和咳痰。这些症状存在多年后,可逐渐出现其它症状或生理学的异常。
  本次健康体检人群中肺功能检测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 能障碍1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符合(COPD)诊断13例,早期病例15例。逐步提高广大医患对COPD的认识,早期诊断,尽早进行临床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疾病。因此认为,应该在常规体检中进行肺功能的检测,尤其是对吸烟人群,对降低该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炯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77-8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0例的超声诊断分析。结果:B超表现肝脏回声密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轻度脂肪肝30例,中度脂肪肝18例,重度脂肪肝6例,非均匀性脂肪肝2例。结论:超声检查在脂肪肝的主观定性评价上有一定的实用性。肝脂肪量>50%时,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为84%。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超声诊断;病因分析【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痰标本的细菌检测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检测。方法:对200份痰标本的采集、送检及细菌检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合格痰涂片156份,不合格痰标本44份。痰涂片阳性率为27.5%(55/200), 培养阳性率为39.5%(79/200),不合格痰标本涂片阳性率仅为1.3%,培养阳性率仅为2.5%。结论:合格痰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不合格痰的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呼吸道标本易受定植在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蛋白尿的中尿蛋白定性检查及定量检测。方法:对30例蛋白尿患者的实验室检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小球性蛋白 22例,混合性蛋白尿4例,肾小管性蛋白尿1例,生理性蛋白尿3例。结论:尿蛋白定性试验反应受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影响,尿液浓缩时,尿蛋白浓度增高,可使尿蛋白阳性1+变为2+,甚至3+~4+,尿液稀释时,可使原来的强阳性变为弱阳性,甚至是阴性。  关键词:蛋白尿;定性检测;定量检测【中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现及诊断意义的分析,以便的进行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 收集初次发病时患者其接受心电图检查时的指标变化,观察心电图诊断指标与AMI结局的关系。结果: 经过对240例患者心电图诊断,有180例患者出现了ST段抬高的现象;而其余60例则为非ST段抬高。QRS波终端扭曲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QRS波无终末扭曲组患者,而QRS波终端扭曲组患者死亡人数也明显高于Q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蒙医理论临床治疗胆热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药哈日十二味丸治疗但热症80例患者。 结果所有病历一年后随访未发现复发,效果显著。 结论: 临床上我院配制的蒙药"哈日十二味丸"治疗胆热症(胆囊炎)效果明显,副作用小,临床上得到了良好的功效,受到众多胆热症患者的认可及反馈。  关键词: 哈日十二味丸; 胆热症;蒙医理论【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二尖瓣狭窄扩大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检出的左房扩大者54例,占90%;心电图检出典型左房扩大者10例,双侧心房扩大者6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左房扩大反映的信息多,对临床和诊断的作用大。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狭窄【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
期刊
摘要:我国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乡村医疗的匮乏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才的匮乏。农村医疗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人才匮乏、医疗技术不高还有经费不足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以人才匮乏和医疗技术低下为主要原因。农村医疗想要改革,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建立起农村医院人才保障的记住,这需要国家大量的投入资金和精力否则则难以见到成效。  关键词:农村医院现状;人才匮乏;保障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
期刊
作者简介:倪娜 (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97-01  单采护士经常接触血液、体液,经常被锐器刺伤,职业暴露的风险很大,因此做好单采护士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单采护士职业安全不容忽视。  1危险因素  1.1锐器伤:锐器伤是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单采护士经常被血液污染的16号穿刺针刺伤,极易引起血液传
期刊
摘要: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波及的范围广,造成的影响大。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和传染疾病进行抗争。以前因为医疗技术水平不高,物资匮乏,很多的传染性疾病会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虽然过去的传染病在如今很容易治愈,但是却也出现了更加严重传染病,导致了人类不断的受到威胁,加上现代的运输能力提升,流动人口多,导致了传染病的传染范围和危害性进一步提升。过去的SARS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我们仍然记得,所以为了
期刊
摘要: 研究分析艾滋病综合防止知识在各群体中的知晓率提升方法,为了让疾病预防工作的职能得到发挥,本文就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了探讨分析,为实际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办法【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99-01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1]。其中就有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