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猴老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位懂得兽语,家住太行山某风景区的老人赵山林去世了。老人生前曾是景区猴场饲养员。他只要朝山里一喊,成群结队的猴子便会跑过来,给游人带来无限的乐趣。他很可能是我国懂得兽语的最后一个人。他死后的第二天,曾被老人救命,守护老人身边的一只红毛猴也抑郁而死。人们对此感到万分惊奇。所幸在老人生前,笔者曾到景区采访过赵山林老人,听他亲口讲述过自己和那只猴子的故事。
  
  托孤救孤
  
  赵山林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太行山原始森林中,以打猎为生。赵家根据打猎经验总结了一套叫《丰收》的手抄本,这是一部先人如何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文化实录。只可惜这部书后来丢失了。
  从出生时起,赵山林就跟随爷爷“叫喊”山林,长辈把书中的许多绝技都教给了他,随着《丰收》的丢失,他便成了这绝技的最后一代传人。解放后,太行山原始林区不再寂静,林业工人开始大肆砍伐这片林木,这一带的参天大树所剩无几,野兽也很少见到了。赵山林等一批老猎人视森林和野兽为生命,气得把猎枪付之一炬,退到山脚下开荒种地维持生活。
  改革开放后,政府严禁滥伐滥狩,这一带林区得到休养生息。山里的野兽虽然仍不见多,猴子因属灵长类动物,适应性强,却多了起来。再后来这一带被划为风景区,赵山林被当地政府聘为动物保护员。赵山林有了用武之地,除了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之外,还负责饲养山里的几群猴子。每天他为猴子备足食物之后,朝山里一喊,马上便有成群结队的猴子跑过来争相抢食,给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惹得很多游人驻足观望,连连称奇!
  一天晚上,赵山林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正要休息,突然听到哧啦哧啦的抓门声和吱吱的哀求声。赵山林拉开门一看,一只母猴怀里抱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猴崽站在门前,母猴的身上和猴崽的脸上都是伤痕。
  赵山林对山中的1000多只猴子几乎个个能分得清,对猴群的习性更是了如指掌。一般四五十只猴子组成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只一个猴王,通过雄猴的争斗产生。猴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家族中的成年母猴都是它的“妃嫔”,任何雄猴不得染指。新一届的猴王为了保持家族中的“纯洁性”,还有“杀婴”行为,那就是驱逐或杀死上届猴王的幼子。这种习性从遗传学上说虽然有利于种族的进化,使后代更加强健,但对母猴来说必竟是伤心事。
  赵山林认得眼前这只母猴怀里的孩子就是上届猴王红毛猴的后代,并且很清楚这只母猴当时为了保住胎儿,是如何假装发情与灰毛猴王发生关系才保住了自己孩子的过程。谁知小猴崽出生后,新王发现幼崽与自己不一样,便对猴崽母子进行殴打,还要杀死幼崽,母猴为救崽便趁天黑把幼崽送到赵山林屋里。
  赵山林接过母猴怀里的幼崽,母猴连连作揖,吱吱叫着,眼里还滚出大颗大颗的泪珠。赵山林懂得母猴在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一切都拜托您了!”
  “放心吧,我会养好你的孩子的!”赵山林安慰母猴,嘴里也吱吱地叫了几声。
  送走一步三回头的母猴,赵山林回到屋里,感到心里酸溜溜沉甸甸的!
  
  猴夺人命
  
  赵山林把小猴放在自己的床被上,小猴还没从惊悸和失母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它浑身瑟瑟发抖,“吱吱”的叫声变得有气无力。赵山林拿出自配的山草药,给小猴涂抹,小猴开始扭动,后来慢慢睡着了。
  早起,小猴已一夜没有进食,可它母亲却不敢来。开始赵山林还在心里埋怨母猴心狠,可转念一想,母猴是聪明的,它若一来,灰毛猴王明白了真相就会追来杀死小猴。为此母猴得强忍悲痛,不与孩子见面。赵山林想到山下有一个奶牛场,就给猴崽买了一壶牛奶。可端到小猴面前,它微睁开双眼,闻了闻牛奶,就又低下了头。
  两天过去了,小猴还没进一口食,它的双眼变得暗淡无光。这可急坏了赵山林,不吃不喝,小猴会饿死的!
  忽然,老人想到了过去随爷爷打猎时,他们经常披上兽皮,戴上面具,再学母兽发情的声音,总能引来公兽。如今若找一张猴皮,做成一个猴子道具,再……赵山林不禁为自己的奇思妙想兴奋不已,就在库房里找到一张当年狩猎的母猴皮,放在温水中湿润后缝成一个模型,然后把个奶壶放进猴皮的“乳房”里,牛奶顺着奶嘴可以通过“乳头”,只要小猴吸吮就可以出来。
  
  晚上,一只“母猴”趴在小猴的身旁,赵山林躺在“母猴”的身旁。接着“母猴”发出呼唤孩子的声音,那声音在暗夜中是那样清晰,那样充满柔情,小猴突然把眼睁开,耳朵竖起左右抖动,脖子猛地扭过来:它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它艰难地挪动身体猛地扑进“妈妈”的怀抱,小嘴叼住“妈妈”的乳头,贪婪地吸吮起来。赵山林把“母猴”和小猴一起抱在怀里睡了一夜。就这样,小猴连续几天都享受在“母爱”的氛围里。
  转眼,小猴已被赵山林圈养了三个年头,它已变成一个“大姑娘”了,然而毛色却和它“父亲”一样,长着一身红毛。到了发情期,红毛猴开始乱跑乱跳,企图翻圈。赵山林考虑到“姑娘大了不可留”,该给它找“婆家”了,再说灰毛猴王是个“骄奢淫逸”的“昏君”,一定能接纳美丽的红毛猴。果然,第二天赵山林喊来山里的群猴喂食后,放出小红毛猴,它很快找到了“妈妈”,灰毛猴猴王也欣然接收了这个家庭新成员,理所当然地让它充当了“新妃”。但不管怎样,小红毛猴有了归宿,赵山林总算松了一口气。
  然而事隔不久,灰毛猴王却出了意外。由于它荒淫无度,很快淘空了身子,家族中的许多成年雄猴便不服它的“管理”,于是推翻老王政权的战斗开始了。战斗中许多雄猴都受了伤。赵山林知道这种争当猴王的战斗十分激烈,一般战场都在深山中。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赵山林都劝游人不要擅自闯进深山观战,男女之间更不要做出过分亲昵的动作,以免刺激雄猴,引发伤人事故。
  有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就是不听劝告,他开着车带着漂亮的女朋友来到风景区内,把车停在车场,然后不顾赵山林的阻拦,携录像机和女朋友进了深山。不知是被山里美景陶醉了,还是看了雄猴争王,新王上台后享有“性特权”所感染。一对男女竟在花草丛中做出了越轨之事。正当他们尽享鱼水之欢时,帅小伙突然惨叫一声,后仰过去,便一声不吭了。漂亮女友爬起来一看,小伙子的后脑勺被石头砸了一个窟窿,血直往外涌。她抬头查找凶手,只见前面不远处一个大灰毛猴,正凶狠地盯着这里。女青年吓得大呼救命。赵山林迅速赶来,一看场景,明白了一切。他在心里暗暗叫苦:可恶的大灰毛猴啊,你当不成王了,享受不上“特权”了,看到了人间亲热之事你也嫉妒!这回你可把事情闹大了。
  虽经尽力抢救,但帅小伙仍由于失血过多,终没能活命!由于帅小伙是个“有来路的人”,他的舅舅是鼎鼎大名的市长,这回事情真的“闹大了”!首先灰毛猴由赵山林抓住交给公安人员就地枪决,以防后患!接着,赵山林因对景区猴子“管理不力,不再胜任饲养员的职务”,调离原工作岗位。
  赵山林把景区的事务交给徒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生活工作多年的林区和猴群,搬到十里外的山脚下居住。临别时他又想起三年前母猴把幼崽嘱托给他的情景,分外地想念那只红毛猴。
  
  生死相随
  
  2000年夏季的一天,赵山林老人正在自己的茅草屋里午休,他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脸上和左手上动,惊醒起来一看:竟是它!是他曾救过的那只红毛母猴!它就趴在他身边的床下,正用毛绒绒的爪子抚他,赵山林急忙爬起来,跳到地上把红毛猴的脑袋抱在怀里,他太想它了,许多次做梦红毛猴被金钱豹咬死,每次醒来他都泪流满面。他离开红毛猴已经三年了,每次想回林区看看,又怕回到那“伤心地”。自己年迈身体也不好,患有高血压,他怕看到森林和猴群特别是红毛猴时心情过度激动,血压会升高。三年过去了,想不到红毛猴还活着,更想不到它能找到他的家。
  从此以后,红毛猴经常到赵山林家玩耍。
  2000年国庆节,赵山林老人带着红毛猴到他开的一片荒地除草,只感到大脑一阵迷迷糊糊,不知不觉就昏迷了过去。不管红毛猴用爪抚,用嘴吹,赵山林就是不醒。红毛猴急忙跑到赵山林家,见到赵山林的老伴,又是吼,又是叫,最后硬是把她“拽”到赵山林身边。赵山林被抬回家,经医生救治,他终于苏醒了过来。他得了脑血栓,从此瘫痪在床。红毛猴很少回山里,几乎天天守候在主人身边,看赵山林的老伴熬中草药。有两天,它突然不再来了。两天后,红毛猴又出现在赵山林的家里,只见它“手”里拿着几棵草本植物,放在赵山林面前。赵山林叫老伴拿过来一看,不禁老泪纵横:红毛猴拿回的草学名叫“灵芝”和“不老草”,都是名贵药材。
  2003年10月15日,赵山林去世,享年84岁。赵山林去世那天红毛猴一直用“手”摇晃躺在床上的尸体,它发现老人没有动静,就又拉又拽,它又怎会知道老人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呢。老人出殡时,红毛猴一直跟着,令不少围观者唏嘘再三。老人下葬完毕,人们都翻山走了,赵山林的老伴拉红毛猴走,可红毛猴说啥也不走,只是趴在坟前,“手”里紧握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中草药。
  第二天,赵山林老伴来到丈夫的墓地烧纸,发现红毛猴还在那里趴着一动不动,用手一拉,它已经死了!赵家人按赵山林生前的遗愿,把红毛猴送回太行山原始森林里,将它埋在了出生的地方,那里是美丽的景区,让红毛猴的灵魂去寻找它的欢乐吧!
其他文献
住进主卧室    去年七月,我与学校的20多位教师一起,被派往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学习三个月。临行前,学校宣布,为了便于文化交流和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所有教师都是“Homestay”,即吃、住都在澳大利亚人家里,听到这个决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又兴奋又紧张。  我们所去的大学,坐落在墨尔本以北150公里的本迪戈市(Bendigo),这是一个
期刊
苏州河正由浊变清,紧贴苏州河的莫干山路正由热闹趋向颓败,一种从旧走向新的过渡中的颓败。无论是河还是路,都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变换。如今,一群艺术家和一群普通草民共同坚持在苏州河边的莫干山路上,隔着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却像两个极端,谁也走不近谁,对河边的这条路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愿望,就如对这座城市,或者说对这座城市的建设和经营的艺术。因为理解和愿望的不同,这种艺术便在苏州河边的莫干山路上尴尬着,在这
期刊
曾以《乌鸦》而闻名一时的九丹最近自称要写鸟儿三部曲,《喜鹊》未飞,《凤凰》已由漓江出版社推出,由此又引出一批男作家、学者对美女作家的文化批评。从《乌鸦》、《糖》、《彼岸花》,到《凤凰》、《食草动物要彼此相爱》,从九丹、棉棉、安妮宝贝到尹丽川、赵波、黑可可,“美女作家”这个曾经狭义的称呼逐渐成了广义的代号,似乎只要是年轻的女性作家都被划归为“美女作家”的范畴。那么美女作家到底是怎样在文学舞台出场的?
期刊
第一次听到"留学情人团"这个词,是从广州一留学中介海外联络部主任那里,据说这个人群的数量占留学生总数的10%。为什么一个不在身边的情人仍然能够让男人把几十万元扔在她身上?她们到底是些什么人?都有些什么故事?    介入他的事业    1995年,在旅游管理大专毕业的于颖从无锡来到深圳,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咨客。由于身材高挑迷人、笑容可掬、美丽大方,外交手腕巧妙,接触的又多是企业高层或政府高干,于颖很
期刊
在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收视率排行榜上,有四部情景喜剧一直名列前茅,他们分别是《上海屋檐下》、《红茶坊》、《老娘舅》、《开心公寓》。前三部都由上海著名滑稽戏演员担任主演。《开心公寓》则由10位年轻主持人饰演5对恋人。这四部剧全部用沪语对白。高居不下的收视率似乎很能说明这4部喜剧早已成了上海市民离不开的“开心果”,为了对收视率上的数据有个具体的诠释,记者选择了4户各具代表性的人家进行了针对这四
期刊
“家教”一词,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至少有两句现成话可以作为确凿的证明,一句乃著名伟人曰:“活到老,学到老” ;一句则在民间的市井街坊广为流传,那句响当当硬邦邦的“你这个没有家教的东西”,打击力度之大与那句驰名大江南北的国骂比也不相上下。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尊重知识的口号大张旗鼓地提出20多年以后,“家教”如同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辗转腾挪,它的本意发生了改变,外延被迅速扩充
期刊
在重庆金佛山山麓,流传着一只黑叶猴救人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98年7月底,金佛山所在地的北基山脚下,村民王志成在林中采药。突然,“咚”的一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从树上落下,把王志成吓了一跳。他正要跑开,猛地,似有一只胳膊伸出来绊了他一下。王志成战战兢兢地低头一看,啊呀,是一只黑叶猴,还不到两岁呢,正可怜兮兮挽着他的裤管,发出“呜呜”的哀鸣,左前肢正在流血呢。  怜悯之心油然而生,王志成立即抱起黑
期刊
在美国多年,自然遇见过很多和祖国完全不同的人和事。但是有两件事一直深刻在我的记忆里,若非亲到美国,是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并且体会不到的。    美国人的“性自由”    我与先生结婚前,有一天,他来曼哈顿,顺便到公司看我。我们在楼下说了会儿话,临走前互相吻了一下。等我上来后,一个丈夫过世的中年妇女突然神色诡秘地向大家大声说:“我和凯西今天看见安娜(我的英文名字)在跟一个人接吻!”于是,全体人都惊叫起
期刊
期刊
从地缘政治上,立陶宛这个6.5万平方公里的小国经常处于被周边大国拉来扯去的争斗中。脱离苏联体系后,立陶宛加速了进入欧盟的进程。政治或利益位置的改变,立陶宛这个夹缝中的民族能否依然保持自我文化的独立?    历史惯性的作用    从莫斯科乘火车到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要行驶14个小时。苏联解体后,尽管乘客明显减少,但列车照样通行无阻。列车驶出了俄罗斯边境,穿过白俄罗斯然后进入立陶宛。  “这里有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