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猴预报泥石流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庆金佛山山麓,流传着一只黑叶猴救人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98年7月底,金佛山所在地的北基山脚下,村民王志成在林中采药。突然,“咚”的一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从树上落下,把王志成吓了一跳。他正要跑开,猛地,似有一只胳膊伸出来绊了他一下。王志成战战兢兢地低头一看,啊呀,是一只黑叶猴,还不到两岁呢,正可怜兮兮挽着他的裤管,发出“呜呜”的哀鸣,左前肢正在流血呢。
  怜悯之心油然而生,王志成立即抱起黑叶猴往家赶。他拿黄药水为猴子洗刷伤口,给它上了药。黑叶猴不叫不动,王志成就用绳子拴住猴子,让它在屋里活动疗伤。一周后,猴子的伤口长好了。王志成就放开绳子,猴子没有马上离开,在王家屋前屋后地转悠,有时还跟着王志成下自留地,帮着拿东西。
  一天早上,黑叶猴爬上院子里的树桠,发现王志成的自留地里有野猪、黄猴、刺猬等动物在偷吃庄稼,黑叶猴便吱吱呜呜地叫着赶了过去,想用凄厉的声音吓退那些淘气鬼。可是对方不理,黑叶猴便扳下地边的树枝,猛烈地摇晃着,用树枝击打野猪和刺猬,赶走了它们。就是黄猴不吃这一套,照样若无其事地掰着包谷。黑叶猴便勇敢地冲上前去,与黄猴厮打,黄猴自知理亏,也不恋战,呲牙咧嘴地恨恨着跑了。
  就这样,黑叶猴在王志成家生活了一个多月后,有一天早上,因为他淘气地偷吃了花生,惹得王志成的媳妇生气,这才悄悄地离开了王家。
  仲夏时节,一场大雨下了三天三夜。一天凌晨,王志成被一阵急烈的房门敲打抓撕声惊醒了,睁眼一看,窗户里已有微亮;侧耳细听,雨声已停,但远处似有滚雷声动,加上门口的声音十分异常。他立即挺身下床,开门一看,是黑叶猴回来啦!他正要躬身抱它,黑叶猴向前一窜,吱呜地嘶叫着,王志成不解其意,黑叶猴就窜到院墙上,用手指着后面的山岭。王志成跟出来转身看看,山岚雾气中不见什幺,只是滚雷的声音越来越响,隐约中似闻石头与石头撞击的清脆声响,凭经验判断,王志成知道暴发泥石流了,马上扑进屋里,拿出火铳,赶到屋后的山坡上观察个明白,果然发现山上来了泥石流,有排山倒海的声势,他一连朝天放了三铳,再连放两铳,声音震惊了山乡,村里人就知道发了灾情,立即开门出来奔走相告。
  王志成的媳妇早已背着娃儿,带上抽屉里的贵重东西出来了,其它的村民也都迅速地集中在安全的前坡上。天已放亮,滚滚而下的泥石流,推倒了依溪而建的七八幢老房子,大家手心里都捏着一把汗,庆幸躲开了这突如其来的险情。
其他文献
乌龟大婶  文/朱灯然    我家有只乌龟今年54岁,大我整整30岁零四个月。如果光从岁数上来考虑,我应该很有礼貌地喊它一声:乌龟大婶。这只乌龟名叫来福,有点像狗的名字。  来福是我三年前从临终的外婆手里接过来养的。以前来福是我的外公在苏北的乡下钓鱼时钓上来的。钓上来后却发现龟壳上刻有它的出生年月,估计从哪个寺庙里放生出来的。当初,外公与外婆相亲见面不久,外公将鱼篓里的小乌龟拿出来,对貌美贤惠的外
期刊
信任危机  王老对某医院很不信任:“十个名医九个骗”、“说嘴大夫没好药”、“庸医杀人不用刀”、“药店是黑店”之类的话,他能一连串说出很多。恰巧,他的儿媳又正去这家医院生产,所以,他的疑虑更大。产科医生摸摸他儿媳的肚子,挺大挺大的,便对他的儿媳说:“剖腹产。”王老一听,连呼:“黑,黑!连胎儿都不让走正道了!”    妙 用  妻子:你能不能帮我打扫一下呢,亲爱的?  丈夫:我今天有点不舒服,亲爱的
期刊
现在,狗已经成了我们人类最重要的伙伴;而在历史上,狗也在很多神圣的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在祭祀的时候。狗的形象也被人类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了下来:写在纸上的,刻在图腾上的,或是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之中。   狗在很多民族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也有很多民族将狗作为信仰的对象,当然,它们也不是必不可缺的。不过,那时的人们认为狗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神物,也有一些部族认为狗是他们与上帝沟通的渠道。狗的存在,能让
期刊
上海话的简明实惠,并没有拼耗掉它作为生命状态而保持的奇崛的热量,在与繁华的都市生活合拍的手忙脚乱中并没有拒绝自身的增色添彩,也没有在纸醉金迷的娇柔中销蚀内蕴的从容与激情。聆听那些飘散在街头巷尾的意态安详的对话,翻阅那些游走在报章杂志上的龙飞蛇舞的语句,常常会感叹上海话的鲜龙活跳。  上海话其实是很“雾里看花”的。  上海话其实是很“性命交关”的。  不过,上海话又是风情万种的。    “上海话托福
期刊
住进主卧室    去年七月,我与学校的20多位教师一起,被派往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学习三个月。临行前,学校宣布,为了便于文化交流和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所有教师都是“Homestay”,即吃、住都在澳大利亚人家里,听到这个决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又兴奋又紧张。  我们所去的大学,坐落在墨尔本以北150公里的本迪戈市(Bendigo),这是一个
期刊
苏州河正由浊变清,紧贴苏州河的莫干山路正由热闹趋向颓败,一种从旧走向新的过渡中的颓败。无论是河还是路,都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变换。如今,一群艺术家和一群普通草民共同坚持在苏州河边的莫干山路上,隔着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却像两个极端,谁也走不近谁,对河边的这条路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愿望,就如对这座城市,或者说对这座城市的建设和经营的艺术。因为理解和愿望的不同,这种艺术便在苏州河边的莫干山路上尴尬着,在这
期刊
曾以《乌鸦》而闻名一时的九丹最近自称要写鸟儿三部曲,《喜鹊》未飞,《凤凰》已由漓江出版社推出,由此又引出一批男作家、学者对美女作家的文化批评。从《乌鸦》、《糖》、《彼岸花》,到《凤凰》、《食草动物要彼此相爱》,从九丹、棉棉、安妮宝贝到尹丽川、赵波、黑可可,“美女作家”这个曾经狭义的称呼逐渐成了广义的代号,似乎只要是年轻的女性作家都被划归为“美女作家”的范畴。那么美女作家到底是怎样在文学舞台出场的?
期刊
第一次听到"留学情人团"这个词,是从广州一留学中介海外联络部主任那里,据说这个人群的数量占留学生总数的10%。为什么一个不在身边的情人仍然能够让男人把几十万元扔在她身上?她们到底是些什么人?都有些什么故事?    介入他的事业    1995年,在旅游管理大专毕业的于颖从无锡来到深圳,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咨客。由于身材高挑迷人、笑容可掬、美丽大方,外交手腕巧妙,接触的又多是企业高层或政府高干,于颖很
期刊
在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收视率排行榜上,有四部情景喜剧一直名列前茅,他们分别是《上海屋檐下》、《红茶坊》、《老娘舅》、《开心公寓》。前三部都由上海著名滑稽戏演员担任主演。《开心公寓》则由10位年轻主持人饰演5对恋人。这四部剧全部用沪语对白。高居不下的收视率似乎很能说明这4部喜剧早已成了上海市民离不开的“开心果”,为了对收视率上的数据有个具体的诠释,记者选择了4户各具代表性的人家进行了针对这四
期刊
“家教”一词,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至少有两句现成话可以作为确凿的证明,一句乃著名伟人曰:“活到老,学到老” ;一句则在民间的市井街坊广为流传,那句响当当硬邦邦的“你这个没有家教的东西”,打击力度之大与那句驰名大江南北的国骂比也不相上下。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尊重知识的口号大张旗鼓地提出20多年以后,“家教”如同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辗转腾挪,它的本意发生了改变,外延被迅速扩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