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蒌叶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热稳定性研究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较高温条件下蛤蒌叶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热稳定性.方法 采用不同温度水浸提蛤蒌叶,检测不同温度提取物对DPPH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估抗氧化活性,并定量其中总多酚、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结果 蛤蒌叶水提物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呈现浓度依赖性.当提取温度为50℃和80℃时,水提物分别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最强的清除能力.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0.604±0.004)mg/mL、(0.314±0.002)mg/mL,其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呈现出相关性,提取温度为80℃时,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糖、总多酚有较高的含量,分别为24.91、232.07、34.98 mg/mL.结论 蛤蒌叶水提物对2类自由基有最佳清除能力时的提取温度不同,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的热稳定性则较差.而总黄酮、总多糖、总多酚在80℃时能被充分提取,同时不受热分解.
其他文献
以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为主要实验工具,首次对杉木管形成层的发生发育以及分化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观察.观察结果表明:1、杉木原形成层来源于茎端的剩余分生组织,经过一段时期的
本研究选取云南省境内怒江流域北段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研究区域内的22个紫茎泽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实验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多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生物入侵研究中关注度最高的物种之一,分子标记技术为紫茎泽兰入侵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根据NCBI数据库中发布的36条紫
该文通过检测鲤鱼科8种鱼中9种肠道菌群的分布含量对这9种菌群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利用从geneBank调取这9种肠道细菌菌属43个种或亚种的16s基因DNA序列的NJ树和MP树将这6个科9
神经钙粘着蛋白(N-cakherin)在神经系统的早期形态发生及神经元的分化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为了考究神经钙粘着蛋白在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者选择了PA诱
该文重点研究了乌云组的果实和种子化石,增添了新的植物类群,丰富了此植物群的研究内容,对乌云组的时代问题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我们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了三个可能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相关的蛋白编码序列,它们分别是GDF3A、RPS6KC1和EIF2B4.1.人类细胞生长分化因子3A cDNA的克隆、定位及体外表达.TGF-β超
高原深水湖泊阳宗海在发生突发性砷污染之后,采用吸附一沉淀方法(喷洒絮凝剂)对水体进行净化治理,湖水中砷浓度从最高时0.128mg/L下降到目前0.05mg/L左右。从短期来看,治理措施无
该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结合运用自旋捕捉技术(Spin Trapping-ESR)和时间分辨手段(TRESR),针对某些与生命能量代谢体系电子传递及其化学模拟反应的研究相关的几个重要
该研究以苇河林业局东风林场,桦南县林业局孟家岗林场,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迎春林业局向阳林场和曙光林场为实验基地,结合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调查,从优良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