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成长氛围 关注孩子生命健康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生命教育,这既是一个古老而司空见惯的话题,又是一个常讲常新永不过时的崭新课题。“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 这既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光荣传統,更是我们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生命教育,这是一个政治命题,这是一个健康命题,这是一个希望命题,又是一个未来命题。本人针对目前初中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以创建成长氛围为主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生命健康教育。
  【关键词】成长环境 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 生命教育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1、生命教育的现状
  我所在县城中学有相当多的学生来自农村。在家访过程中,发现有86%家长忽视对自己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或教育方式不当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及对别人生命漠视,还有甚者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争执中,误导自己孩子与其被人打,不如打人。这些想法都会孩子带来不利影响。2008年起国务院规定,清明节做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放假,许多父母带孩子扫墓祭祖,这就引发孩子思考,“人为什么会死?”“人怎样活才有生命价值?”,由于中国人在传统上忌讳死亡话题,认为孩子小不需要让他们知道“死亡”的问题,大人们总是随口告诉他们,等你长大后就会明白,或者告诉孩子们“人死后可以上天堂,过上幸福生活,人死后还有来生,你们要认真学习,将来考上重点高中和理想大学,这样才有人生意义和价值。”,大人们用这种迷信的方式教育孩子,虽可以应付一时,但孩子们不理解“死亡与生命”的真正内涵,这与新课程倡导生命教育导向相违背,会让孩子误认为死亡是件幸福快乐的事,一旦遇到挫折、失败,容易产生杀人、轻生等极端的念头,对家庭、亲朋好友以至同学带来伤害。家校对生命教育的缺乏或教育方式不当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及对别人生命漠视,这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2、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具体要求
  著名教育家叶澜先生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是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责任,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摘自寻找生命教育的元基点——生命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由重“学科”转向重视“人”。针对目前初中生生命教育现状,探讨有效生命教育,是我们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亟待我们共同探讨。
  二、应对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成长氛围: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必须,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要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学校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
  2.尊重学生,教育民主。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件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决不能主观武断地制造“冤案”,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无辜的伤害。特别是当老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的时候,要敢于面对事实,放下面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该认错的坚决认错,这样,老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更加信赖和尊重你。也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育孩子珍爱生命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肯綮,才能卓有成效。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4、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学会珍爱生命。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长辈们呵护着,凡事都有人包办着,缺少应对挫折的经验,遇到麻烦事情束手无策。“如何让孩子走出困境”这道课题就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其他文献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不仅仅是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结构、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还渗透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念以及对数学人文精神的领会等这些要素都将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高低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对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前沿中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主要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基于上述理念,我们旨在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学生都能浸润在“数学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教育环境中,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从而达到让数学这门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元素,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思考与问题提出  1
期刊
尝试教学法通俗来说,不是先让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学生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题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可分为五步六层次进行,一般来说尝试教学法
期刊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指导思想,生物教学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拉近师生关系、开展探究活动等措施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并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 培养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
期刊
【内容摘要】一提及人类文明的结晶,那么一定会说到文化,而音乐艺术便是文化中的一种。在教学中加入音乐这门学科,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本文将结合自身的高中音乐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广西本土音乐的育人价值这个问题。  【关键词】广西本土音乐 音乐艺术 育人价值  一、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有人曾这样说过,“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的注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内容摘要】网络的时代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高效方便的学习和生活。网店网购微博微信如今离不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新闻资讯美文美图等等,可见网络时代的重要性。网络时代给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多变化。学生喜欢网络,教师离不开网络,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耄耋老人手机、微信方便了我们每个人,它不仅适合时代的发展,也适合我们教师利用好网络学习充电。更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微信2013年开始,到如今
期刊
教师掌握课本所涉及的数学教材知识并不困难,但要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游刃有余地驾驭教学内容,还必须在教材分析上面下认真领悟。教师都明白,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而备好课的关键之一是依据教学大纲的精神,深入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作一些心得与体会;  小学数学的内容,这些知识本身比较简单,但出现在课本中,无论是知识系统的安排还是内容呈现的方式,都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以往的教学经
期刊
教学目标:1.学唱黎族民歌《大家都好吗》,并能有感情地背唱歌曲;2.引导学生根据黎族民歌的特点进行配乐表演,能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并进行分组表演;3、通过学唱黎族歌曲《大家都好吗》,使学生感受到黎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魅力,不忘本民族语言,激发学生对黎族民歌的喜爱和学习的兴趣。教育学生要弘扬祖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黎族民歌《大家都好吗》,能够注意歌
期刊
【内容摘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家长意识不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功利性较强。本文提出转变教师、家长观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校园读书氛围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应对这些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外阅读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  (一)家庭的问题:在家庭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
期刊
【内容摘要】天琴是广西壮族最古老弹拨乐器之一, 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我校 从2004年开始把天琴引入课堂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推广壮族天琴进入课堂教学,更好地传承广西优秀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 ,试以壮族天琴的课堂教学谈谈一些教学做法,更好地开展天琴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壮族天琴 课堂教学 方法  一、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