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编写的图书,全书共有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就如一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编本。
  在他的一百条建议中,我反复学习了“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前后几章。“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难题。那么如何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建议。我把书中的建议加以提炼总结,一起和大家分享。
  第一,热爱源于兴趣
  要想学生热爱你的学科,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每位教师都应该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着迷地酷爱这门学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首先,教师要有激情,要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离开了脑力劳动,就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与参与。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使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但是如果不给他提供机会,这种需要就会萎谢,其对知识的兴趣也就会随之灭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
  联系到自己的英语课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精心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如猜词游戏、英语采访、讲英文故事、唱英文歌曲、英语演讲、表演英语短剧等,给学生提供语言应用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二,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其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与需求就会更高。
  第三,把学生的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为自己认真思考、好好学习感到自豪,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和尊严,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第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这里所提到的让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关键并不在于提高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提高教师驾驭孩子们心灵的能力,使学生喜爱教师而进一步喜爱你所教的学科,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书籍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倍感亲切,《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
  编辑 杜 锐
其他文献
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副研究员。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政策、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教育是发展的事业,教育科学也是发展的科学。然而,无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如何发展,那种植根于教育根本属性的教育本真却应亘古不变。因为,
很多人认为英语会说会用就行,根本不用学语法。此言大错特错,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板块之一,是基础,是学习语言的重中之重。今天我跟大家介绍下适用于语法学习的“七多”学习法。  一、多听  语法是非常严谨和缜密的,容不得一丝马虎。课堂上必须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耳随老师走,听懂每一句话,理解每一个点。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双眼要紧随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口形、表情、板书、绘图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
教师的成就感是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绩或被人认可的情感体验。然而,有的公开课,是在很多“专家”、领导“填鸭式”的“指导”下进行的,使得“上演”的公开课教学流程“固化”,师生互动“定格化”,师生情感“荒漠化”,教师教学“木偶化”。公开课上完之后,授课教师不但没有成就感,反而会有“
我们期望通过六年的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对于任何一位有着高度教育自觉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它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方向,是灵魂。  完善翠微育人目标,体现对本质和品质的追求  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的育人目标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做翠小骄傲的学生”,到2010年确定的“培养明德笃行的阳光少年”,到2013年完善成为“培养明德笃行、自觉自为的阳光少年”, 正是考虑到中国教育传统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探索中,我认识到,对理想的追求是初中青少年成长的原动力。理想在成长的各个因素中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理想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来自于人的心理发展需求。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
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是中德两国政府扶持下的第一个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合作项目,是在中国推行德国先进职教模式最早的学校之一。25年来,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一直坚持“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25年来,我校坚持学习德国“双元制”结合我国国情,创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使学校始终保持旺盛的办学活力,并且越办越好,为此受到国内企业界的欢迎和德
深化认识,“三思”而行  1.一思“何谓教育督导”,有“情”而行  教育督导是“政府行为”,具有全局性,必须对国家负责、对人民尽责,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评判,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有效贯彻,保证各项教育法规得到切实执行。教育督导是“自上而下”的,具有权威性,必须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各司其职,强化政府主导办好教育的责任感。教育督导是“依法遵规”,具有强制性,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课程评价的功能、目标体系、方式方法等方面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PGA高中课程是由中国国家课程和GAC国际课程(Great Amusement Centre,一种国际英语预科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价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能力评价与个性化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成绩的量化,易于操作,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力量。为此,我区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融入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之中,融入到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当中,走出了一条教育城镇化的均衡发展之路。    优化教育布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区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迈出历史性步伐。经过10年的发展,我区建立健全了幼小中职成的大教育体系,基本完成了区域内学校的布局调
专家视点  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副研究员。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政策、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    品牌不仅是一个名称,也不仅是一个结果或质量的代名词,而是名称、结果及其形成过程的系统和整体。品牌学校不仅是一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