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来源 :红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酒店业对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因为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酒店业的需求。教师应当使学生就业更加顺畅,就业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此,必须拓宽该专业学生就业渠道,同时,要通过专业技能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与时俱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目标,本文主要就新时期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朝阳专业,旨在为酒店企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但目前不少酒店企业反映,部分毕业生不适应酒店人才需求,表现为该专业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实际工作水平较低。因此,在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教学的有效实施,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酒店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应当明白他们所要培养的人才是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应用型人才,酒店管理这门学科主要特点是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型学科,导致学生毕业阶段就业迷茫,企业急需人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从酒店等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相当一部分酒店毕业生并不符合酒店的需求,属于无用却不幸被抛弃的“鸡肋”员工。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具有优于他人的特点,专业知识没有很好地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服务技能不够。在学校,学生和老师没有意识到,一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他们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其次,大部分人还是持保守的观点,认为酒店服务和管理是服务行业,是传说中的为人民服务的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消极悲观,缺乏信心,自然学习不好。但事实上,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社会现实的无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不错的专业,酒店行业也很有前景。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在课堂上灌输酒店专业人士的素质和行业的最新趋势。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改革和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还在校园的时候,就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语言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让他们了解社会形态的变化,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二、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帮助家长抚养孩子的“监护人”。许多家长认为只有不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才会上中等职业学校。许多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定位存在误区,学校也倾向于管理学生的教育目标,这使得所以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
  (二)脱离行业需求,教学内容滞后
  

专业教学跟不上酒店行业的需求,过分依赖统一教材,忽视知识的时效性,教学内容陈旧落后,跟不上酒店行业的发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技能实践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的礼仪和礼貌教育以及酒店岗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不同地区对服务技能的需求并不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是地方性的。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做到及时更新,否则学生的技能要求就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出现分歧,此外,教材的编写到出版环节也使得一些知识失去时效性,导致教学内容滞后。很多知识与酒店行业的实际情况脱节,导致技能的学习形同虚设。
  三、提高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建议
  (一)强化中职专业教育的定位
  酒店管理这个职业需要中职教育就是要向社会输送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线工作者。因此,知识丰富、内涵深刻、职业道德良好、服务技能高超的服务和管理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同时,酒店业是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有赖于懂服务、懂管理、忠于企业的高素质人才的长期努力。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了解清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就会形成默契,教与学可以共同成长,这是专业教学和技能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实施模块化技能实训的教学模式
  传统技能培训主要以教材和教学指导方案为参考依据,对酒店服务技能进行分类,校内技能培训为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新的方向,其以情景模拟为主要实施方式,以岗位服务技能内容和要求为培训内容,实现技能岗位模块化,符合酒店行业实际情况。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对酒店的各个岗位有更深的了解。
  四、结束语
  总之,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是目前的热门专业。但目前部分学生和家长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仍存在一些误区,不少酒店企业反映部分毕业生不符合学校酒店人员需求。为酒店行业的稳定、长远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教师为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事要正确认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蕊.中职酒店管理專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其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有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这一情况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成为了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提升教学效果。为此,相关人员必须在开展教学时对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予以充分关注。本篇文章对于翻转课堂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模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需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积极使用新的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项目教学属于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将项目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思想,基于此,本文对项目教学的概念进行分析,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期刊
【摘要】自从国内高校扩招之后,高校学生总体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而且就业政策也发生极大变化,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变成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针对西藏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存在极大的就业压力。基于此,本文以藏医药大学为例,对该校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展开调查分析,之后对改变藏医药大学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网络的发展为当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很多在线教育学习平台逐渐的兴起,从而也催生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混合教学;中职教育;网页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应用到了教学领域,成为了当前最新型的教学模式。《网页设计》这门课是计算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步伐持续迈进,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基于此,要想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变迁,符合高等教育转型,满足现代社会所需,则要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本文以班级管理模式为中心展开深入探讨,分析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现状,而后总结出具体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班级管理;创新路径  引言:班级在高等院校中不只是对学生实行教育的基础组织,也是对学生展开行政管理
期刊
【摘要】改进传统的递进式教学方案,在原有教学环节中增加案例教学内容,以应用性绘图案例为切入点,增强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讨论、认证、分析及讲解,灵活串联起机械制图小、乱、散的知识点,解决图纸内容碎片化问题。同时,扩展、引申机械学科相关学科内容,增强学生对制图的实际应用性和思维创新性。  【关键词】应用性;案例教学模式;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科基础核心必修课程,被誉为“工程界的通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中,学生由于缺乏锻炼,健康意识不高,等等方面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身体素质无法达到国家发布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如何寻求更加多元化和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中,也是做出了更多的探究和分析。文章基于对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探究,能够为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教育提供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多样化教学;教学
期刊
【摘要】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够完善,教育模式和手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亟需进行创新和改革。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素质拓展理念逐渐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激发个人潜能,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想要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首先就需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所以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并且组织教师积极的和学校周围的企业进行协同工作,使教师可以对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未来人才需求的模式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符合未来教育教学需求的教学,从而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开展高效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下面本文将对基
期刊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braf突变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筛选出阿司匹林最佳治疗剂量,为阿司匹林的抗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利用MTT实验检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0mmol/L,2.5mmol/L,5mmol/L和10mmol/L)对结直肠癌RKO及RKO-braf突变细胞24h,48h,72h,96h和120h增殖的影响;利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RKO和RKO-braf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