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舞蹈的若即若离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五岁开始,妈妈便牵着懵懵懂懂的我走入一个新鲜的世界,那就是舞蹈。
   一个人不谙世事的最大好处就是别无选择,能够勇往直前。而当时的我恰恰就是如此,方向明确,继而大步向前。咬牙完成每一个软开度练习,隐忍其间无数疼痛的突袭。坚持把每一个动作做到极致,不顾汗水滴落。这让我在日后的人生之旅中始终坚信,人的意志恰似钢铁,只有百般锤炼,淬火打磨,方能所向披靡。
   所以,直到现在,倘若你问我:“最满意自己身上的哪种品质?”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不娇气,不放弃。”而这种坚毅正是从儿时习舞过程中无数次的咬牙、无数次的流泪、无数次比别人多坚持的那一秒中收获的。
   对从小习舞的人来说,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无疑是一个梦一般的地方。收到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我兴奋得无法入睡,在心底无数次畅想自己身着舞蹈学院附中标准装扮走进练功房时的场景,以及身边无数艳羡的目光,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沾沾自喜。
   然而,思绪蔓延至舞蹈学院附中的生活,畅快淋漓中竟也生出了一丝恐惧不安。终日与舞为伴,稍微松懈肢体便会渐渐僵硬,唯有如永动机般不休不止,方能保持舞之鲜活。训练已然如此,伤痛更是家常便饭,恐怕唯有视舞如命、爱舞成痴之人方能受此苦累仍甘之如饴。而我是否能够做到?无数次扪心自问,得到的答案都是缥缈不定。
   人往往如此,倘若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则百般情愿且乐此不疲,并认为那就是热爱,甚至钟爱。然而,一旦需要潜心钻研、扎根于此、志业终身时,便退避三舍、逃之夭夭。此时方觉此前种种绝非热爱,更非钟爱,仅仅是喜爱而已。
   于是,当其他小伙伴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当众人皆认为我会顺理成章地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时,我却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将自己心目中的舞蹈学府抛来的橄榄枝拱手让人。或许有一点心疼和不甘,有一点胆小和退缩,但更多的想法是面对未来,我需要更多的可能。小学毕业时就将人生定位,岂不是过于轻率?倘若可以留给自己多选题,为何只做单选题呢?
   如今看来,当初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放弃了康庄大道,选择了十字路口,我得以经历更多的转角,领略更多的风光。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谁又能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妄下定论?面对世间所有的境遇和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选择,生命会随之呈现独有的风景。大抵唯有如此,方能在生命尽头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曾拼尽全力,聆听内心,选择至此,无怨无悔。
   彼时习舞,老师常常会给我们灌输一种理念,并试图将其培养成我们的习惯。比如搬腿一分钟,你常常会因为中途劳累而动作失准,但即便手臂酸楚无比进而僵硬无力,也绝不能就此放弃,因为轻易放手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奋力坚持直到倒数的最后五秒,拼尽全力,将身体调整至最为标准之姿,如有可能,必以更高标准完成动作,完美收官。后来,我渐渐察觉,每一次的竭尽所能不再是体力上的较量,而是心力上的长进。每一次未被怯懦、懒惰击倒的考验,都是对意志最好的磨砺。
   诚然,当年习舞并非出于自愿,但我至今仍然感谢妈妈当初所做的决定。因为童年与舞结伴着实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的人生充满了音符的灵动和舞蹈的从容。
   尼采說:“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要说:“每一个与舞结缘的瞬间,都是与时光翩跹的享受。”尽管未能终生以舞为业,但舞蹈与我的缘分未曾终止。正是舞蹈以柔弱之姿,培育我刚毅之力。
其他文献
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您的陪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不会感到孤单。感谢一路有您,我的父亲。   小时候,母亲还没调到城里工作,我与您生活在一起。记得那时我最爱吃栗子,晚上您上完晚自习,我嚷着要吃栗子,即便已经很晚了,您还是会出去买回热气腾腾的栗子。那时家里条件差,您省吃俭用,从不讲排场,但我所喜欢的,您总能满足我。   上幼兒园,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背三字经、学珠心算,望子成龙的您也想让我学,可
期刊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当时之所以能深记这阕词,最主要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吃野菜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   “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   当一个
期刊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放翁在这里写下他的无奈,写下他的思念。   要不是因为有大批游客聚集,初来此地的我们很难找到沈园。它藏在高楼大厦的背后,默默地叙述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园门旁,一块断云石暗示着沈园的特別。园内既没有苏州园林的精美布局、近景远景的层次,又不如皇家宫殿那般宏伟大气、华丽壮观。但只要走进它,凄凉之情便涌上心头,让你沉默不语。   景,宁静而凄美,我却想在景中寻找它的秘密
期刊
书房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空间, “书房”也是现代流行的叫法,古人大多喜欢用斋、堂、屋、居、室、庵、馆、庐、轩、园、亭、洞等字来命名书房,如蒲松龄的“聊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刘禹锡的“陋室”、陆游的“老学庵”等。在强调“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古代,书房文化自然也颇受重视。那么,古人的书房什么样?都是怎么布置的?  古人最理想的书房什么样?   “斋”可以说是古人书房最常用的字之一,何谓
期刊
入夜,星光闪烁,夏风微凉。   窗外断断续续飘荡着歌声:“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鲁冰花》的旋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闯入耳中,回忆如潮水般将我包围,眼睛不禁有些发酸。   从我会走路的那天起,我就成了妈妈的影子,妈妈说我是她的小尾巴,而她是我的全世界。艾略特说过:“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我想,因为我爱她,所以我的生命开始了。我尽情地享受母爱,我为自己有一
期刊
地处“宇宙中心”北京五道口,与清华相邻不远,人称“小联合国”的北京语言大学有两个王牌专业。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俗称对外汉语教学),还有一个专业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它是北语这所文科为主的学校里唯一一个理工专业,该专业学术大拿云集,某些研究领域甚至位列世界前列,它就是隐藏在北语的一座金矿——语言智能与技术(俗称计算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到底研究啥   北语的计算语言学开设于全校唯一理工科学
期刊
此人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第一艘军舰,他造的;中國第一个科技学校,他建的;中国第一篇《nature》,他发的;连你背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都是他翻译命名的。此人姓徐名寿,号雪村,18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  不走寻常路成就的科技人才   徐寿自小聪颖,不仅喜欢工艺制作,而且熟读诸子百家,常常发表一些独到见解,闻名乡里,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可没想到的是,这个所有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期刊
花儿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叹落花如雪,一片一片翻飞,美而伤感;叹春光老去,一刹一刹弹指,芳华匆匆。时光轻轻留下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然远去……落花本是自然中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但在诗人眼里,便有了感情和灵性。他们常以落花入诗词,写尽落英缤纷,便是对春光最好的念想。  曲江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
期刊
亲爱的文字:   展信安。   你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走来,带着楔形文字的深奥;你从商代的殷墟中走出,带着甲骨文千年的荣耀;你从罗塞塔石碑上走下,带着古罗马象形文字的威严。你,贯穿了我们人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记录了地球文明的所有血脉、呼吸与心跳。   我不禁好奇,文字,你究竟有怎样的力量?   不妨先听听那歌声吧——   那歌声,从秦淮河上的酒楼传来,是那一阙“后庭花”;从邻船的
期刊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经常早出晚归,每天勤奋学习,成绩却总是没有起色;他们看起来真的很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却依旧不尽人意。或许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你已经掉进了“伪勤奋”的大坑。伪勤奋是很多同学的通病。去图书馆的首要目的是拍照发朋友圈,手机没电了会及时带上充电宝,看书的时候总害怕错过什么消息……自己制造的忙碌假象,甚至熬夜学习,不过是对自己事倍功半的自责,是幼稚的自我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