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己掉进“伪勤奋”的大坑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经常早出晚归,每天勤奋学习,成绩却总是没有起色;他们看起来真的很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却依旧不尽人意。或许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你已经掉进了“伪勤奋”的大坑。伪勤奋是很多同学的通病。去图书馆的首要目的是拍照发朋友圈,手机没电了会及时带上充电宝,看书的时候总害怕错过什么消息……自己制造的忙碌假象,甚至熬夜学习,不过是对自己事倍功半的自责,是幼稚的自我安慰而已。
  什么是“伪勤奋”
   有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可成绩还是那么低?”“XX还没有我努力,为什么考得比我好?”“我每天也很刻苦,晚上学到凌晨一两点,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学习,可我的成绩怎么就不见提高?”……总觉得自己很努力,每天起早贪黑,连吃饭上厕所都要分秒必争,可最后的成绩单上的分数却依旧少得可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你不是努力和成绩不成正比,而是消耗的学习时间和获得的成绩不成正比。你每天把自己的计划表安排得满满当当,却没有仔细打量过它们到底切不切实际。你每天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地学习,却不曾了解过自己做的到底是有用功还是无用功。你羡慕别人的好成绩那么轻而易举,却不曾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你看似很努力,可你真正集中精力的努力又有多少?
   “伪勤奋”,说白了只是以最低的学习效率付出了自己最多的努力,只为了给他人展现你表面良好的现状,这种状态最后只能害了自己。
   很多人看似一本正经在学习,不断延长学习时间。可是,低效率的学习,熬再长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不要把所谓的付出了多少时间来作为成绩的交换条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说得不差,但是作为一种没法量化的状态,我们往往会忽视学习前面还有“好好”两字。
   甚至有些人每天都一心幻想着自己“受过的苦配得上走过的路”,看到某个励志帖子就兴奋得不能自已,却不去想想,别人学习十几个小时是全神贯注、兢兢业业,自己学习就是在QQ微信微博的叮叮咚咚声中匆忙背下二十个单词,然后拍张照发一条“哎哟人家今天不小心又背了一个小时的单词,么么哒”的朋友圈,瞬间就在下面一票或真或假的回复中化身学霸。
   如果你总是感觉很辛苦,却没有获得预期中的回报,那你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做事的方法不对,计划出了差错?磨刀不误砍柴工,思考不误计划行。没有考虑战略正确的努力,都是在错误的路线上与目标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真正的勤奋,是在目标明确下的努力奔跑,而不是目标不明下的蒙头狂奔。
  
  为什么会有“伪勤奋”
   “伪勤奋”的背后,其实掩盖着懒惰的本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高中的时候考大学,大家都想考入名校。很多人每天早来晚走,看似学得很勤奋,但是没有多少人出成绩,这是为什么?
   1.花最大的精力做的却是最简单的事
   有些同学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去,花了很多精力,实则对知识的掌握还浮于表面,没有深刻理解,做的是表面功夫。
   也有些同学很喜欢看书,一学期能看几十本书,常常对着自己已经看过的书目清单陶醉,觉得自己的阅读数量可观,但实际上真正掌握的内容并没有多少,没有对所读的书进行深度拆解,将书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谁又能说他不够勤奋呢?但实则他做的只是看书的最低级阶段,做的是自己最舒适的事情,没有进行提高,没有进行转化应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伪勤奋”。
   只有让自已越过舒适区,进入到提升阶段,把目标定得稍高一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达成目标,那才是“真勤奋”。
   2.只知道投入时间去努力,却从不总结事物规律
   有些同学看似认真,但学习效率却很低,投入了大量精力,却没有相应的收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没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取内部规律。
   学习要善于利用各种工具,找到各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做事才会事半功倍。比如对知识点的归纳上,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拆解,分析归纳,形成知识树,会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吸收掌握,有些同学看上去读书不怎么用功,但成绩也不错,就是因为这些同学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比较完全和深入,善于总结事物规律,才能达到轻松学习的状态。
   3.学习过程中,目标导向不明确,甚至散乱
   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立好自已的标杆,选对方向,你的目标才可能达到。有些同学学习时散乱无章,时常模糊了学习的目标,经常是很努力却做了无用功。只有加强目标导向,我们才能告别“伪勤奋”,做个有收获的学习达人!
   “伪勤奋”往往只有忙碌与坚持的外表,但缺乏实际效率;而“真勤奋”不是在于多么努力、多么坚持,而是在于高效地完成了目标。所以,想告别“伪勤奋”,关键之一就是——不要盯着是否“勤奋”,而是要多思考如何提高效率。
  效率低下可能有哪些原因?
   1.你的意志力被消耗了
   意志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特质,而是会根据个人使用情况而消耗或补充的一种“能量值”。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意志力实验,被试者面前摆有新鲜烤出的巧克力和看着就没胃口的小萝卜。一半的被试者可以吃巧克力,而另一半的被试者被要求只能吃小萝卜,所以他们需要用意志力抵御巧克力的诱惑。随后,两组被试者分别要完成一个拼图的任务。比较结果后发现,小萝卜组的拼图完成率显著低于巧克力组。也就是说,当部分意志力被用于一个任务时,完成其他任务的意志力就会下降。结合其他类似的实验,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所以,尽管有些同学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但投入时间的多少和效率不能划等号,因为意志力已经在无谓的时间中被消磨了。所幸,意志力是可以通过主观训练得到强化和补充的。    2.可能陷入了无效的多任务模式
   多任务模式,顾名思义指同一时间处理多个任务的状态。这种能力曾经很受称赞,认为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技能之一。但心理学的多个实验发现,多任务模式只会降低效率。大脑在切换任务时会快速经历两个阶段:任务转换,即切换任务目标;规则激活,即激活一套新的任务执行准则。这两个阶段会消耗大脑的认知力量,因此被称为“转换成本”。两个任务的差距越大,转换成本就越高,对于效率的影响就越高。
   3.看似在坚持,实则只是在拖延
   拖延症一直被解读成由于时间管理不当导致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拖延症本质就是懒、缺乏动力。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一项针对高中生的研究发现,影响学生拖延行为的因素之一,是学生对任务潜在风险或难度的评估情况,也就是说,拖延并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害怕任务难度过高无法完成,或者担心完成任务后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怎么做才能提高效率,做到真勤奋?
   1.为自己补充“能量”
   在学习中穿插短暂的休息间隙。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种:站起来走一走、听音乐、和别人聊天、运动等等。吃饭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所以尽量不要“边吃饭边学习”,这样做相当于牺牲了每天最重要的一段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如果晚上的睡眠时间无法满足需求,可以在白天适当的场合下小睡一会儿,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
   2. 意志力管理
   消耗意志力的一大因素是做决定。比如奥巴马曾经说过:“你会看到我只穿灰色或蓝色西装,这是因为我每天已经要做很多重要决定了,我没有精力再去决定每天穿什么、吃什么。”所以,要贮存意志力,就要在生活中减少做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微小的决定,把精力集中在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3. 改变学习的环境
   在公共场合或有其他人在的地方学习,效率往往会高于独自学习,背后的原理是霍桑效应——即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正被他人观察时,会下意识地提高效率。
   我们真正所追求的,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向上的结果。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前者的奋斗是我们可以效仿的,是我們通过“努力”这种状态就有可能达到的;而后者这种美好的结果则与我们太过遥远。所以我们与其说是在努力,不如说是在欺骗,欺骗自己只要流了一样的汗,只要看了一样久的书,我们也会像故事里的人们一样成功。但欺骗自己最终的后果还是要自己承担的,学会独立思考,真正把行动落到实处,才能让自己成长起来。
其他文献
今天,全世界正在掀起一阵机器人的旋风,它们集众多前沿科技于一身,能夠执行人类交付的各种烦难工作。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和文物中,埋藏着一些惊人的“神器”,闪耀着“高科技”的光辉——约3000年前,机器人演员曾为周穆王献舞;约1300年前,机器人曾为唐朝皇后整理梳妆台……中国古代的机器人到底有多强悍?它们又为何没能走到今天?  无所不能的机关人   中国机器人的始祖,有很多人认
期刊
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您的陪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不会感到孤单。感谢一路有您,我的父亲。   小时候,母亲还没调到城里工作,我与您生活在一起。记得那时我最爱吃栗子,晚上您上完晚自习,我嚷着要吃栗子,即便已经很晚了,您还是会出去买回热气腾腾的栗子。那时家里条件差,您省吃俭用,从不讲排场,但我所喜欢的,您总能满足我。   上幼兒园,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背三字经、学珠心算,望子成龙的您也想让我学,可
期刊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当时之所以能深记这阕词,最主要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吃野菜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   “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   当一个
期刊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放翁在这里写下他的无奈,写下他的思念。   要不是因为有大批游客聚集,初来此地的我们很难找到沈园。它藏在高楼大厦的背后,默默地叙述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园门旁,一块断云石暗示着沈园的特別。园内既没有苏州园林的精美布局、近景远景的层次,又不如皇家宫殿那般宏伟大气、华丽壮观。但只要走进它,凄凉之情便涌上心头,让你沉默不语。   景,宁静而凄美,我却想在景中寻找它的秘密
期刊
书房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空间, “书房”也是现代流行的叫法,古人大多喜欢用斋、堂、屋、居、室、庵、馆、庐、轩、园、亭、洞等字来命名书房,如蒲松龄的“聊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刘禹锡的“陋室”、陆游的“老学庵”等。在强调“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古代,书房文化自然也颇受重视。那么,古人的书房什么样?都是怎么布置的?  古人最理想的书房什么样?   “斋”可以说是古人书房最常用的字之一,何谓
期刊
入夜,星光闪烁,夏风微凉。   窗外断断续续飘荡着歌声:“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鲁冰花》的旋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闯入耳中,回忆如潮水般将我包围,眼睛不禁有些发酸。   从我会走路的那天起,我就成了妈妈的影子,妈妈说我是她的小尾巴,而她是我的全世界。艾略特说过:“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我想,因为我爱她,所以我的生命开始了。我尽情地享受母爱,我为自己有一
期刊
地处“宇宙中心”北京五道口,与清华相邻不远,人称“小联合国”的北京语言大学有两个王牌专业。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俗称对外汉语教学),还有一个专业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它是北语这所文科为主的学校里唯一一个理工专业,该专业学术大拿云集,某些研究领域甚至位列世界前列,它就是隐藏在北语的一座金矿——语言智能与技术(俗称计算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到底研究啥   北语的计算语言学开设于全校唯一理工科学
期刊
此人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第一艘军舰,他造的;中國第一个科技学校,他建的;中国第一篇《nature》,他发的;连你背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都是他翻译命名的。此人姓徐名寿,号雪村,18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  不走寻常路成就的科技人才   徐寿自小聪颖,不仅喜欢工艺制作,而且熟读诸子百家,常常发表一些独到见解,闻名乡里,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可没想到的是,这个所有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期刊
花儿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叹落花如雪,一片一片翻飞,美而伤感;叹春光老去,一刹一刹弹指,芳华匆匆。时光轻轻留下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然远去……落花本是自然中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但在诗人眼里,便有了感情和灵性。他们常以落花入诗词,写尽落英缤纷,便是对春光最好的念想。  曲江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
期刊
亲爱的文字:   展信安。   你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走来,带着楔形文字的深奥;你从商代的殷墟中走出,带着甲骨文千年的荣耀;你从罗塞塔石碑上走下,带着古罗马象形文字的威严。你,贯穿了我们人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记录了地球文明的所有血脉、呼吸与心跳。   我不禁好奇,文字,你究竟有怎样的力量?   不妨先听听那歌声吧——   那歌声,从秦淮河上的酒楼传来,是那一阙“后庭花”;从邻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