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经历过的??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四画室成立了,这在当时国内美术院校里是首创。具体到教学老师,还是原来系里几个老师。林先生、闻先生及我等,严格说,很学院、很苏派,传统教育里的优等者。无论是知识结构、艺术观念与现代艺术相距甚远,这是现实。学生招来了,开课了。当时情景如同临时组成一群开拓者去爬一座陌生野岭。志同道合结构的教学团队,明确而坚定的信仰,热情的投入,求真求实的态度,展开画室工作,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有闻先生的护航,林先生的爱心,“车间主任”式的葛,不急不慌的前行,在此过程中同行们可以想的到遇到的种种的境遇……但一群年轻人感到很温暖、很惬意,“这样的学校生活学习真来劲”,是学生们心情真实写照,激发了年轻气盛的学子们主动认真积极独立思考和体悟现代艺术种种,画室尊重个体的信念和选择,故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各自的潜能和天赋显露出来,画室没有人为的对人和能力上的压抑,只为每位学生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觉醒的过程,也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途径。更使教师悟到怎么教的智慧和经验。每个学生都被发动起来,快速运转,过几天画室就堆得满满各式作品,学生就到校外租房子,继续画着,创作着。外画室的人们看到如此情景都很有感触。
  画室学生在校期间,老师注意观察学生们的作品数量和质量,一旦成气候,便鼓励他们抓住机会去搞个展或联展,走进社会,让师生同学间以及社会上同行们在比较交流中,来判断一切,增强自信。二是自身的才干和智慧在艺术活动中脱颖而出,艺术学习和实践是学子们某种不可言说的体验,这比执鞭而教的旧式教育方式,来得更为实效和深刻,是造就有艺术气质的天才。王玉平、申玲在本科三年级,在中国美术馆一层推出二人联展。记得那天我骑车去美术馆,路上一切我视而不见,只有一个兴奋点,去见自己的“子女”露脸了。此后王、申二人无论创作,展览……一发不可收拾。
  刘刚、张方白那届毕业前在美院新建的画廊里的全班联展,每个学子都以一个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显现,很有意思。给了各系在校学生们以兴奋,这届学生的成材率很高。
  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经历都是独一无二,一人一个世界,尤其搞艺术的,是精神和意识产生的作品,更是如此。那么他们的艺术表现和成果决不会千人一面,无须用统一标准去打分、判定。画室力主它自身发展的如何,而不把所有学生圈到一个栅栏里,那是工业生产方式。应该是依他自身创造的过程和结果自生自来,从里到外给予肯定和欣赏,教师只要有责任心,又有宽容度去与学生探讨和交流让学生自己去悟道,坚定的成长,随着时间推移,效果就出来了。是教学团队与学生们合力,建树了四画室的教育,是人生互动互为的结果。
  此次在中国艺术馆的展览,学生们自己操办,展示各自走过来的成果。也许很多同行们都已熟悉了他们的能力和成果。但如此出于同一画室成长,如此差异性的作品并存在同一空间里展示还是第一次,相互参照对比会给欣赏者读后,有许多联想与思考。
其他文献
2012的余温还未完全消散,2013已经向老去的年华里又迈进了一步,昔日的青年已老,今天尚且年轻的人们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标识着自我存在的价值。生活在继续,艺术也一样,躲过了被烂尾的“世界末日”,我们是该庆幸虚幻寓言的又一次扯淡呢(之前那次是被诺查·丹马斯寓言的1999)?还是会对奇迹并未如期而至的爽约而略感失望呢?我属于后者。  2013年1月在UCCA开幕的“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
期刊
日前,一则“张大千1953年《泼彩山水》在山东拍出2.5亿元天价”的消息震惊了艺术市场。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张大千拍卖成交最高的画作是《嘉耦图》在香港苏富比创下了1.9亿港元的高价,其次是《爱痕湖》,刚刚闯过亿元大关。如果这一成交属实,就意味着张大千的最高纪录再次被刷新!在2012年秋拍形势整体走低,亿元拍品仅有一件的调整大环境下,山东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翰德轩拍卖公司竟拍出2.5亿天价着实让人匪夷所
期刊
Artnet网站近日公布了2012年艺术家作品年度成交额的排名。安迪 · 沃霍尔作品年度成交额3.803亿美元,排第一;毕加索作品成交额3.347亿美元,排第二;里希特作品成交额为2.989亿美元,排第三;张大千作品成交额2.416亿美元,成交额尽管与2011年7.824亿美元相比减少三分之二,仍排名前四。(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期刊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崛起而导致的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海外求学已经不再是既得利益者的特权,信息的高度发达已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晋升海外学校的渠道。随着越来越多留学背景者学成归国,海归青年艺术家逐渐成为国内青年艺术群体当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文化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东方的文化根基之上,同时具有了相对广阔和深入的国际视野。而身处两种文化的中间地带,也让他们对于国内社会体制环境和艺术圈中的种
期刊
始于1995年的光州双年展是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的首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双年展,虽然光州是位于朝鲜半岛西南端永山江平原北部的一个人口不足150万的小城,但它却凭借着当代艺术,将以城市之名命名的双年展缔造成亚洲地区第一个得到西方双年展体系承认的双年展。  2012年9月6日,第九届光州双年展开幕,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92位艺术家展出了作品与项目,本届双年展创纪录地设有六个联合策展人以及六个相互交织
期刊
当人们提到“改变”的时候,想到的会是什么?是彻头彻尾的颠覆,还是固执己见的粉饰?是人生不可重复的逆转,还是适者生存的妥协?不管人们想到的是什么,“改变”自身带来的变动和震荡是不可回避的,这种动荡感或许是短暂的,但也可能伴随接下来的各个阶段。在传统认知中,很难将“改变”与“可持续”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前者的不稳定性与后者的一致性看似互不相容,甚至针锋相对,但在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是彼此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期刊
在艺术圈渐感凉意的初秋时节,正逢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揭幕的周末,民生现代美术馆在时隔半年之后,再次推出了重量级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回顾性展览—耿建翌的个展“无知”!虽然民生系仍是较为保守地选择一些经典性的当代艺术家来做发掘和展示,但对于耿建翌作品的梳理则带有积极的开拓价值,个案的深挖,蕴含改写美术史的野心。  所谓以“无知”为题,显然来源于耿建翌作品极强的实验性和观念性,以“无知”带领“有识”,是耿
期刊
新疆是祖国西部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自古以来,这里多民族居住、多种宗教并存、文化一体多元,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交相辉映,赋予了新疆神奇而迷人的魅力。8月25日,中国·新疆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盛大开幕,乌鲁木齐成为继上海、深圳、北京、成都之后,国内第五个举办双年展的城市。“中国·新疆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
期刊
假如你是从百万人中精选出来的一个,那么相对于地球上68亿的人口来说,这意味着有将近7000人和你一样。如果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我们所处的星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不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有天文学家声称,宇宙是没有中心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彼此间并无太多差异。即使我们在自然属性上男女有别,但从整个社会角色的分工和职能运作等方面来看,性别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
期刊
空白空间新开幕的个展是年轻艺术家杨健名为“简单机械”的新作品的集结,是其最近三年来创作的一次检验。展览的作品都是比较小的装置,在开幕时还安排了两组现场的行为表演。这个展览虽然从作品形式上来看都是比较冰冷的机械构造,体量也都比较小,被布置在空间的各个角落里,但是艺术家最后要表达的中心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对消逝、破坏和被压抑的欲望的惯常化,以至人们置身于残酷之中却毫无意识的境地。  在展览开幕的行为表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