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要让学生能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即能轻松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能掌握到学习语文的方法,还能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价值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手段也日趋现代化。信息技术介入学校教育,为以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技术条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教师备课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搜集大量的课程资源,省时又省力
  我所在的学校,由于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老师常常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学生也只能通过教材学习语文,使语文与生活脱节。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平时学生很少见的、没有机会见到的、听到的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下载下来,课堂上供学生享受。比如备《名碑荟萃》这一篇文章时,以前我只能让学生自己看看课本上印的那几个模糊不清的碑文,爱好书法的学生根本无法看清每一个书法家的特点,尽管备课时我也找了一些字帖,可那毕竟是数量有限,我只能在讲台上容学生远远的一观,坐在一二排得学生很荣幸还能看一点,坐在后面的学生根本就看不见,只能看见老师拿得一本书在这儿摇晃。要是让大家相互传看的话,又没有那么多得时间。而运用信息技术,我可以就每一位著名书法家的碑文下载下来,课堂上将他们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出每一位书法家的特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仿写,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年级下册有一篇选读文章《中华第一龙》,虽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但是我们对龙这一艺术形象确实很陌生。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我总以为远古时代真的有龙这么神通广大的动物呢,那么这个动物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它会受每一个中国人的崇拜呢?在给学生上这一课之前,备课时,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这比我在各种文献资料上寻找信息轻松多了,而且在课堂上还能展示给学生一些非常直观的文字、音频、图像资料,课堂效果很好,也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这堂课既有水平又有深度!
  2.教师做课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融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利用信息技术,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综合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情感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信息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活动中掌握知识。
  3.利用信息技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可以为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
  古代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来记录和传播文字,可是不管怎样,还是不太方便,又很容易丢失。而现在有了网络,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麻烦。网络传递文字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无需像古人一样来建藏书室,花许多钱去费尽心机去寻找和购买自己心仪的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并且可以完全自主,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已成为现实。这对我们语文的学习极有好处,光是这样,也才是网络对学习语文的好处中的沧海一粟而已。学习知识,通常情况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学习语文,只能对着那一本本厚重而又呆板的线装书,说真的,一般人是提不起兴致来学的,就算学进去了,也很快就淡忘了,这样学习又有什么用呢?这时,我们就应该庆幸网络的发明,在网上学习知识、阅读文章,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许会欣赏到精彩的插画,甚至可能还有网友及专家的评论,如此有趣、新奇的阅读方式,难道还提不起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吗?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一单元时,教师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等资料;课中让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利用搜集的资料,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汉字的演变,使学生能对中国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喜爱中国汉字之心。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排版和粘贴,在电脑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网上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实语文学习还是有互动性的,而网络正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古代知识的交流,如果要有互动性,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有时你要请教的人也许身在远方,或是一些疑惑你身边的人都无法解决,那你只能闭门造车,得出的结论是对是错都无从知道。网络对语文学习的一点重要的好处就在于弥补这个缺陷,当你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有什么问题,老师不在身边,父母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跟各地的网友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发展认识能力。这两者是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体现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活、学习中将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将更加明显。人类未来的教育势必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网络系统为纽带的新型教育模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努力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求知欲望 积极情绪 学习兴趣 合作精神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
期刊
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认为,这是在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和识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和深思熟虑之后,对低年级识字教学作出的准确定位,也是对这十几年来识字教学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1.低年级识字与语言的发展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体系,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工具;而掌握语言则是人的发展的基本保证。语
期刊
【摘要】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落实,课堂提问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因为课堂提问是主要的课堂交流活动,是增强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和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掌握大量与新课程有关的教学策略,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倡以弘扬学生自主性为宗旨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教师 课堂提问 设计原则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
期刊
【摘要】 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  【关键词】 积极性 培养 课堂教学  数学教育的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就是文学的鉴赏,文学性在解读文本时不可或缺。可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要面对高考,高考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语文教学中怎样既要用文学的视角来解读文本,还要兼顾高考大纲体现教学的功利性,怎么保持两者的有效结合,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学性 功利性 有效结合  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文学作品,课本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那精彩的语句、幽深的情感、深邃的
期刊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1.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
期刊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文化修养、高科技水平、高管理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身为教师,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鼓励、启发、培养的角度出发。  1.给予自由空间,鼓励创造精神  所谓给予学生自由空间,其实就是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即为学
期刊
2012年云南省高考英语试题的题型结构与往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命题的原则变化不大,即重视基础,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当然试题难度有所提高。而对动词的考查力度则加大了。  今年的单项选择题更多地是在给足了语言环境的基础上让考生做出选择,但对动词考查力度加大了。如单选第3和第13题是对特定语言环境下对动词时态的考查,单选第7题是对动词 put 相关短语意义辨析,第8和12题是对非谓语动词用法考查,第10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尚未得到完全"燃烧"。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遏制了学生的个性才能。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文教育内涵  雅斯贝尔斯说
期刊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的概念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