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共同体建设:进程、态势与影响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gze263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计划自2003年10月正式提出以来,历时12年,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建立,这标志着东盟一体化进程全面进入东盟共同体阶段。衡量东盟共同体建设成效的并不应该只是完成比例的多少,而是东盟共同体是否具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能否为未来共同体的建设确立一个具体框架,而合作领域的深化和敏感议题的谈判则是后2015规划中将重点关注的领域。
  【关键词】东盟 共同体 政治 安全 经济 社会
  【中图分类号】 F114.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9.001
  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计划自2003年10月正式提出以来,历时12年,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建立,标志着东盟一体化进程全面进入东盟共同体阶段。东盟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12月颁布的《东盟愿景2020》,但愿景侧重于强调东盟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未来东盟共同体的憧憬,并没有明确共同体的具体内涵和实现路径。
  尽管东盟如期宣布建立东盟共同体,但根据其制定的未来发展规划,部分目标事实上已经顺延至后2015议程中继续推进。从东盟领导人会议开始有意淡化共同体建设的具体数据也可以看出,东盟共同体已经被东盟定义为一个进程性的目标,2015年底只是这个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非终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再来强调共同体的具体完成比率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本文认为真正衡量2015年底东盟共同体建设成效的并不是完成比例的多少,而是东盟共同体是否具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能否为未来共同体的建设确立一个具体框架,合作领域的深化和敏感议题的谈判则是后2015规划中将重点关注的领域。
  东盟共同体的特征分析
  集体共识下的东盟政治安全领域合作。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是东盟下一阶段政治和安全事务领域合作的总体框架和方向,旨在提升东盟在政治与安全领域的合作水平,确保成员国与域内外国家在一个较为公正和民主的和谐氛围中共生。对于东盟而言,出于安全目的的合作是必要的,其本质上是政治行为。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不同于任何形式的军事联盟,不会发展成为共同防卫条约和军事联盟。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东盟通过达成以“东盟方式”为特征的集体共识,来应对区域内部冲突,并以此促进本地区安全合作的发展。①即东盟并不是通过加强集体防护能力或建立地区联合军事力量来维护本地区的共同安全,而是通过内部协调,集体形成某一共识,对危及和平的行为进行规范,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第二,东盟的安全合作涉及对外关系,因此在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如处理与域外国家,特别是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东盟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原则——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身份平等、不干涉各国内部事务等,通过与域外国家展开对话合作的形式,扩展到整个东亚乃至亚太地区。例如东盟制定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并要求与东盟对话的合作伙伴都签署这两个条约,承诺遵守条约的原则。②也正是通过政治安全共同体的构建,东盟在尝试塑造出一个团结合作的地区组织形象,相比于单个成员国而言,一些关键领域的安全利益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作为共同体建设核心内容的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共同体在规划之初便确立了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这三大支柱,《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于2007年第13届东盟峰会上签署通过,另外两个则于2009年第14届峰会同时颁布。东盟没有同时颁布这三个共同体的蓝图规划,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相对于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合作领域,成员国更为关注经济层面的发展,经济合作本身也是东盟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就最初阶段的建设而言,在东盟自贸区十余年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基础上,经济共同体是三个支柱中相对容易推动的一个,见效也最快。东盟在共同体建设之初,将较多的资源用于开展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共同体蓝图在起步阶段顺利执行,有利于提升成员国对于最终建成东盟共同体的信心,反过来也有利于推进成员国在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
  为了更好的落实东盟共同体所规划的目标,东盟列定了17个核心要素以及176个优先发展领域。东盟还制定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确立了自2008年起的四个2年计划,明确了每一个领域的建设期限,并采用打分卡制度来监督东盟经济共同体计划的实施。从东盟为实现经济共同体蓝图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可以看出,东盟经济一体化已经从最初笼统的目标发展成了步骤、措施十分明确的战略。东盟对一体化建设做出了详细的时间框架规范,一方面深化和发展了既有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则对以往经济合作中遗漏或者忽视的领域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补充,使经济共同体作为东盟一体化的实现形式更具可操作性,也为未来东盟共同体的最终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旨在培养区域认同感的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东盟对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设计超出了以往东盟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范畴,其突出特征是不仅涉及传统的社会公平和文化认同议题,还纳入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内容,开始关注经济一体化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③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有社会责任感的共同体,并以此促进整个东盟地区的团结和统一。通过在本地区塑造一个共同身份,改善东盟人民的生活和福祉,来构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共享精神的包容和谐社会。④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具体建设任务包含六个方面:东盟人民发展;社会福利和保障;社会公平及公民权利;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构建东盟身份;缩小成员国发展差距。针对每一个建设任务下的战略目标,东盟总共制定了多达339个具体措施。
  东盟前任秘书长塞韦里诺认为,从培养东南亚地区认同感、构建区域意识和促进东盟人民相互理解的角度来考量,东盟共同体的核心应该是社会文化共同体。⑤东盟身份和东盟意识的形成将对东盟共同体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实质性作用: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有助于成员国接受共同规范、分享共同价值观,推动在安全领域的地区合作顺利开展;而互信互谅意识的培养,可以增加各国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信心,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也起到一个信号传递的作用,即东盟不仅仅只关注传统的政治、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同时对本地区人民的福祉、弱势群体的权益等议题也保持着极高关注度。   东盟共同体进程评估
  自共同体建设路线图宣言发布以来,目前既定目标东盟已基本完成。截止至2015年10月底,东盟已经完成路线图所规定的97%的工作量,其中政治安全、社会文化和经济等三大支柱预定目标的完成率分别达100%、100%和93%。⑥2015年11月,第27届东盟峰会通过了《关于建立东盟共同体的2015吉隆坡宣言》,决定于12月31日正式宣布建立东盟共同体,同时承诺在《东盟宪章》的约束下加强后2015的共同体建设。宣言强调了共同体的建立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助于维护本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和一体化水平,从而构造一个兼收并蓄、以人为本的社会。
  在构建互信中推动政治发展和安全合作。东盟在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最显著成就体现在人权的促进和保护方面。《东盟宪章》将人权以地区宪法的形式确立为东盟成员国的法律原则,2009年第15届峰会通过了《关于成立政府间人权委员会的华欣宣言》,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AICHR)机制正式启动,东盟将其成立视作共同体建设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⑦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制定了2010~2015年的五年人权工作计划,并着手于《东盟人权宣言(AHRD)》(以下简称《人权宣言》)的起草工作,最终于2012年金边峰会上签署通过。宣言从四个方面为东盟的人权合作构建了一个规范性的框架,即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发展权利;和平权利。⑧
  安全合作领域上,2003年《东盟协调一致第二宣言》首次明确提出东盟共同体愿景之时,东盟在安全合作领域可以遵循的章程文本限于《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以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安全对话机制也仅依托于1994年成立的东盟地区论坛(ARF)。⑨东盟在共同体的建设进程中对上述条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和补充,以推动这些宣言能够更有效的执行。作为安全共同体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成果,2006年5月东盟防长会议(ADMM)机制成立,成为讨论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平台。至此,东盟安全信心构建、预防冲突和防务合作机制主要依赖于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防长会议,前者作为东盟安全框架的核心,后者则是东盟最高防务机制。⑩东盟国防部长会议的召开便于各国防长就当前防务问题和安全威胁进行谈论并交换意见,增加成员国防务透明度和互信水平。为指导合作,东盟自2008年起每三年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合作和行动的重点领域包括加强区域防务与安全合作;加强现有合作,拓展防务与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加强与对话伙伴的联系;规范的塑造与分享。在东盟防长会议机制下,东盟创建维和中心网络,举办防务产业协作会,开展快速反应合作。
  在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东盟既为传统安全提供对话平台,也重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如反恐和灾难应对上的合作。反恐方面,东盟与所有对话伙伴国都发表了反恐合作的联合宣言,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2007年签署《东盟反恐公约》,为打击和预防恐怖主义提供了一个区域合作框架,其目的在于深化执法部门和其他权力机构之间的反恐合作。东盟还制定了打击跨国犯罪行动计划、无毒品联合宣言、打击走私人口公约等一系列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声明。
  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建设也离不开与域外国家和组织的互动,东盟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在东亚合作中的地位。东盟与外部的安全合作主要依托于东盟地区论坛(ARF)、东亚峰会(EAS)、“东盟 ”会议以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Plus)等机制来实现。其中ARF成员数已达27个,成为本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合作平台。论坛目前正处于开展预防性外交阶段,其标志是2011年7月签署通过了《东盟地区论坛预防外交工作计划》。?为支持共同体的建设,同时完善论坛的功能机制,ARF正倡导以行动为导向来检验预防性外交的成果,合作领域也正逐渐扩大并深化。另一方面,为继续深化与对话伙伴在安全和防务问题上的合作,东盟于2010年10月在越南河内成立了ADMM-Plus机制,开展海洋安全、反恐、人道主义援助与灾难应对、维和行动、军事医疗以及后来补充的人道主义排雷行动等五个方面的合作。
  作为进程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关于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总体建设情况,第27届东盟峰会的主席声明有意地淡化具体数据,一改历届主席声明中明确完成比率的惯例,仅用了接近完成(near completion)蓝图规划这样模糊的描述。这也在另一方面反映了东盟在推行经济共同体的过程中,在某些关键领域上进展的并不如预想的那样顺利。详细的数据则在峰会发布的《东盟经济共同体2015:进展与关键成果》中有所体现: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完成率为92.7%,在所有506项行动安排中完成了469项。?具体地,四个支柱中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的建设中完成了256项(总计277项),构建竞争力的经济区完成了154项(总计170项),其余两个支柱均实现了100%的建成率。
  关税消减方面,在《东盟商品贸易协定(ATIGA)》的框架下,东盟6个老成员国计划于2010年实现东盟内部贸易进口关税全免,CLMV新四国则被放宽至2015~2018年。2014年ATIGA平均税率已降至0.54%,而享受东盟最惠国待遇的域外国家所面临的税率则高达6.9%。截止到目前,东盟6国已取消了99.2%的区域内部货物进口关税,CLMV国家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90.86%。?仅关税消减本身并不会带来一个开放市场,为此东盟同时积极开展非关税领域的合作,具体地有实施便利的原产地认证措施,制定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建立东盟贸易信息库,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开发东盟单一窗口系统以及签署互认协议(MRAs)等。在东盟消减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努力下,2014年东盟内部贸易额相比于2007年增加了58.9%,稍快于外部贸易额的增长,但内部贸易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重仍维持在24.1%的较低水平。
  在消减货物贸易关税的同时,东盟也在不断加快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逐步取消服务贸易限制措施。东盟服务市场一体化是在《东盟服务贸易框架协议(AFAS)》下进行的,2014年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已经形成了第九个一揽子计划。目前,东盟至少有80个服务部门行业向外资开放,放宽了对外资股权的限制。到2015年前,东盟国家要达到至少70%的服务部门向外资开放。?在东盟不断放宽服务领域投资限制的努力下,东盟服务部门出口增长迅速,贸易赤字已从2005年的273亿美元减少至2014年的82亿。2013年东盟国家服务部门对实际产出的贡献接近一半,一些相对发达的成员国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达到了66.6%和55.2%。   投资自由化方面,2007年8月东盟投资区理事会(AIA Council)整合了1987年《东盟促进和保护投资协议》以及1998年《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为《东盟全面投资协议(ACIA)》。后者于2012年3月份正式生效,主要特征包含综合的投资自由化和促进条款;与东盟经济共同体相应的明确的投资自由化时间表;对在东盟投资设厂的外商独资企业以更大的优惠;保留了东盟投资区特惠安排;旨在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化、便利化、透明和竞争性的投资环境。?2014年东盟对ACIA做出了修订和补充,逐步放宽或取消了投资限制,主要涉及制造业、农业、渔业、林业、采矿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东盟投资区已有十余年的建设经验,在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上成就显著。2014年东盟地区外资流入占全球比重达到了11%,而2007年这一数值为5%。区域内部FDI流量占比也达到了17.9%,仅次于欧盟对本地区的投资。
  在融入全球经济方面,东盟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0年1月,以东盟为中心的五个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时启动。五个FTA包括了东亚峰会的16个初始成员国,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合作,东盟于2011年第19届峰会上提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计划,RCEP指导文件对其定位是现代化、综合性、高水平的互惠型经济合作,主要领域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竞争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等议题,水平将高于但不替代东盟现有的FTA,且保持开放性吸收其他愿意参加的国家加入谈判。?
  在培养东盟意识中强调人文关怀。社会文化共同体强调东盟身份的构建与认同,旨在提高东盟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自路线图宣言发布以来,东盟成员国不断在加强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以促进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如期完成。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贡献是促进东盟身份的构建和认同,主要的方式是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使民众特别是青年人了解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国情。具体的有:利用主流媒体,网络及新媒体作为东盟重要的沟通和互动工具,促进东盟意识的传播;把教育作为主要手段,以青年人为主要受众培养东盟身份认同意识,将东盟知识作为课程学习的一部分等。
  东盟在促进人类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于提高东盟人民的幸福感和个人发展的平等机会。为了提高成员国教育水平,东盟依托于现有的教育合作组织和网络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优势资源合作,一是依托成立于1965年的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东盟秘书处与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处通过召开会议,利用区域内外资源提升东盟教育水平。2011年,东盟推出《东盟教育五年规划(2011~2015)》指导成员国发展教育事业。二是依托东盟于1995年成立的东盟大学网络(AUN),AUN旨在通过促进优先发展领域的交流与研究,来加强东盟高校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推动各国科学家和学者之间的合作,促进地区专业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根据东盟发布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中期评估,东盟六国和CLMV国家的成人受教育的平均年限由2005年的7.5年和4.6年分别增加至2010年的8年和5年。青年识字率方面,东盟六国已接近100%,CLMV国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10年这一比例已达到92%。?人类发展指数(HDI)也显示东盟六国和CLMV国家间的人类发展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由2005年25%的差距减少至2010年的22.9%。
  2010年,东盟成立了促进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委员会,旨在维护妇女儿童的社会福利和平等发展机会。自委员会成立后,已多次召开会议落实2012~2016年东盟地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工作计划。东盟还继续加强对弱势及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第19届东盟峰会将2011~2020年宣布为东盟残疾人十年期,2010年东盟又设立了东盟儿童论坛。在环境保护方面,2015年第13次东盟环境部长会议在河内举行,会议对2012年第12次会议起东南亚地区环境领域的各项合作安排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共同体建成后东盟环境合作的建议和举措。第26届东盟峰会签署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应对灾害和气候变化的措施宣言》,对于促进本地区协调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后2015东盟共同体建设展望
  作为一个由东南亚中小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东盟在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创造性的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合作之路。东盟共同体自2003年正式提出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建设,已成功将东盟打造成为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但随着共同体建设的深入,东盟也面临着如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宗教文化差异性等等越来越突出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相应的成为共同体建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也直接关系着东盟共同体水平的高低。
  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首先,东盟国家除泰国外二战期间都曾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这些新兴的国家对于主权的诉求较为强烈。东盟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以不干涉内政为特征之一的东盟方式,使得当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在涉及主权问题时,无法形成实质性的突破。这也就导致了在东盟在多边层面的安全合作上,主要通过开展安全对话与合作论坛的形式,很难达成共同安全政策。?例如东盟2006年对于泰国军事政变的失声,侧面说明了东盟的这一合作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所能达到的高度。
  其次,由于历史经验的原因,东盟各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有所不同。成员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水平极不平衡,各国发展差距过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3年东盟成员国中人均GDP最高的是新加坡,达到了55182美元,最低的柬埔寨为1007美元。人均GDP差距约为55倍,远高于欧盟内部的15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5倍的差距水平。?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对东盟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完成率为92.7%,而最后一部分行动计划的落实将会面临较大的挑战,涉及到知识产权贸易保护、非关税贸易壁垒、劳动力自由流动以及统一东盟产品质量标准等议题,各国在这些深层次问题的分歧程度将对未来谈判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尽管多种关税已经大幅下调,但各国企业仍面临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困难。此外,东盟各国基础设施水平差异,增加了跨境货物运输的成本,弱化了成员国深化经济合作的动力。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联组会上,着重谈到尊重和重用知识分子的问题。广大知识分子在备受鼓舞的同时,又需冷静深入思索一些问题:何为知识分子?我认为,知识分子必须有脊梁,缺少脊梁的文人不配称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脊梁,一个知识分子不能挺直脊梁的社会,其整个民族的精神脊柱都必将是佝偻弯曲的。  古今中外,“舍生而取义”有脊梁的知识分子不胜枚举,成为人们敬仰崇拜的民族英雄,如屈原、文
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帷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  吴三桂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处事能力。他情商极高,善于感觉别人的情绪变化。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能赢得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永远成为人群的中心……虽然年纪轻轻,又是名门之后,可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一派和颜悦
人物名片  曾凤飞,民进会员。厦门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ZENGFENGFEI”(曾凤飞)品牌创始人、设计总监,厦门市拔尖人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时装艺术委员会委员,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唯一一个五届荣获年度“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称号的设计师,并荣获中国时装设计最高荣誉——“金顶奖”。2014年北京APEC峰会上,作为主创设计师为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设计非正式会议华服。 
【提案背景】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但宪法到底规定了哪些条文是和公民本人直接关联的,大部分人却并不知道。  【具体建议】  1.在中小学开设宪法知识专题课。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宪法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宪法教育的长效机制。让宪法精神烂熟于心,贯穿每个公民的一生。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范围,结合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进一步加大宪法教育力度
支部简介  民进湖南衡阳法律支部的前身为医卫法律支部,2011年12月22日,法律支部正式成立。现有会员22人。2012年12月底,支部主委吴永恒被评为2008-2012年度衡阳市十佳“优秀律师”。近年来,该支部先后获得“全市先进基层组织”、“全省组织建设先进基层组织”、“民进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民进湖南衡阳法律支部成立后,在民进衡阳市委会的领导与指导下,支部主委吴永恒带领全体律
从这一时刻起,民进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012年12月2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圆满闭幕。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民进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和《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由205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这是一次在中共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举行的大
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最近火了。该片对信访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都有一定的反映与反思。电影剧本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原著内容更加丰富,看得出作者对我国各级机关的运作下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功夫。  笔者认为,电影中的李雪莲不是潘金莲,但也绝非“窦娥”与“小白菜”。李雪莲与秦玉河的离婚从法律程序上讲,是“真离婚”,而不是她大肆宣扬的“假离婚”。李雪莲是心智正常的成年人,离婚是她完全知情且积极促成
龚刚,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学术总监、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扬州大学客席讲座教授。龚刚教授所倡的文学翻译“妙合论”以其“新性灵”诗歌创作(翻译)及批评实践为基础,整合中西诗学、译学资源,并以与之相符的理论话语言说方式阐发原文风格与译者个性、翻译过程与翻译境界、译文之形与神的两一关系,文学翻译诗性与哲性之间的張力因而体现。访谈以此为契机,旨在还原由“新性灵”诗学而翻译“妙合论”的思辨过程,进
政治思潮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社会各阶级的不同利益;显示着代表各阶级或集团的政党的政治思想、愿望和主张;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向。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历史冲突与现实矛盾叠加,原有的各类社会要素间的耦合与竞争关系发生了改变,美国国内的政治思潮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进入了转向的关键时期。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及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中的身份政治、认同政治的兴起更是这一转向的直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作为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具有其显著特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仅需要完善制度自身的实体规范和运行程序,还要夯实制度的文化基础,因为制度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制度选择文化,文化引导制度,制度与文化融合的必然联系,因此,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必须把握协商民主的特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公民文化、平等文化、参与文化和宽容文化。  一、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  协商民主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