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反复性脱位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反复性假体脱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对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仍较少,因此学术界针对并发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原因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影响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苏北人民医院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42例,依据术后2年内的脱位情况分为无脱位组(n=54)、单次脱位组(n=50)与反复脱位组(n=38).收集可能导致术后假体脱位及可能发展成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结论:①3组患者的性别、慢性病史、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早期脱位史、神经系统疾病史、股骨假体直径、髋臼外展角是否正常、股骨前倾角大小及是否正常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单次脱位组比较,反复脱位组患者发生早期脱位概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概率及前倾角异常比率明显升高(P<0.05),股骨头假体直径明显减小(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神经系统疾病史、早期脱位史、股骨前倾角是否正常及股骨头直径与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反复假体脱位具有相关性(P<0.05);④结果表明,患者高龄、首次脱位是否为早期脱位、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病变、股骨前倾角是否正常及股骨头直径大小可能是导致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反复性脱位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常由于其复杂的骨折类型及不满意的治疗结果,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常不明确.临床常用骨折分型各有侧重,给临床医生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骨折地图绘制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骨折地图研究越来越多.目的: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分析骨折线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其原始影像资料,在Mimics 17.0软件中重建骨折模型,在3-matic 9.0软件中将重建的骨折模型复位并拟合到标准模板,在标准模板上临摹并叠加全部骨折线,分析骨折线分布规律.结果 与结论:①
背景:钛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但其作为生物惰性材料缺乏骨诱导活性,易导致植入假体松动,因此有必要对钛植入体表面进行改性来增强其成骨活性.目的:利用溶胶凝胶法在钛表面制备钽功能涂层,并对涂层的理化性质及成骨性能进行表征.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医用钛片表面制备钽功能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评估钛片、钽片、钽涂层的表面亲水性.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钛片、钽片、钽涂层上,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细胞黏附形态,荧光染色观察材料表面
背景:研究已表明长期规律有氧运动不仅能降低血压,还具有改善高血压病理性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致心室重构的作用.目的:探讨游泳运动预处理对压力超负荷代偿期小鼠心肌凋亡与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六七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手术组、手术运动组.运动组和手术运动组小鼠进行4周的游泳运动(90 min/次,2次/d,7 d/周);在完成游泳运动后,手术组和手术运动组2组小鼠进行主动脉缩窄手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心肌重构模型,采用27G针头结扎,使主动脉缩窄70%以上;对照组小鼠进行假手术只穿线不
背景:髋臼杯覆盖率用于评估全髋关节置换术臼杯安放后的包容性与稳定性,而髋关节平片检查是一种普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或术后髋臼杯覆盖率评估的一项手段,不同透视角度可能影响髋臼杯覆盖率的测量与评估.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透视角度下髋臼杯覆盖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取3D打印合成的骨盆标本5个,通过打磨右侧髋臼安放直径52 mm的髋臼杯假体,以制备5个相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模型.将制备好的骨盆模型以右侧髋臼为中心固定于C型臂机下进行透视,通过旋转C型臂机,透视出右髋关节正位片,上15°,30°,45°轴位片
背景: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是较为广泛使用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之一,可以部分反映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特征.目的:利用MPTP诱导建立小鼠亚急性和慢性帕金森病模型,观察两种动物模型在行为学、组织病理学及相关蛋白水平变化上的异同及其与疾病临床症状的差异性.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亚急性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25 mg/kg,1次/d
背景: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可解决全身应用抗生素时引发的全毒性反应与短期局部注射抗生素半衰期短的问题.目的:制备盐酸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透明质酸[vaneomyeinhydroehlorid@poly(lactic acid glycolic acid)-chitosan-hyaluronic acid,VA@PLGA-CS-HA]复合缓释微球,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乳液法制备VA@PLGA-CS-HA复合缓释微球与未载药PLGA-CS-HA复合微球,其中载药微球中万古霉素的质量
背景:大鼠光化学栓塞模型可以良好地模拟缺血性卒中,具有损伤脑区特异性、高重复性及低死亡率等优势,但光源的选择及玫瑰红注射浓度等多个条件都会影响造模的结果,需要后期进行细致的评估来确定造模的成功.目的:建立稳定、不易自发恢复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探究卒中区域的病理变化及大鼠行为学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2只随机被分为假手术组6只、光化学栓塞组46只.光化学栓塞组取18只分别于大鼠股静脉注射20,40及80 mg/kg玫瑰红制作光化学栓塞模型,筛选出造模最佳的玫瑰红浓度;再对剩余28只大鼠进行光
背景:免疫排斥是组织和器官移植面临的巨大挑战,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为免疫排斥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目的:探讨去铁胺和干扰素γ对人牙髓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去铁胺、干扰素γ以及二者联合预处理人牙髓干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Q-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水平;预处理后的人牙髓干细胞与CFSE标记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建立小鼠异体皮肤移植模型,经尾静脉注射PBS或不
背景:细胞球三维培养模型在组织工程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但使用商品化超低吸附培养板进行细胞球培养的实验成本较高,因此需探寻一种细胞球成形的替代策略,推动细胞球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目的:采用琼脂糖和聚丙烯酸模具,并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细胞球三维培养模型,部分模拟细胞体内生存的微环境.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前体成骨细胞,依次使用明胶与海藻酸钠对小鼠前体成骨细胞进行层层自组装处理(层层自组装-小鼠前体成骨细胞),同时分别制备明胶包裹与海藻酸钠包裹的小鼠前体成骨细胞.分别制备琼脂糖凝胶涂层培养板与琼脂糖凝胶微孔板,观
背景: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L型”切口易发生皮瓣坏死等并发症,而撬拨复位后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以很好地避免此问题,但仍然缺乏内固定效果的评价.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2种固定方式的固定效果与力学稳定性.方法:筛选1名男性志愿者(25岁,身高175 cm,体质量75 kg),应用断层CT对胫骨中段至全足行全层连续扫描.通过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跟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分别行锁定钢板固定(锁定钢板组)及撬拨复位后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