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有效渗透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 ,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勇敢和顽强精神,以其聪明智慧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中华的文明。在新教育实施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应如何顺应潮流,深化改革,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文化素养、而且应包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比较薄弱。
  1 坚持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和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靠的就是这么一种精神和信念。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2 挖掘丰富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历史老师, 应该责无旁贷地挖掘教材,升华教材,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许多的薄弱中学,面临教学设备落后,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学生求知欲望不强,辍学打工潮的席卷……因此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了留住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就只有改变教学模式,紧紧吸引住学生是薄弱中学摆脱现状,获得发展的最佳捷径。因此,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并积极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薄弱中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
期刊
1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
期刊
【摘要】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时时含有教育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包含着数学知识。而幼儿由于年龄小,难于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数学概念,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从中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本文从(一)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二)生活化的教学游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能够接受、符合学生现状的原则,且提问的形式要科学合理,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要恰到好处,把握住一个“度”字。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评价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
期刊
【摘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或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引导。  【关键词】农村;教学理念;优化;组合  多年来,对如何搞好农村中学《思品》课教学工作这一重要课题一直为广大《思品》课教师所关注,争论不休,但均未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质量依然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统一,以单一的标准和内容去统一多样的学生,使我们成为同一模式的“标准件”,造成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只能按照课本或老师规定的答案去写,这种做法从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将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教材——学生“的单向传递,使课堂
期刊
近来,人们对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环境保护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人类命运的兴衰。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从娃娃抓起,使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启蒙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 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必须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生动形象的教育形式,切忌
期刊
1 现状分析  如果说教学是知识的咀嚼过程,那么作业就是对知识的消化过程,怎样使学生将知识消化吸收得更好,是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目前的现状。传统作业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习题形式单调、陈旧 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纬度多层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期刊
我从教三十多年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觉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教师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它在教和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多年的探索中,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1 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引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首先是学生要喜欢你,其次是要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程。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喜欢”呢?我
期刊
【摘要】所谓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语文课堂中,充分开发空白处这块“黄金地段”,有意识地在教材空白处设立“对话场”,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道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析,对文本的情境进行适当的表演,乃是放飞学生想象,开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