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数学新课改理念实践于教学过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内容上要求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教学过程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特别提出了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深入人心,在中学教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摒弃了传统的僵化的单调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教学理念,更具时代性,更符合青少年的教育成长需求,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学的改革重在于教学过程的改革,其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针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尝试把新课改理念实践于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学,满堂灌,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学习活动为中心,认真组织,精心设计,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由主角到配角,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索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获得进步。这些都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乐学,师生共同进步。
  二、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方法性很强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揭示数学的很多思想内涵,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数学知识的形成能展示数学的思想方法,只有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在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要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有时还要总结观点,发散思维。最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具体方法如下。
  1.设置探究性问题。
  在数学知识中,有很多定义、公式都是以结论的形式给出的。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结论变成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用解方程的方法,推导出求根公式,学生参与了思考过程,了解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及内在联系,既启迪了思维,又培养了探究能力。
  2.创设情境,展示知识发现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介绍知识背景,提出一些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在教学过程中折叠、演示边角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自制教具,再现结论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制教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总结观点。
  例如:在“平行教学”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制作三条两两相交的木条,课上让学生转动其中一根木条,观察角度变化对直线位置关系的影响,从而分析、得出结论。
  三、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仅靠教师讲述不能形成鲜明的形象,学生对这些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因而很难接受和掌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有很强的直观性,还有较强的互动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可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给学生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几何教学中的图形性质教学,在学习“平移”一节中,我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很直观形象地讲明梯形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记忆深刻。再如代数数学中的一些特殊数量关系的模拟,用多媒体教学更快捷、直观,教学效果良好。
  四、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针对新课改的目标,我更新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步骤:提问(老师)→讨论(学生)→看书(学生)→释疑(学生)→总结(老师)。
  1.提问:教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找出难点和疑点。
  3.看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一部分让学生理解,同时提出质疑的问题。
  4.释疑:教师组织学生集中提出质疑,组织学生分层次解决,让学生在互答中学习知识,弄清概念。
  5.总结:教师针对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学生释疑,巩固知识。
  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班级的整体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调整各个步骤,有的放矢,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不拘泥于形式,可谓教学相长。
  近年来,新的教学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成绩斐然。要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让他们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将数学运用于实践。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要醉心其中,不断修炼,唯有如此,教学才会达到一定的境界。
其他文献
期刊
针对拖线阵声呐反潜作战运用问题,分析了拖线阵声呐战术决策过程,提出了基于射线理论的主动拖线阵声呐搜索航线搜索效能统计模型.通过台湾以东海域主动拖线阵声呐声场仿真实
她还记得那次逃离爱情的旅程,带上与他相关的东西,其实就只剩那顶插着樱花的竹编帽以及右脚上缠绕的红线了。一个人开车从昆明出发,到口岸换了价值不菲的基普,初生牛犊不怕虎
摘 要: 试卷讲评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抓住典型,淡化教师“讲”,强化学生自主“学”,变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反思性的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互相补充,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教学 新型试卷讲评分析模式 个别辅导 教师反思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其效率高低与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否直接相关。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有助于
目的:探讨基于基础生活照料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90例作为实验样本,依照摸球法分成对照组
摘 要: 生物高考侧重考查能力,本文通过对一道高考题的分析,找出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并列举出一些思路方法。  关键词: 生物高考 数学思维 坐标曲线 自交 随机交配  遗传学高考题具有思维量大,增加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往往是生物高考题中的压轴题。只要仔细研究这类题目,就会发现这些题目综合考查了生物教学中所需培养的能力。笔者以2013年山东高考题选择题第6题为例,抛砖引玉,进行剖析,进而为生物教学中能力
5.12汶川大地震即将一周年,有些问题仍没进入世界、学界的研究视野,比如,地方广播电视应战灾难有何功能?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繁,这是很多地方广电媒体都会面对的问题。一
段建华生长在全国闻名的书法之乡——镇原.镇原是有名的文化大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人人爱书法,家家挂字画,练习书法、品评书法、收藏书法、礼赠书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高山流水”是真诚的友情;“舐犊情深”是本真的亲情;“落叶归根”是乡土之恋……“情”是生命之“真”,是爱、仁慈、悲悯……是生命之间相互维系的丝线,是生命源头的汩汩清泉。写文章要做到“感情真挚”,抒发真情实感,切忌矫揉造作。《庄子·渔父》载:“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  1.考点  《中考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的第三条
对于优秀的企业而言,增长是一种常态,不论顺势或逆势.rn在“中国渔药之乡”的临猗,有这么一位渔医,他从2014年至今共举办过5期全国渔医培训班,培训学员千余人,其中有180人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