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框架分析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n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框架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比较分析、实例分析等方法,以北京“7·21大暴雨”事件报道为例,论述了人民网与凤凰网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差异,以期提高新闻网站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从而加强舆论引导功能。
  [关键词]人民网;凤凰网;框架理论;重大突发事件;北京“7·21大暴雨”事件
  [中图分类号]TP39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38-03
  一、框架理论概述
  框架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框架理论被引入新闻学、传播学后,主要应用于新闻生产、媒体内容和媒体效果三个研究领域。
  著名传播学者潘忠党教授指出,框架是“一种建构、处理新闻话语的策略”及对“话语自身特性”的研究。美国学者加姆森将框架分为两类:一种是“界限”,选择重要的方面加以凸显,将不重要的排除在外,起到一定的“圈定”作用;另一种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架构”,即以独特的方式加以解释,使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二、研究对象及样本的选择与采集
  (一)媒体样本
  本文选择人民网和凤凰网这两个新闻网站作为媒体样本。人民网是《人民日报》社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凤凰网是凤凰卫视的官方网站,也是境外媒体控股的网站。而凤凰卫视是极少数几个获得中国大陆部分地区落地权的境外媒体之一。两种不同背景、不同生长环境的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会结合自身特点和报道准则做出判断。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报道同一事件中的异同,以期找到提升新闻网站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的方法。
  (二)事件样本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2012年7月21日的北京大暴雨事件。此事件发生在中国政治中心——首都北京。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报道直接体现出中国政府的工作能力以及媒体的反映能力。而作为新闻网站,能否在这一事件中做好报道,也是对他们自身的一次考验。
  (三)时间样本
  本文分别选择人民网与凤凰网在2012年7月21日~27日这七天的时间内的新闻报道。
  (四)新闻报道样本选择及取样方法
  在人民网中,通过在每日的“滚动新闻”条框中选出报道北京大暴雨事件的报道,然后一一进行记录与保存。在凤凰网中,通过在“凤凰网资讯——大陆”部分点击最新报道从而获取并选择关于北京大暴雨事件的报道。并且,在样本的采集过程中除去两部分新闻报道:一是重复的样本,即题目内容都一样的新闻报道;二是主观性相对比较强的社论、编者按和评论报道。最后,通过有选择性的筛选得出,人民网有569篇报道,凤凰网有531篇报道。
  (五)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实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人民网与凤凰网对北京“7·21大暴雨”事件报道的新闻进行统计、量化分析。通过设置类目的比较进行归类总结以及对两者标题文本、内容选择、报道数量等进行解读和分析。
  (六)比较类目设置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社会学家坦卡特设计出的11个框架列表: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图片说明、新闻导语、消息来源、引语的选择、引语的强调、文章所属系列的标识、数据和图表、文章的结论进行了选择与修改,形成适用于本文的框架列表。本文的框架列表为:媒介种类、每日报道趋势、新闻来源、报道主题、新闻报道倾向性。
  三、研究类目及分析
  (一)媒介种类
  笔者对凤凰网与人民网对北京“7·21大暴雨”事件的报道新闻来源种类进行统计分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凤凰网与人民网的新闻报道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与报纸,其中报纸最多。两者比较看重网络媒体与报纸媒体。究其原因在于网络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拥有时效性较强与信息量较多等特点,与各大新闻网站及其他媒介间的互用、链接也比较方便。而报纸媒介向来作风严谨、有深度、有思想,这也弥补了网络媒介之不足。
  此外,两个新闻来源的媒介种类中广播电视类与通讯社类的基本相同。原因在于广播电视媒介是通过声音或声画面的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传播,书面性的文字报道要少。凤凰网用到来自政府的新闻报道,而人民网没有。
  (二)报道趋势
  笔者在选定的样本时间内,分别对凤凰网与人民网的报道数量进行统计,以便直观地了解两者的新闻报道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民网与凤凰网在7月21日的报道数量基本相同,从7月22日以后的六天时间内,两者出现区别。其中人民网22日的报道量最多,之后有所下降。而凤凰网对于事件的报道最多的在22日与23日两天,以后有所下降。从总体趋势看,人民网的每日报道趋势纵向跨度比较大,有大起大落的感觉;凤凰网的每日报道趋势相对平均,大致呈现稳定变化趋势。
  每日报道数量的变化可以折射出两者对报道事件的态度及重视程度。比较而言,凤凰网处于比较专业的新闻媒体角度注重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注重事件的过程性。
  (注:对方网站指在人民网中的转载凤凰网的新闻,反之亦是如此)
  (三)新闻来源
  笔者对凤凰网与人民网报道事件的新闻来源进行统计,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运用的来自报纸与其他网络媒体的新闻较多。其中,人民网更注重原创,而凤凰网的原创数量相对较少。凤凰网转载来自人民网的报道较多,而人民网并无转载来自凤凰网的报道。
  (四) 报道主题
  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做出以下几个报道主题:其一,抗灾救援。如《小学生被困续:部分学生正在转移第二救援队出动》、《北京暴雨成灾600多救援车辆全部派出救援》。其二,损失损害。如《北京大雨致使农业经济损失4.5亿元》。其三,人员伤亡。如《房山区人员伤亡损失重大》、《北京暴雨死亡人数上升至37人》。其四,英雄典型。如《大雨中有大爱——救人殉职民警李方洪》、《暴雨中躺地通下水道环卫工回应称赞:是分内工作》。其五,官方回应(政府对灾情及暴雨情况的回应,发布的公告等)。如《北京市政府:严肃处理暴雨后擅贴罚单协管员》、《本市积极部署灾后防疫工作》。其六,专家解惑。如《专家解读北京暴雨成因建议排水能力标准提高》、《专家解读北京暴雨成因建议排水能力标准提高》。根据所划分主题,对两个网站各自报道的数量作了分析比较,如图4、图5、图6所示。   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人民网的报道中,英雄典型类的报道最多,占全部报道的28%;其次是灾情直击,占全部报道的20%。凤凰网的报道中,灾情直击报道最多,占全部报道的31%;其次是官方回应类报道,占到全部报道的17%;而英雄典型类报道居第三位,占全部报道的15%。从中可以得出,人民网与凤凰网都重视关于大暴雨灾情状况的报道,让人们充分了解此次灾情的相关情况,保证突发性灾难事件信息的全面性、公开性、持续性,以及尊重人民的知情权,也保证人们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的全方位了解。
  以图6为依据,对人民网与凤凰网两者不同报道主题的新闻报道所占的百分比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抗灾救援、损失损害、专家解惑这三个主题的报道所占比例相差较小,两者在这一方面采取了同样的对待态度,此部分在整个报道中处于次要方面。而关于人员伤亡类的报道,人民网的报道量是凤凰网报道量的两倍。另一方面,关于英雄典型类的报道,人民网也是凤凰网报道量的两倍,注重人员伤亡与英雄典型间关系的处理,使整体的报道架构趋于平衡。
  (五)报道倾向
  笔者对两家网站关于此事件报道的新闻倾向性进行统计,根据实际情况分为:
  其一,正面报道。以正面积极宣传为主,宣扬传统道德精神与表现人文关怀等。如《最后一名群众被救出,他永远留在了那里》、《暴雨中有一种精神叫坚守有一种感动叫互助》等。其二,负面报道。以质疑性的声音出现为标志,反映灾难的破坏性与灾难暴露的问题。如《北京召开7·21暴雨通报会发言人念到伤亡人数时改口》、《外地男子暴雨中救多人因无北京户口不能领物资》等。其三,中性报道。以陈述新闻事实为主,报道灾情状况。如《北京房山区河堤决口一村庄逾40人被困》、《北京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强降雨至凌晨2时减弱》等。如图7与图8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民网正面报道最多,占报道总数的40%;负面报道最少,占报道总数的26%。而凤凰网负面报道最多,占报道总数的42%;中性报道最少,占报道总数的20%。由此可见两者的报道倾向性,人民网倾向于正面的积极报道,而凤凰网倾向于负面的灾情呈现。两者分别通过自身所构建的框架或者报道基调来发挥新闻网站的引导作用,凸显事情不同的方面。
  四、研究结果
  (一)转载方面
  从新闻选择上可以看出,两家网站都注重同类网站新闻的转载,主动发挥自身新闻网站的优势,确保全面、持续地报道事件。在运用自身网络媒介的同时也弥补自身深度不够等缺点,转载报纸媒介所报道的新闻。由此可以看出,
  两者在大的方面拥有一致性,注重专业的新闻精神,关注新闻事件的重要参与者。
  比较而言,在新闻的转载选择上,人民网更注重自身的原创作品,发挥自身作为主流权威媒体的重要职责,做到引领其他媒体,代表政府声音;凤凰网选择来自人民网的报道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而人民网则没有。
  (二)报道基调
  从新闻的构建中可以看出,人民网以积极面对困难为主基调,以正面报道为主,如通过英雄典型类报道、抗灾救援类报道来解释和安抚人民。其报道的主题注重正面性引导,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以及质疑给予及时的澄清,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信息的公正、公开。凤凰网的负面报道或负面信息居多,以灾情状况为主要报道内容,试图找出大灾难中暴露的问题。
  (三)报道立场
  相比人民网官方的口吻和立场,凤凰网更注重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一切以人为本,着重关注灾民心理、灾区状况等方面。尽管在某些方面,人民网与凤凰网存在不同,但在大方向上还是一致的。
  五、新闻网站舆论引导方式思考
  如何加强新闻媒体尤其是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能力是当下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笔者做出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加强新闻客观表现,提升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以多元化表现真实性。在统计分析的新闻报道中,不论是人民网还是凤凰网,中性报道居中,处于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中间。追求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应更多地从中性的新闻报道中隐射出所要传播的信息和表达的内容。同时,加强多元化的新闻报道,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同样的事情,增加新闻的真实性与说服力。多元化的新闻报道包括新闻来源的多元化、新闻媒介的多元化、同一事件报道者的多元化等。在多元化的选择中借鉴,增强网站之间、媒介之间的互动,促进对重大突发事件。
  第二,保持新闻的权威性、平衡性、人文性。自媒体的产生,使一些非媒体专业人员成为意见领袖。有时会形成官方说法与公众自我得到的信息相矛盾的情况,公众会对事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因此,出现不同的 “声音”时,应以正确引导为主,对出现的偏差情况做及时准确的反馈和澄清。而在对大灾难的报道中,适当的人文关怀也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可以凸显出对灾民的安抚,表现对生命、个体的重视。
  现代传媒环境下,“一边倒”式的新闻报道格局已经打破。想要在自由性与开放性相对较大的网站中占据优势,并较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必须适应多元化的意见流和信息流,既注重引进的报道,也注重自身的新闻构建,最终实现比较全面的报道模式。这是从人民网与凤凰网对北京“7·21大暴雨”事件报道框架分析中得出的启示。
其他文献
段文杰对敦煌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敦煌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索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敦煌壁画临摹方面不仅个人成就卓著,而且开始了科学总结,为创建临摹学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掌门人,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近70年历史中,共有三位领导人,即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在全国的科研院所中是
期刊
芬兰湾醉人的黄昏  我是在秋高气爽的8月,从陆路由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乘车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上午出发,由于俄罗斯海关效率低下,通关十分缓慢,用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办完出关手续。到赫尔辛基吃过晚饭以后,已是夕阳西下了。  下榻的宾馆在郊区,七拐八绕,开进一片茂密的大森林。到宾馆以后,发现是一家森林式宾馆,全是原木搭建的木屋,自然纯朴,原生态,住腻了冷硬的钢筋混凝土鸽子笼,觉得很新鲜、很亲切,心中顿然
期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战略大转移,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经历十一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行军二万五千里。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早就在广泛流传,而且在1937年即通过美国记者埃·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而传于国外(见于该书第五编《长征》),很多的学者都谈过关于此诗的意义和艺术表现。  毛
期刊
[摘要]在甘肃永登连城镇牛站村流传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九天圣母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写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地方保护神的形象,表达出民众的英雄认同、和平愿望、价值追求,生动展示了口头叙事与村落信仰民俗的双向建构过程,满足了民众多方面的信仰需求,也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村落史的记忆过程。传说的文化功能与民众传承心理紧密胶合、互为支撑,在这个意义上,传说不仅仅是神圣性的,更是世俗性的,甚至带有某种些微的历史气
期刊
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段兼善先生遵从父亲遗愿,将他生前珍爱的各种图书和资料共2784册无偿捐赠给了敦煌研究院。这些图书资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学术遗产,也是他“情系敦煌”的又一真实写照。敦煌研究院领导对段先生捐赠图书的接受和入藏工作十分重视。从一开始的清点、接受到最后的分类、编目以至入藏、开放阅览,院领导全程关心、大力支持;具体承担任务的院信息资料中心的全体员工认真负责、通力合作,圆满地完成了这项
期刊
[摘要]小调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它所反映的集体式生产方式保留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为解决后现代文化危机打通了一条通道。嘉峪关民间小调的表演艺术具有委婉、明快、野艳、爽朗、粗犷等鲜明特色,这和河西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性格以及流行于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舞蹈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嘉峪关民间小调;民间艺术;文化建设;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甘肃省典藏古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古籍门类齐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其中列入国家善本目录的有书527种、7003册。为了更好地开展古籍普查工作,保护和利用馆藏古籍,可采取以下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古籍保护的投入;加大古籍普查的力度、重视古籍利用;加强馆员专业培训,加快引进专业人才;加快古籍数字化;借助校内科研机构整理古籍。  [关键词]古籍普查;古籍保护;西北师范大学
期刊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是一件珍贵的国宝级文物。这件符牌对认识和了解元代符牌制度、八思巴文文体和语言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符牌制度;八思巴文  [中图分类号]K87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34-02  元朝时期,中国版图空前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①成吉思汗
期刊
[摘要]有着近十年日本留学经历的作家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留日作品中对异国形象的个性化抒写,对于研究近现代留学生对祖国对异域的双重矛盾心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本文从郁达夫自身经历出发,结合社会现实和作品形象,研究一代留学生对祖国、对日本爱与怨的复杂心理。  [关键词]郁达夫;留日作品;爱与怨  [中图分类号]I20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
期刊
[摘要]麦兆辉、庄文强执导的电影《关云长》将关羽这一在历史长廊和文学画卷中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进行了重新塑造。纵观整部影片,其对关云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演绎并不尽如人意,存在母题与人物原型主题脱节、对人物原型的“颠覆”与“恶搞”等主要弊病。  [关键词]《关云长》;电影;人物形象;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J9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33-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