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所有英语教学流派,不难发现,它们都有其优点,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以辩证唯物的眼光去正确看待它们,既不要全盘否定某一种教学法,也不要盲目追求新兴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应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打造出适合自己的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翻译法 听说法 视听法
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语教师学习着、探索着,那是否意味着新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呢,只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就好了呢?我觉得不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理论和方法都有各自优点和不足,我们的态度应该保持中立,先认真研究和探讨每种教法,了解它们各自的强弱,然后再选择那些对我们有用的,屏蔽那些不符合我们学情、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坚持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传统的教学法和现代的教学法,并结合实际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体系。下面,我们来看看主要的几种英语教学法。
一、翻译法
翻译法也称语法翻译法,是近一百年前形成的。它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英语的一种方法。可以说翻译法的产生是英语教学发展的产物,因为当时社会需要大量能够掌握英语阅读能力的人,所以翻译法应运而生。
翻译法的特点:
①将语音、语法、词汇结合起来教学。
②强调阅读大量英文原著,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
③重视语法讲解。
④通过大量的翻译和写作练习,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⑤依赖学生的母语,翻译既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手段。
使用翻译法的课堂教学是比较好操作和控制的。教师只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就可以在课堂上从容地教授。另外,从英语教学的目的看,语法翻译法也有它一定的好处,首先,它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就不可小觑。其次,语法翻译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过程中要有大
量的词汇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具备了用英语流
畅表达的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学生说和读的能力。
但是,这种教法的弱点是:
①教师更多的在教授语言知识上下功夫,却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
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语音语调五花八门。
③容易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即依赖翻译来使用语言,如与外国人交谈或写作时,不是张不来口、下不来
笔,就是错误百出。
④翻译法的方式就是翻译、记忆、再翻译,方式和过程都比较单调,课堂气氛会比较沉闷,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
二、听说法
20世纪40至60年代,听说法在美国流行起来。据说当时二战爆发后,美国需要很多士兵出国应战,那么掌握所去国家的语言便成为当时训练的首要任务,所以政府聘请了许多外语方面的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了外语训练中心,来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听说法就此产生。听说法的理论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语言是结构模式的体系”,它的中心思想是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或结构为纲,主张先听后说,然后反复操练,直到最后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
听说法教学的特点:
①教师教学时的教材主要是对话,学生先听后说,读和写只是作为一种辅助。
②实践成为主要手段,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记忆、重复等练习。
③以句型为中心。
④不提倡用母语思维,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从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进程看,听说法首次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重视学生的听说训练,强调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
②有一套可操作的培养英语习惯的体系。
③运用现代化科教手段。
但听说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训练仍然无法摆脱机械式的影子,语法规则的指导作用被削弱;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真正的交际能力也没能得到培养;听说读写四个能力当中仍然是重听说轻读写。
三、视听法
20世纪50年代,视听法又叫情景法在法国诞生,它的教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新概念英语》。视听法可以说是听说法的延伸,它也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教手段,如幻灯机、录音机、录影机和投影仪等视听设备,让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充分调动感官,在他们觉得更加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它的中心思想也是通过情景操练句型,在情景中整体感知英语。
视听结合的方法可以说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形象思维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在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学习上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习惯。当然,视听法也有它的缺点,在教学中只允许学生使用目的语,完全排斥母语,不利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深层理解;另外,它强调整体认知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语言分析能力,读写训练也较少。
四、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亦是如此,21世纪初一些专家学者和教师开始引入国外的建构主义思想,试图结合二者作进一步完善,我们称之为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
它的教学模式主要如下:
支架式教学——教育者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在操作过程中通常运用化繁为简的原则,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从而引导学习者逐步深入学习。
抛锚式教学——教育者让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由于它更强调真实环境、真实事例、真实问题,因此抛锚式教学有时也会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每个人对于问题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教师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个教学板块、同一个教学内容,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要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呈现。换句话说,学生可以选择他喜欢的思维模式来进入相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也就从过去“设计怎样教”变为“设计学生怎样学”。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单一表演者”转变为“后台调度的导演”。在了解了建构主义理论后,将之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可以暂时将它的教学设计理念展示如下:
1.确定较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2.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
3.学习任务设计
(1)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设计有层次,譬如导入式、激励式、疏通式、推理式、探索式、归纳式等;(2)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设定的目标知识;(3)设计的问题没有限制条件,具备开放性,可以有多个答案又或者没有标准答案,重点不在答案而在于鼓励学生参与寻找答案的过程;(4)学习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不能超越太多也不要太浅显。
4.学习情景设计
(1)学习情景应趋向于真实,学习内容要丰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学习中完成任务,达到自我意义建构。
(2)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慎选相关的学习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情景创设。
(3)学习情景是用来帮助学生知识建构的外部条件,光有这个没有内在动力也无用,因此设计真正理想的学习情景还要考虑到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最终完成意义建构。
(4)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创设要相辅相成,通过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情景,但是又不能生搬硬套,最好是自然而然地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5.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和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可以说已经得到了普及,这也为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创造了必需的条件。教师为任务的完成选择建构资源,然后以视觉、听觉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在呈现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认识信息与任务完成间的关系。又或者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要提供一定的帮助或引导即可。
6.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与教学环境、空间环境、资源环境以及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协作小组的划分组建问题,通常情况下2~4人,还要考虑到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互搭的形式,要求教师能够保证和支持学生协作学习的效果。
7.管理与帮助设计
上好一节课,除了学生自身要素外,还包括教师、教材和教学设计等。所以建构主义倡导学生中心原则,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没有事干了,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在帮助学生意义建构上是不可或缺的促进者。
8.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建构主义评价中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确定评价的目标方面。如果学习是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那么还有谁比建构者本人更了解自己能更好地评价自己呢?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让学生使用自我分析和自我认知工具,譬如协作小组对个人的评价或者学生个人自我评价。评价内容通常围绕三个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时还要有人文关怀,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
9.提升练习设计
在评价过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一些练习,将书本知识和课堂技能训练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将课堂任务延伸到课外,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
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也是专家学者们研究流派,兼容教育思想的产物,虽然它还没有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但专家们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值得探讨的教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束语
回顾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史,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都不是建立在对前面理论的完全否定基础上的,我们的理论研究也好,或是课改实验,又或者个人教学风格的探索,都不应该孤立地看待英语教法流派,要运用辩证思维进行跨流派互补学习。通过学习、比较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把英语教学法和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相融合,才算是真正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裴光宇.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与辨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8).
[3]谷金枝.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0(4).
[4]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5).
[5]郭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翻译法 听说法 视听法
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语教师学习着、探索着,那是否意味着新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呢,只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就好了呢?我觉得不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理论和方法都有各自优点和不足,我们的态度应该保持中立,先认真研究和探讨每种教法,了解它们各自的强弱,然后再选择那些对我们有用的,屏蔽那些不符合我们学情、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坚持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传统的教学法和现代的教学法,并结合实际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体系。下面,我们来看看主要的几种英语教学法。
一、翻译法
翻译法也称语法翻译法,是近一百年前形成的。它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英语的一种方法。可以说翻译法的产生是英语教学发展的产物,因为当时社会需要大量能够掌握英语阅读能力的人,所以翻译法应运而生。
翻译法的特点:
①将语音、语法、词汇结合起来教学。
②强调阅读大量英文原著,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
③重视语法讲解。
④通过大量的翻译和写作练习,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⑤依赖学生的母语,翻译既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手段。
使用翻译法的课堂教学是比较好操作和控制的。教师只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就可以在课堂上从容地教授。另外,从英语教学的目的看,语法翻译法也有它一定的好处,首先,它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就不可小觑。其次,语法翻译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过程中要有大
量的词汇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具备了用英语流
畅表达的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学生说和读的能力。
但是,这种教法的弱点是:
①教师更多的在教授语言知识上下功夫,却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
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语音语调五花八门。
③容易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即依赖翻译来使用语言,如与外国人交谈或写作时,不是张不来口、下不来
笔,就是错误百出。
④翻译法的方式就是翻译、记忆、再翻译,方式和过程都比较单调,课堂气氛会比较沉闷,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
二、听说法
20世纪40至60年代,听说法在美国流行起来。据说当时二战爆发后,美国需要很多士兵出国应战,那么掌握所去国家的语言便成为当时训练的首要任务,所以政府聘请了许多外语方面的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了外语训练中心,来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听说法就此产生。听说法的理论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语言是结构模式的体系”,它的中心思想是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或结构为纲,主张先听后说,然后反复操练,直到最后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
听说法教学的特点:
①教师教学时的教材主要是对话,学生先听后说,读和写只是作为一种辅助。
②实践成为主要手段,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记忆、重复等练习。
③以句型为中心。
④不提倡用母语思维,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从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进程看,听说法首次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重视学生的听说训练,强调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
②有一套可操作的培养英语习惯的体系。
③运用现代化科教手段。
但听说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训练仍然无法摆脱机械式的影子,语法规则的指导作用被削弱;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真正的交际能力也没能得到培养;听说读写四个能力当中仍然是重听说轻读写。
三、视听法
20世纪50年代,视听法又叫情景法在法国诞生,它的教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新概念英语》。视听法可以说是听说法的延伸,它也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教手段,如幻灯机、录音机、录影机和投影仪等视听设备,让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充分调动感官,在他们觉得更加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它的中心思想也是通过情景操练句型,在情景中整体感知英语。
视听结合的方法可以说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形象思维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在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学习上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习惯。当然,视听法也有它的缺点,在教学中只允许学生使用目的语,完全排斥母语,不利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深层理解;另外,它强调整体认知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语言分析能力,读写训练也较少。
四、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亦是如此,21世纪初一些专家学者和教师开始引入国外的建构主义思想,试图结合二者作进一步完善,我们称之为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
它的教学模式主要如下:
支架式教学——教育者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在操作过程中通常运用化繁为简的原则,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从而引导学习者逐步深入学习。
抛锚式教学——教育者让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由于它更强调真实环境、真实事例、真实问题,因此抛锚式教学有时也会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每个人对于问题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教师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个教学板块、同一个教学内容,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要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呈现。换句话说,学生可以选择他喜欢的思维模式来进入相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也就从过去“设计怎样教”变为“设计学生怎样学”。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单一表演者”转变为“后台调度的导演”。在了解了建构主义理论后,将之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可以暂时将它的教学设计理念展示如下:
1.确定较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2.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
3.学习任务设计
(1)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设计有层次,譬如导入式、激励式、疏通式、推理式、探索式、归纳式等;(2)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设定的目标知识;(3)设计的问题没有限制条件,具备开放性,可以有多个答案又或者没有标准答案,重点不在答案而在于鼓励学生参与寻找答案的过程;(4)学习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不能超越太多也不要太浅显。
4.学习情景设计
(1)学习情景应趋向于真实,学习内容要丰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学习中完成任务,达到自我意义建构。
(2)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慎选相关的学习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情景创设。
(3)学习情景是用来帮助学生知识建构的外部条件,光有这个没有内在动力也无用,因此设计真正理想的学习情景还要考虑到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最终完成意义建构。
(4)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创设要相辅相成,通过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情景,但是又不能生搬硬套,最好是自然而然地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5.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和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可以说已经得到了普及,这也为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创造了必需的条件。教师为任务的完成选择建构资源,然后以视觉、听觉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在呈现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认识信息与任务完成间的关系。又或者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要提供一定的帮助或引导即可。
6.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与教学环境、空间环境、资源环境以及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协作小组的划分组建问题,通常情况下2~4人,还要考虑到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互搭的形式,要求教师能够保证和支持学生协作学习的效果。
7.管理与帮助设计
上好一节课,除了学生自身要素外,还包括教师、教材和教学设计等。所以建构主义倡导学生中心原则,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没有事干了,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在帮助学生意义建构上是不可或缺的促进者。
8.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建构主义评价中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确定评价的目标方面。如果学习是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那么还有谁比建构者本人更了解自己能更好地评价自己呢?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让学生使用自我分析和自我认知工具,譬如协作小组对个人的评价或者学生个人自我评价。评价内容通常围绕三个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时还要有人文关怀,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
9.提升练习设计
在评价过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一些练习,将书本知识和课堂技能训练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将课堂任务延伸到课外,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
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也是专家学者们研究流派,兼容教育思想的产物,虽然它还没有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但专家们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值得探讨的教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束语
回顾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史,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都不是建立在对前面理论的完全否定基础上的,我们的理论研究也好,或是课改实验,又或者个人教学风格的探索,都不应该孤立地看待英语教法流派,要运用辩证思维进行跨流派互补学习。通过学习、比较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把英语教学法和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相融合,才算是真正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裴光宇.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与辨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8).
[3]谷金枝.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0(4).
[4]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5).
[5]郭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