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从以前的“双基”为主转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并且增加了课外阅读量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从以前的“双基”为主转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并且增加了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从实际出发,对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英语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成为了学生最困惑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英语词汇积累不够,课外阅读量小,语言底蕴积累不够。会导致这些原因,其实并非与老师完全无关,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多数学生采用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汉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做法。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少,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习题中出现的文章,课外读物涉及的少。新教材在阅读量方面提高了要求:初中一年级课外阅读应达到4万词以上,二年级达到10万词以上,三年级达到15万词以上。仅局限于课本,难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因此,还要有效利用一切如报刊、音像、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等显性课程资源。
  二、课前精心准备,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效率,教师是课课精心准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每一篇文章题材不同,体裁各异,我们应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教法,有时候不一样的班级,不同的教师,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而现在,针对中学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材料的兴趣,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激情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美国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和美国乡村音乐的片段,使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的欲望。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感兴趣,阅读效果才会更佳。因此,在教课之前,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教好阅读课文的基础。
  三、掌握阅读方法,有效的进行阅读。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进行有效阅读。
  1.跳读、略读。熟练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读物内容和文体调整阅读速度,并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借助尽可能少的文字信息进行选择、推测和推理,必要时还可跳出读物客观地判断作者意图。这便是跳读和略读。跳读:把握关键词,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略读: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
  2.品读。分段品读,注意细节和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3.猜读。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有意义的环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了新词,新的语法,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四、加强培养阅读技巧训练课。
  我们可以经常性的进行阅读技巧训练,加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
  五、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初一的学生在阅读内容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选材上要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初二年级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等。阅读范围可侧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在继续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学生面对生词时的心态。初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上。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在注意广泛选材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解题方法的训练,继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态。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以上所谈到的一些教学策略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许多教学策略还留待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去挖掘和完善。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奎霞中学)
其他文献
2005年4月20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经多次协商,与中国银行无锡分行正式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银校合作协议,成为无锡市高职院校中首家开展国家助
为了使职业学校学生有自主择业、自我设计职业生涯的权利和生存发展能力,笔者在电气类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和社会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安全问题始终困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党和政府一贯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
在教育日益崇尚务实、回归本真的今天,写作教学所承担的使命也应与时俱进,工作事务、生活需求的写作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写作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宣泄、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鼓励学生有创意、有个性地表达内心世界。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是写人、记事、绘景,都须在文末升化主题,走歌颂祖国、热爱人民的“伪圣化”模式,缺少了理性的关怀,教师也一味地鼓励学生说“假、大、空”的话,使作文教学始终走不出“做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怎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笔者有感于语文教学中的"讲课"、"演课"与"评课",在此谈谈对
对力学中用来分析某点受力情况的“单元体”和表示一点应力状态的“单元体”,从概念上进行了区分和论述,并对二者的特点作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本质区别,提出了表示一点应力状
在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是一门学生比较难学的科目,数学后进生的人数比例比较大,给数学教学工作增添了不少阻力。面对后进学生,只有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数学的教学
【摘 要】正所谓生活即教育,高中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要想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需采取“生活化策略”。本文即对如何采取“生活化策略”,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对于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策略;情境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实际中学到物理知识,并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即物理一般来源于生活经验,最终在生活中得到检验。因而物理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
编辑部2005年通讯工作会议于8月4日至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分会领导、通讯工作组成员、会刊编辑部人员以及主办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的代表共17人出席了会议。会
2005年4月16日,德国法耳茨工商协会代表海德先生对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教学设备进行了实地考察,双方进行了合作洽谈。制订了合作初步意向:①由学院选拔教师,德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