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Jov2Qc88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我们的音乐教学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呢?下面笔者针对有效学习的再认识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学习现象,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看法。
  一、音乐课堂上有效学习的再认识
  有效学习的范围很广泛,这里所指的“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分如下几点:
  1.学习的内容应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能够引起他们直接需要与强烈兴趣的内容,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内容恰当,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
  2.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发育过程,放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上。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
  3.有效学习的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关注的不应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
  二、新课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出现的无效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在课堂上全面地落实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我们有时候还感到茫然和困惑,有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为了“赶时髦、走形式”,造成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无效学习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一新,教学情境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抽象的音乐变得生动形象。但有时往往物极必反。有的老师一上公开课就非得创设一个情境引入不可,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是不利的。
  2.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但现实中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指定学生回答时,还是喊声不断。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老师全然不顾。其实不管课堂是热烈还是沉闷,我们的眼光都不能仅仅放在课堂气氛上,我们的眼光应放在学生音乐情绪的表现上。一节课,学生热热闹闹,但却没有真正理解过,这应该不算一节好课;反之,就算这一节课比较沉闷,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这也算一节好课。
  3.课堂评价的偏差——“表扬”铺天盖地
  有的老师认为,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我们也要表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鼓励。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 “很好”进行笼统的评价。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
  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
  三、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
  1.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课堂上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教学《什么结子高又高》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谜语,生回答揭示谜底。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2.要有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要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还应当注重开展恰当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音乐情绪的想象。音乐活动要达到我们期望的良好效果,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精心选择恰当有效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也可以采用独立思考、相互议论、个人探究和对话交流等形式,使学生通过猜想、对话、倾听和互动,实现音乐活动的有效性,给我们以有益的借鉴。
  3.适时适度的评价方式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我们一定要避免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就会令人心中很是不安。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评价方式才是恰当有效的,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之,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有效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这与陶行知先生以整个生活为课程资源的课程观十分吻合,是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我们语文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应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多样化的语文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注重多种形式  语文作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力避单调重复,形式上以多样化的题型、多角度的考查,与听、说、读、写、演、画、做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
本文指出,以往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研究,存在着一个较普遍的方法论上的问题,即以现时代的哲学范畴和原理为模式,去理解和判定历史上各种观念、学说的性质归属,而古今思维方式所
现在,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校本教研,努力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但在校本教研的推进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形式的单一、教师参与的被动、活动的低效等。为此,我们努力另辟蹊径,另换一种视角和表现方式。在反复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实践了一个校本教研新途径——模拟课堂。  一、五个环节——优化“模拟课堂”的操作流程  在模拟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大体围绕“制订方案—模拟实践—优化模拟—回归课堂—反思重建”的过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合成控制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以来
文章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石油公司2003/2004两年的生产和经营数据,根据经济计量学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借助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确定所有变量的主
尽管“文革”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四人帮”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及其篡党夺权政治目的需要,使鲁迅研究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是坚持真理与正义的一批专家、学者,仍能顶住种种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语文是一种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老师只看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把“识字教学重点放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因此只有识字量大了,才有可
如何让每个学生从最近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如何让每个学生由情智的高峰享受精彩的人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思想精髓。而互助互动的学习策略,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由老师的“教堂”转向学生的“学堂”,催生更多的课堂精彩,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  拿破仑·希尔说:“人们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一次就有可能产生独自一人十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和联想。”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我们学生的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