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创者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力(1916年——1976年),原名高崇岳,“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任厂长。他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创者。
  郭力,原名高崇岳,生于1916年,祖籍河北沧州,从小跟随父亲在东北长大。
  1932年考入哈尔滨高等工业专科学校读书,进入高专的郭力积极参与进步学生运动,并于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与党失去联系的郭力回到河北老家,投身于老家河北的抗日斗争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重工业部设立汽车工业筹备组,1950年4月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上任后的郭力加紧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厂房的修复和修建,建立了培训干部的汽车工业学校。為了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加快工程进展,郭力多次向东北局和党中央请求调一位熟悉东北情况的干部来主持汽车厂的工作,后来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调饶斌来担任汽车厂的厂长,而郭力自己则退居二线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成就了一段让贤佳话。
  1954年,郭力带领500名实习生赴前苏联学习。在此期间,郭力接受一机部授权,代表中方审批了一汽的技术设计。回国后,郭力主抓汽车厂的生产准备工作,通过艰苦的努力,一汽的试生产一次成功,于1956年7月,推出了我国自制的解放牌汽车。
  1964年8月郭力奉调到北京一机部,负责在原汽车局的基础上筹办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他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主持起草了《汽车托拉斯的组建报告》,国家批准建立中国的汽车托拉斯,并将其命名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1965年1月,郭力被正式任命为一机部副部长兼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经理。其后,在试点的基础上,北京、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汽车分公司,到1965 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基本完成,形成了国家对汽车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集中管理的经济组织。全公司形成了75 家直属企业,长春、南京、北京、重庆等分公司,以及全国重点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协作和销售网络。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来临,中汽公司的一切工作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完全处于停顿状态,郭力成了造反派的重点批判对象,中汽公司也就顺理成章地自行消亡了。
  1976年2月,郭力因病去世,享年60岁。但是他对中国汽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却是难以磨灭的。
  (资料来源:《汽车人》)
其他文献
李攀龙在齐鲁文化的哺育下成长起来。其认识、观念在齐鲁文化的孵化下变成牢不可破的思想信念,并使他的诗歌带有明显地域性。这些诗篇大都与其生活的乡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刊
陈清泉(1937年1月14日——),福建省漳州市人。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研制出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创办了世界电动车协会,被誉为“电动车三贤士之一”和“亚洲电动车之父”。  1937年1月,陈清泉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马吉朗市,父亲是马吉朗市当地的华侨企业家,和当时其他较为富裕的印尼家庭一样,陈清泉从小就在多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1
在不同喷水条件下,测定了锥形喷嘴喷雾特性参数。同时测定了表面温度、水流密度、冷却水温、喷射距离和表面状态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传热系数与水流密度的关系式。
本文在Gleeble——1500动态热-力模拟实验机上,采用凝固法和加热法,对0.11%C钢在凝固后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有很大差异,确认凝固法研究钢的液
费迪南德·波尔舍(1875年9月3日-1951年1月30日),德国汽车工程师,保时捷公司创始入。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汽车。1875年9月3日,费迪南德·波尔舍出生在波西
"才子"说是金圣叹提出的重要论断。他从"立言"的角度将小说提高到与儒家经典同等的地位,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和鉴赏做出重要的贡献。在小说评点中,他高度重视作家的"才",并以之入手,在
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通过加大前挡风玻璃的倾斜角度等方法降低风阻、提高车速。总之,未来的汽车造型将更加平滑流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兰部研制的AER02002型未来小客车
本文对连铸坯连续矫直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连铸坯连续矫直曲线的微分方程,证明了文献的理想连续矫直曲线。并根据蠕变理论对坯壳横断面上的弯曲应力与变形速率的关系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