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出精彩无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说过:“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教学设计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听名师授课,每每会惊奇于设计之精心、引入之巧妙,更觉得导课是一种艺术。细细品味名师导课,现总结出以下“导课八法”与大家共享。
  
  一、情境导入法
  
  即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为数学素材,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以此建立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内容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并从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创设聪聪和明明秋游野餐的情境——铺在草地的桌布上摆放着4个苹果、2盒牛奶、一个蛋糕,引导学生帮助两个小朋友分一分这些食物。这个情境中既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又暗藏着认知冲突。学生先分苹果很快得出每人2个,再分牛奶得出每人一盒,最后分蛋糕得出每人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创设的情境不断地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问题的发展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从整数自然过渡到分数。
  
  二、谈话导入法
  
  即教师选定谈话的主题,以轻松的谈话拉开教学序幕,交流中或是唤醒学生对相应知识和经验的回忆,为新知的建立提供支撑,并引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探索,或是利用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展开交流,引入即将学习的内容。
  比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教师询问:“同学们,关于圆的知识你们都了解了哪些?”学生踊跃说出:“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并且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圆的半径和直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教师又问:“关于圆,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表达出自己想要了解的方面,如圆的周长怎么求、怎样求圆的面积等等。教师随即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圆的周长吧。”
  
  三、游戏导入法
  
  即教师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以游戏架构起数学问题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推理和交流,实现自主的发现。
  比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师以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扑克牌24点”游戏巧妙地引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扑克牌里的数学信息在一分钟内摆出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结果必须是24。展示算式时,教师让学生把组成的算式读给同学们听。当读出“13加上3乘2的积再加上5等于24”时,教师故作奇怪地问:“扑克牌里没有13呀,这个13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字母k就表示13,教师趁势巧妙引入新课:“扑克牌里的字母k可以表示13,也就是说字母可以表示数。”揭示课题,一蹴而就。
  
  四、故事导入法
  
  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故事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自然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比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守株待兔”的故事。学生认真看、仔细听,被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这时,教师巧拨学生思弦:“想一想,这个农夫天天等着捡兔子,结果会怎样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这个农夫可能会捡到兔子;有的说农夫天天等,可能会一只兔子都捡不到;有的说那只兔子是自己倒霉撞到树上的,这样幸运的事不可能会再发生,所以农夫一定捡不到兔子了……教师随后引出新课:“同学们有的认为农夫不可能捡到兔子,有的认为农夫可能会捡到兔子,但可能性非常小,看来事情的发生是有可能性的,且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可能性的问题。”
  
  五、以旧引新法
  
  即教师从数学本身内在的联系出发,在课始呈现与新学内容相关的已学知识,以此为生长点,促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合理猜想、自主验证,进而发现并建构新知。
  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师先出示习题:(1)7.8÷0.6○78÷6;(2)2/5=()/15=4/()。学生很快报出答案,并说出题(1)应用的是除法的商不变性质,题(2)应用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引导:“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其中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呢?同学们猜想一下,比可能会有什么性质?”学生大胆猜想出:比可能也有性质,比的性质可能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比值不变。教师随后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验证一下吧。”就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和探究的热情,主动开始了学习。
  
  六、设谜导入法
  
  即教师或是以新知的关键词为谜底,精心创作或挑选谜语,在课始组织学生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导入新课;或是创设谜题,巧布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比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教师出示谜语:“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掉一件衣,年底剩下一张皮。”引导学生猜谜底。当学生猜出是日历或年历后,教师的肯定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同时,更获得了探究新知的动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日历或年历中隐藏着很多时间的知识,想共同来研究它吗?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又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巧设悬念,让学生随意报出一个自然数,教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判断出该数能不能被3整除,其他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当学生发现老师的判断和计算机一样准确,甚至比计算机计算得还要快时,谜团占据了学生的心灵:“老师会有什么样的法宝呢?”这样,好奇心促使着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新知的学习,亲自去揭开谜底。
  
  七、操作导入法
  
  即教师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调动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操作中自然生成的丰富的研究素材,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发现暗藏的数学问题,进而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用小棒摆同一种图形,喜欢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由于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摆出的图形各种各样,有的摆房子,有的摆三角形,有的摆小树,有的摆五角星……教师提供较充足的时间,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摆出几个不同的图形。随后在汇报—共使用了多少根小棒时,教师巧妙引导:“用加法来计算小棒的根数有时太麻烦,有更好的方法使算式变得简单些吗?”这样,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计算小棒根数更简单的方法。
  又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教师先让学生在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出来,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去画一个三角形,使它有两个直角。这时,学生怎么画也无法得到这样的三角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心里充满了疑问。教师随后引导:“为什么三角形里不会有两个直角?这其中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刚刚画出的三角形来进行研究吧。”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实践操作探究之中。
  
  八、开门见山法
  
  即教师在课始直接揭示所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前状态,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及时地调整教学预案,并通过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
  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教师直接说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知识——百分数。你们听说过百分数吗?都在什么地方听说过?”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名人名言中有‘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常有人这样说:‘这件事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在鲜橙多的包装上,看到橙汁含量大于10%。”“常听爸爸说股票上涨了百分之几。”“体育老师常说我们班的达标率是百分之百。”……教师追问:“你们都了解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说说看。”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表达自己的理解,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唤醒并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其他文献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2020年全国宣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吗?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14.9万,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日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历时三个月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公益广告、培训讲座、娱乐
这是一位农村教师的随堂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一册“9加几”。这部分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知识,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位教师在新授阶段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  师:星期天,猴妈妈到山上摘了一些桃回来,正往盒子里装呢!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
画家简介:  许涵山,名元庆,号河东居士,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特聘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讲师,吉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河北东方学院客座教授等。近年来多次应邀在甘肃定西、广东湛江、山西晋城、吉林师范大学、河南长垣、北京、广东遂溪、高州、哈尔滨等地作专题讲座。作品被西泠印社
“往回跑”是一种智慧  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
17岁的少女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在学校过着轻松的学习生活,和同学友好相处,谈论相同的爱好……而17岁少女小丽却在精神病医院里接受治疗,过着灰色的青春岁月。个案  小丽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不理想,只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她很不满意,就不想读书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老是头痛,然后连续几个月失眠,而父母并没有在意她的变化,最后她只身去了深圳打工。就在几个月前,小丽打工所在的工厂打电话
基本信息  书名:《思维的锋刃》  作者:张炜  ISBN:978-7-5598-2743-2  装订:精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328页  定价:39.8元  开本:32开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文学创作,是一个民族固守灵魂、探求顽强生命力的重要方式,源远流长的民族写作习惯,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可谓是功不可没。而置身互联网时代,写作如何才能远离浮躁?张炜
画家简介:  刘廷龙,国家一级美术师,1962年生于新疆哈密,祖籍安徽怀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導师、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工程大学兼职教授。《春风借我意》《书法四屏1》《书法四屏2》  画之大者,品格为上,艺之真者,情怀第一。古人认为画为文之极,唯品格是其永恒的标准,而不是新与旧。今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且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它虽肉眼不可见,却在地球上存活了30多亿年,自从细胞诞生,它与病毒已经斗争了数十亿年……人类也在细胞与病毒的一次次战役中,进化着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强壮。  1.片名:《病毒为何致命》  首播时间:2010年1月  片长:51分钟  内容简介:2009年4月,一种神秘的、能带来死亡的物质让
开放性的教学指以知识为载体。以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种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开放性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充分地去实践和创新。那么,是不是只要有开放性的行为或设计就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呢?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