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玉器来“环绕”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璧
玉瑗
玉环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这首歌在20世纪50年代红遍了华夏大地,直到现在,那优美的旋律、歌词,依然陪伴着我们。这首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其中的“环绕”一词很常见,但你知道它其实和我们古代的圆形玉器密切相关吗?
  我国古代有各种不同的圆形且中间有孔的玉器。由于中间的圆孔在整个玉器中所占比例不同,因而它们的名称和作用也大不一样。

名气最大的玉璧


  古人规定“肉倍好谓之璧”,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将玉璧中孔的部分称为“好”,将玉璧的实体部分称为“肉”。“肉倍好”就是指玉璧实体部分的宽度是中间孔径的两倍。
  你知道吗?中国古代的铜钱也有“好”和“肉”之称。
  在距今5000多年的时候,中国就有了玉璧,最初可能是用来佩戴的,因此个头儿都比较小。到距今4000多年的时候,玉璧成为祭天的礼器,还是权力、财富的象征,于是玉璧逐渐增大,直径多在20厘米左右,最大的玉璧直径能达到40厘米。后来,玉璧成为国与国、人与人交往时的重要馈赠物和一些身份比较高贵者的随身佩戴物。
玉大璧 故宫博物院藏

知识速递


  说到玉璧,很容易让人想起“完璧归赵”的故事。战国时代的赵国国王得到了著名的和氏璧,强大的秦国国王想占有和氏璧,就假意用15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的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很快识破了秦国国王的阴谋,便有勇有谋地使和氏璧完整回到了赵国。
  不少人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或者是画有关这个故事的图画时,会把和氏璧说成或者画成圆形玉璧,这是完全错误的!和氏璧虽然被称作璧,但它并不是圆形的,而是一块较大的块状美玉。

能给人帮忙的玉瑗


  如果将玉璧的孔径加大,使其实体部分的宽度和孔径的比例成为1:2,也就是完全颠倒了玉璧的“肉倍好”的比例,这种器物就有了新名称,叫“玉瑗”。有意思的是,它的名字是“瑗”,与“援”谐音,它的用途还真有援助的意思。当有人需要他人帮助上台阶而又不方便直接用手去拉时,玉瑗就派上了用场。两人各抓握玉瑗的一端,一方用力就能把另一方拉上去,古人的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在考古发掘中,人们曾发现玉瑗出现在墓主人胳膊的位置,这说明它也是古人套在胳膊上的饰物。

玉環与玉玦,只差“一线天”


  如果圆形玉的实体宽度和孔径的比例为1:1,则被称为“玉环”。
  玉环既是装饰品,又被当作凭证。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一些地位高贵的人就会将几个玉环穿起来戴在脖子上或放在前胸作为显示身份地位的配饰。如果有官员受到惩罚,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当皇帝想再次任用此官员时,便会派人给那个官员送去玉环,表示要重新召回他予以任用。
龙纹玉环 山西博物院藏

  假如玉环的边缘有缺口,那它所蕴含的意义又不同了。
  秦朝灭亡以后,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咸阳城郊外的鸿门举行了一场宴会。在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曾三次向项羽举起一块有缺口的环形玉,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他举起的那种玉叫“玉玦(jué)”,范增是用玉玦示意项羽:一定要同刘邦断绝关系呀!
  玉玦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由于这个缺口使玉环断开了,于是玉玦被人们引申出“断绝”的意思,当一个人不想再与另一个人做朋友时,向对方出示一块玉玦就可以了。
龙形玉玦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你知道吗?还有一种叫玉珏(jué)的古老玉质装饰品也呈有缺口的环状,它在古代主要被用作耳饰和佩饰。玉珏和玉玦虽然读音相同,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玉珏常成双成对地出现,小的玉珏类似于今天的耳环;较大体积的玉珏则是人们随身佩戴的装饰品。玉玦只指一块有缺口的环形玉,通常为男子佩戴。
  玉璧、玉瑗、玉环都是圆形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在古人的观念中,它们有圆满、祥瑞的寓意。而玉环的“环”字,更被广泛用于圆形物体,例如门环、耳环、套环等,进而引申为动词“环绕”。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那你听说过历史上另一位女性领导者——辽国的萧太后吗?  在评书或者某些讲述杨家将故事的影视剧中,往往有这样一个经典桥段:有一位厉害的女性领导者,在两军对战中,派人摆下天门阵,阵内又设108个阵,让大宋的官兵吃尽了苦头,许多将士都命丧阵中,这位领导者就是辽国的萧太后。她屡次违背誓约,对大宋发动一次又一次战争,企图捞取更多的好处。尽管大宋一次次挫败辽国的进攻,
期刊
你知道花椒和胡椒有什么不一样吗?花椒和胡椒看似相同,味道和样子却都有差异,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花椒是国产的,而胡椒是外来的。  关于胡椒的产地,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胡椒产自西域,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齐民要术》中就将西域作为胡椒的产地;有的说胡椒产自印度,《后汉书》里有相关的记载;还有很多官方修订的史书认为胡椒产自波斯(今伊朗)……虽然关于产地的说法不一,但都说明了胡椒的确是外来的物种。  关
期刊
何祚庥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近年来一直对伪科学、邪教的口诛笔伐,上世纪90年代,何祚庥曾经和一些学者与当时最有名的气功大师张宝胜进行过面对面的较量,他们请来四个魔术师,东南西北在外面看张宝胜怎么做气功表演,结果张宝胜当场被揭穿。最后何祚庥他们写了一篇名为《张宝胜败走麦城记》长文。1994年,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点明要破除伪科学,气功才在讨伐下渐渐“偃旗息鼓”。  司马南
期刊
天津市 晚鹭(10岁)  爸爸告诉我,无论是历史、艺术方面的知識,还是科学技术、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我们都可以从博物馆中找到答案。每天爸爸开车送我上学,汽车上的雨刮器吸引了我,为什么它在下雨天时动一动,玻璃就干净了呢?它是怎么工作的呢?这也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答案吗?  当然可以,在天津科学技术馆里,有一组叫“精巧连杆”的展品,它们是由同—平面内的几根连杆组成的,叫平面连杆机构。  其中有个近似直线
期刊
你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画面:一位老者坐于桌前,桌上铺开一张白纸,老人手握毛笔写字,身旁的侍女或书童在砚台上缓缓研磨,漆黑油亮的墨汁就汩汩生出。看上去是不是很神奇?这砚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磨出墨汁呢?  砚是中国传统的研墨工具,虽然它看上去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兄弟中排行老四,但因为它质地坚硬,能传世百代而不毁,所以又有“‘四宝’砚为首”的说法。  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墨汁是由墨与水混合成
期刊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学习都是一件“苦差事”,同学们学习累了是不是会看看小说、玩玩游戏呢?这时候,没有时间观念、自觉性差的同学的家长有可能会大吼一声:“呔,想想你刚學完的故事‘头悬梁,锥刺股’,还不赶紧学习去!”哈哈,其实古代文人也并不都是夜以继日勤学苦读、一刻也不敢懈怠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玩具”,他们会在自己的书房里摆放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在休息时喝一杯清茶,再拿起心爱的物件欣赏把玩一番,也是
期刊
馆长推荐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用具,为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安徽是宣笔、徽墨、宣纸、歙(shè)砚的故乡,自古以“四宝”俱全著称于世。文房四宝作为安徽博物院的特色藏品之一,既展现出无数能工巧匠的创作智慧,更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情感志趣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徽博物院院长 胡敏谜语  一物也不大,  走路头朝下,  不读孔孟书,  光说文气话。  (猜一
期刊
宋代也有春節联欢晚会吗?不太严格地说,有的。因为按照惯例,那时的每年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不同于现在所说的阳历1月1日的元旦),朝廷都要举行国宴。参与宴会的有皇帝和文武百官,以及辽国、西夏、高丽、大理等派来的“贺正旦使”。席间,照例有教坊的伶人(演员)表演歌舞、百戏、杂剧等文娱节目。这一套在元旦国宴上表演的文娱节目,我们不妨称之为宋代的“春晚”。  宋代的“春晚”不但有文娱表演,还有节目主持人,或
期刊
宣笔的制作一向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而著称。据考证,只有采用成年雄兔脊背上那一小撮最有弹性的毛才能制成上等的宣笔,这样的毛笔才能达到“尖、齐、圆、健”的要求。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毛笔和名人大家的趣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做过一个梦,他在梦中看见一支巨大的毛笔飘在云海之中,笔尖上有鲜花盛开,非常美丽。他想要去触摸这支“生花”的妙笔,刚一碰到,一下子就醒了。
期刊
在现代社会,航空航天领域绝对算是“高精尖”科技的聚集地,而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也代表着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其中,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更是非比寻常,可以说,人类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进步密不可分,很多国家都将它比作“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国宝小档案  名字:云纹铜禁  出土地: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  现藏地:河南博物院  材质:青铜  年龄:2500多岁  有意思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