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iadufzx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氛围;教育
  平台;语文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63—01
  当今社会,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生存在各种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也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能完成的,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心理是前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带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诚的微笑、友善亲切的话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分析造成学习障碍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能力优劣悬殊,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往往更是缺乏自信。他们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害怕做作业。为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问题有深有浅,作业有易有难,任务有轻有重,难度有高有低。比如,课文学完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来设计安排作业,使他们都有作业并都能完成作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其能,特别是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还可以把本单元将要测验的内容告诉学困生,并告诉他们,老师将重点检查你们。我想,学生在课外一定会认真复习老师即将检查的知识,因为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二、搭建尽情宣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随时随地、及时地倾听学生的诉说。这时,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假如我是妈妈》《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抒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宣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感受,使自己的心态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通过阅读作文、日记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从而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性。
  三、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如,学习《校园里的画》,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学习《蜜蜂引路》,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学习《丰碑》,懂得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学习《放弃射门》,学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高尚体育精神等等,引导学生把这些人和事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是具体、明确,或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这些课文都渗透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关爱,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待人处事、与人交往的道德观念和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把握住这些文章的人文性质,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四、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我们学完《校园里的画》这篇课文之后,我设计了以“互信互爱”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让同学们看到了怎样才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矛盾,懂得了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从小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又如,我们学完课文《为了他的尊严》的主体课文后,我们开展了以“有志者事竟成”为主题的故事演讲比赛。同学们介绍了各自成长过程中高兴的、悲伤的、成功的、失败的事情,使学生认识到了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同样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自己努力,正视困难,再加上父母、老师、朋友的帮助,任何挫折都能战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编辑:郭裕嘉
其他文献
幼儿对世界的理解是其对环境主动探索的结果,它随着年龄而发展。幼儿在科学方面的智能也更多地基于真实世界的经验。由于幼儿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幼儿主要通过自身的感知、观察、操作等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不断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学习科学。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的科学探索活动旨在捕捉儿童辨别物体结构和模式,以及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兴趣的精彩瞬间。  一、播种惊奇的种子  1. 做一个善于发现
本文论述了轻工院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对文献资源共享的阻碍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摘要:《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初学者一般较难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材方面。本文就这三方面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化工原理;问题;策略    《化工原理》作为化工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可学生学下来感到非常吃力,花了很多工夫也不能很好把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
新课改之后,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很少注意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了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变得不会说话,甚至是不敢说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和众人面前。这些都有待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培养,特别是政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存在问题     随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许多学生变得
2017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地质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李昱岩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描绘龙江地质工作发展新蓝图》的讲话。
本文探求特定条件下,布鲁克斯曲线的应用意义及其对高校期刊订购的指导规律。
文章讨论了高校期刊区域网络联合建库的机构、协调及建立数据中心和数据处理等问题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试从七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 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那种“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自身须有一桶水”的陈旧观念已一去不复返,逐步建立起“教师自身拥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桶水”的新型的教学观念。而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的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使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甚至讨厌数学。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值得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通过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