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施工参数的确定及施工中振动影响问题

来源 :铁道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0年法国工程师梅那(Menard)首先创用强夯法加固地基的科学技术后,由于它具有工效高、工期短、节省三大材料、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但是,这项新的科学技术还未建立起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往往在施工前需要先进行强夯试夯,借以确定各项参数。为此给推广应用及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带来一定困难。1979年以来,太原工业大学地基基础教研组对强夯加固地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刊特邀请作者撰写了本文,供施工设计时参考。 Since 1970, when French engineer Menard first used dynamic compaction to reinforce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has receiv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for its high efficiency,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three material savings, and high economic efficiency. However, this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sound theoretical system, and often needs to be rammed for dynamic compaction prior to construction to determine various parameters. To this end to promote the use and access to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s have some difficulties. Since 1979, the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conducted systematic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of dynamic compaction and ground reinforcement,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is article has invited the author wrote this article, for construction design reference.
其他文献
1987年春节前后,政协经济建设组和科技组召开铁路现状与展望座谈会,有百余人次发言。大家讨论热烈,畅所欲言,比较集中地讨论到铁路建设规划及宏观控制的比例关系、方针政策
机车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清洁与除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现在在空气制动系统中,采用带空气干燥器的空气压缩设备日益增多。实践表明,对压缩空气不彻底除水,即使是使用铝管或
一只受伤的山雀跌落在草丛间。颇有“同病相怜”的作者同情地望着这只可怜的山雀试飞→伤痛→再试飞→再伤痛……积聚力量→再奋飞→飞上了向往的蓝天,迎着金色的阳光。不愧
期刊
联想质疑·讨论结论赵丰慧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转化过程;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思维从“发散”到“聚合”的转化过程。那么,如何围绕着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设疑激思,调
运用注意规律上好体育课固原回中姚奋兴怎样运用注意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好体育课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在设计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及运用
普通碳素钢材在大气中极易腐蚀,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一些欧洲国家很早就采用含铜或其他成分的钢材作机车车辆和房屋结构。三十年代,美国钢铁公司(USS)经过长期的试验后,大量
’95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太铁一中宋思远山西省19s5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经有关方面征求专家、教师、考生的反馈意见,反映是好的.大家认为,这份试题的命题思想明确,知识点考查
“块”是“一块土”吗?山东滨州地区教育局陈桂申作家秦牧在散文《土地》中引述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卫国时向地里干活的农民要食物吃,农民给他一块土的故事辗转表达对土地无限
通过对一起转3型转向架制动梁脱落事故的分析,指出转1~转4和转6型转向架制动梁吊座衬套,由于结构不良(按HT 52.940.01号图纸制),造成衬套移动后磨耗吊座体,使座体变薄而断裂。
对《思考》的思考──也谈“本质属性”与“根本任务”湖南常德市一中汤登仲《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见《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4期,以下简称《思考》)一文令人获益良多,但也有值得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