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教师节收到学生发给我致以节日问候的信息,我当老师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因为在这些学生短信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在学生成长中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我们教师的品格不是一时间能成就的,须慢慢养成。那么教师应怎样做到为人师表呢?
一、热爱学生是为人师表的前提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感到热爱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热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表现和家庭环境等等,我们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平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资料、个别学生谈心、班级日志、学生周记和平时观察等等各种途径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例如学生周记就是老师了解学生情况的很好途径之一。每周要求学生写周记,而且学生也喜欢把自己平时不敢说的心里话在周记里倾诉。所以对于学生周记老师都应认真批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热爱学生就要爱全体,要一视同仁。对于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优生或是差生,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去尊重、爱惜和教育的对象。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在《回到原点看人》的教育报告上也讲到,每个人都是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懂得去热爱和教育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但是当今有些老师常因自己班级上差生的成绩拖后腿,在公开或不公开的场合上埋怨学生甚至在语言上辱骂学生或做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这真是不该啊。要知道我们教育者要以人为本,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爱学生,这样我们才能自然而然更好地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当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有差异,而且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当要善于去观察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例如对于个别差生,可能就是在出生时因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发育得不那么好,导致后期教育的效果总是不那么理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一味去怪责学生的笨,而是要善待学生,不用以常人的标准来衡量其进步。即使是在你眼里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小的进步,我们都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促使其争取更大的进步。要知道差生的一个小小的进步是需要比常人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更值得我们老师去肯定和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处处细心去观察学生,不断发现他们的“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因为这些赞扬是我们班级上后进生积极向上的强大的动力。
二、教师要知人善教,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教育学生要倾心相助,引导生活,激发潜能,促进发展。像某些学生由于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兴趣、爱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偏离了中心。老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又能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例如在我班有个很喜欢追星的学生,爱模仿歌星唱歌,整天都是忙于抄歌,收集歌星的各种资料,无心向学。有一次我组织全班学唱英文歌曲,发觉她特别认真也很有兴趣去学唱,于是我就让她带唱。课后她主动找我练习英语语音,这时我选择了一些为练习某一音素、语法结构的歌曲,使其在学唱英语歌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英语语调、连音、失去爆破等语音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课后我组织英语协会,让她当英语活动小组的组长,带领其他同学开展英语歌唱和游戏等活动,使她的兴趣和特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后来她还在一次学校歌唱比赛中获奖了。由此可见,对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与爱好,教师是善用它、鼓励它;还是否定它、压制它?对学生将来的成才,影响是多么的大。
因此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闪耀出的智慧或特长的火花,我们教师要特别关怀爱护,并努力创造条件,精心培养,使他们发展成才。切不可凭单一的学习标准或教师的个人喜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横加指责,粗暴压制,从而扼杀了他们发展成才的可能性。作为一位懂得如何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全部潜力得以最大发挥,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老师,我们才能谓之为学生的良师。
三、教师要施教要严,言传身教
“严”是知人善教而行之有效的一条措施。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主张从严施教。要知道严是爱,松是害。放松要求,迁就学生,虽然可以暂时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但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不是荒废学业,浪费青春,就是行为不正,走上邪路。当然严格要求,不是强迫命令,而是严而有方,要注意把严与教育性、指导性和说服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首先自身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例如老师要求学生上早读课要早到课室读书,做到不迟到。作为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学生才衷心悦服,才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校读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句名言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正其身,如正人何。”正因老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平时需在各方面加强修养,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所以老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时时懂得自己有“以人塑人”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自身行为习惯上的修养。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即使你不在意曾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事,虽然早已被你淡忘,但若干年后,却还将一直影响着你的学生。可见,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育人。
为人师表就是知人善教,严于执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循循善诱,去教育、感染和影响我们的学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启聪学校)
一、热爱学生是为人师表的前提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感到热爱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热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表现和家庭环境等等,我们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平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资料、个别学生谈心、班级日志、学生周记和平时观察等等各种途径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例如学生周记就是老师了解学生情况的很好途径之一。每周要求学生写周记,而且学生也喜欢把自己平时不敢说的心里话在周记里倾诉。所以对于学生周记老师都应认真批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热爱学生就要爱全体,要一视同仁。对于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优生或是差生,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去尊重、爱惜和教育的对象。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在《回到原点看人》的教育报告上也讲到,每个人都是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懂得去热爱和教育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但是当今有些老师常因自己班级上差生的成绩拖后腿,在公开或不公开的场合上埋怨学生甚至在语言上辱骂学生或做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这真是不该啊。要知道我们教育者要以人为本,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爱学生,这样我们才能自然而然更好地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当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有差异,而且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当要善于去观察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例如对于个别差生,可能就是在出生时因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发育得不那么好,导致后期教育的效果总是不那么理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一味去怪责学生的笨,而是要善待学生,不用以常人的标准来衡量其进步。即使是在你眼里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小的进步,我们都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促使其争取更大的进步。要知道差生的一个小小的进步是需要比常人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更值得我们老师去肯定和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处处细心去观察学生,不断发现他们的“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因为这些赞扬是我们班级上后进生积极向上的强大的动力。
二、教师要知人善教,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教育学生要倾心相助,引导生活,激发潜能,促进发展。像某些学生由于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兴趣、爱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偏离了中心。老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又能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例如在我班有个很喜欢追星的学生,爱模仿歌星唱歌,整天都是忙于抄歌,收集歌星的各种资料,无心向学。有一次我组织全班学唱英文歌曲,发觉她特别认真也很有兴趣去学唱,于是我就让她带唱。课后她主动找我练习英语语音,这时我选择了一些为练习某一音素、语法结构的歌曲,使其在学唱英语歌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英语语调、连音、失去爆破等语音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课后我组织英语协会,让她当英语活动小组的组长,带领其他同学开展英语歌唱和游戏等活动,使她的兴趣和特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后来她还在一次学校歌唱比赛中获奖了。由此可见,对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与爱好,教师是善用它、鼓励它;还是否定它、压制它?对学生将来的成才,影响是多么的大。
因此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闪耀出的智慧或特长的火花,我们教师要特别关怀爱护,并努力创造条件,精心培养,使他们发展成才。切不可凭单一的学习标准或教师的个人喜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横加指责,粗暴压制,从而扼杀了他们发展成才的可能性。作为一位懂得如何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全部潜力得以最大发挥,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老师,我们才能谓之为学生的良师。
三、教师要施教要严,言传身教
“严”是知人善教而行之有效的一条措施。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主张从严施教。要知道严是爱,松是害。放松要求,迁就学生,虽然可以暂时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但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不是荒废学业,浪费青春,就是行为不正,走上邪路。当然严格要求,不是强迫命令,而是严而有方,要注意把严与教育性、指导性和说服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首先自身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例如老师要求学生上早读课要早到课室读书,做到不迟到。作为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学生才衷心悦服,才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校读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句名言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正其身,如正人何。”正因老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平时需在各方面加强修养,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所以老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时时懂得自己有“以人塑人”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自身行为习惯上的修养。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即使你不在意曾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事,虽然早已被你淡忘,但若干年后,却还将一直影响着你的学生。可见,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育人。
为人师表就是知人善教,严于执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循循善诱,去教育、感染和影响我们的学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启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