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力的调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人们的体力耗能将越来越低,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容易过度紧张。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职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从容应对社会的挑战。
  注意力不仅是一种学习上的能力,而且是一种心理品质。只有具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一心不二用的钻研精神,人才能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注意力品质的培养,关键取决于教育环境,所以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品质。体育课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由于学生活动的空间范围广,干扰因素多,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调节。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克服内外干扰
  教师要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注意的课堂教学氛围。体育课中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客观环境因素,如气候、场地、器材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处理,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要重视教学卫生要求,避免学生向阳、迎风上课,场地布局要合理,器材安放要得当。二是学生个体方面的因素,比如学生对所进行的身体练习积极性不高,情绪不好,疲劳或身体不适,等等。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在训练中科学地指导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鼓励,恰当、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到当前的练习上来,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练习要求,让学生时时刻刻感觉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三是教师本身方面的因素,比如教师缺乏威信,师生关系紧张,教法选用不当,等等。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修养,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心理品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顺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教育潮流,改变知识结构,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根据学生的特点用科学知识来充实教学内容,熟悉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育教学法;学习新课程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为职高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自己喜欢的健身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职高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因此高职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质和品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教师要从思想上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手段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教学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根据有意注意的特点,学生对学习目的越明确,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事物就越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样,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所进行的身体练习的目的越明确,就越能集中注意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每一单元、每一节课都要向学生讲明本单元、本节课的目的。有了目的,学生在练习时就有了动力,就能在练习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学生的各种注意的引起和维持,都是以一定的兴趣为条件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对所进行的身体练习愈感兴趣,他们对完成这一练习愈有信心和保持注意。所以要想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注意,教师就必须培养他们浓厚、持久的兴趣,这就要求教法生动活泼,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多样化。如果只靠教师的强迫和学生的应付训练,那么将会使学生毫无活力、毫无激情,失去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要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白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哪些作用。教师可通过传授健美知识,如跑步可以让身体的肌肉线条变得更加匀称,加强腿部力量,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让人变得更有活力,等等,让学生明白体育的健美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觉训练的良好习惯。其次,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采用风趣含蓄、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并根据课堂实际结合教材内容,穿插有趣的小故事,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另外可根据职高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采用竞赛性教学手段,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的形式,或者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等,使学生情绪高涨,使体育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将体育与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体育的娱乐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激发体育学习热情。
  四、使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学生对动作技能掌握的愈多,就愈能将注意集中于所进行的练习活动上,比如一个篮球运动员,当其控制球技术非常娴熟时,他就可以很少注意自己手上的球,而把注意分配到与同伴的战术配合上,这就涉及注意分配的问题。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但有时又需要一心二用。上例中的情况,显然对篮球运动这个项目是有利的,这就表明,当动作技术形成技能时,可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技术,形成技能技巧。职校生一毕业即走上一线工作岗位,因此,教师需适当安排一些挫折教育、逆境教育,让学生在磨难中受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品质、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注意力是意志力的表现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特别是自制力和自控力,也是组织好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未来职高体育教学向着多功能、多任务、多内容、多种授课方法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行为、心理、生理和社会能力要施加良好的影响,以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注意的规律,调节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急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观察补肾通络方能否有效预防EAE大鼠发病,探讨补肾通络方预防性治疗急性EAE大鼠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摘 要: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是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情感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又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对情感教学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 中职英语 情感教学 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程教学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
我国的基础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一直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徘徊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间。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重考分轻素质的现象尤为突出。在当今改革开放、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英语教学的内容、方式及教育思想应从提高学生的全体素质出发进行
摘 要: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体现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理念的主要运用依据。依据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理念要求,优化教学文本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渠道,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模块学习要求,优化教学基本单元,能够帮助学生在积累丰富的语言文本知识的基础上
《牛津初中英语》7A至9B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要达成说和写的输出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听和读的输入过程。因此,我将谈一谈自己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做法。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师要重视
高校校园文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下,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学发展存在文学作品发表率不高、社团影响力逐渐降低的问
目的从恶性肿瘤从痰论治的理论出发,通过观察生、法半夏水提取液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半夏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比较生半夏、法半夏在体外对K562细胞的作用差异,为我们用半夏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参考。方法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中医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认识,探讨肿瘤与痰证的关系,根据前人对肿瘤从痰论治的理论,讨论从痰论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理论依据和研究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此,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从其构成上看,它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
摘 要: 本文作者针对学生上体育课时的厌学、怕苦的现象,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引进选项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目的。  关键词: 中职体育教学 选项教学 课堂教学实践 效果 注意事项    我从事体育教学多年,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女生。学生从小学开始上体育课,到了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甚至于一部分学生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走进新课程呢?  一、正确理解《体育新课程标准》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即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生活与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