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朗读的作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ason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作用很大,朗读旨在通过让学生对语言文本的朗读并感知,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为提高他们的语感获知能力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教学中的朗读运用为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与知识技能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朗读 语文教学 基本能力
  语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靠平时阅读的积累而来的。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语言,是我们应该思索探究的永恒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朗读在整个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明确要求中学生的朗读应达到何种水平,但在现行的语文学科的考试中,却都没有对朗读能力的测验。特别进入职高以来,各门学科的开设再加之所学专业的要求,使得大多数的职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大大地减弱,甚至是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无所顾及,为了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们会重点抓看似可以立竿见影的词语、背诵、写作等,而忽视朗读这一项。
  在职高的教学中,往往专业课的学习占大多数的时间,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就很少被重视。没有了在初中时的晨读课,语文学科的学习仅是在课堂上的学习所得,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向多用在课文的理解与疏通上,朗读的时间自然就没有了。
  一、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去领会文章神韵,陶冶情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强调了语言对文章的重要作用。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强调了语言锤炼的艰辛。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在语言方面都经过千锤百炼。诗歌如“采菊東篱下,悠然见南山”,“红杏枝头春意闹”。散文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语言具有含蓄美和音乐美。小说方面,福楼拜认为:“无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要一个词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性质鲜明。”戏剧的语言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化。
  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语言用词追求立体感,分寸感,句式讲究节奏美,整齐美,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可以“一字传神”,甚至“不着一字,尽着风流”。 职业高中学生认为朗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实,他们不知道: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如果不读我们就品味不出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体会不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再现不出散文的意境美,展现不出戏剧角色的个性。
  二、教师要告戒职业高中的学生,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
  许多学生反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们说:老师,你授课时讲得太多了,太清楚了,而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又太少了。这样一味地把知识往我们头脑里灌,我们会因“积食”而“消化不良”的。这是众多家学生的心声。职业高中语文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去朗读,去思考,不然,课本中的精品就会寡然无味了。须知,光靠老师讲,学生思考,是培养不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高中阅读理解得分不多就是明证。我们不要忽视朗读理解文章的作用,而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职业高中学生的经常一般较差,语感也有一定的欠缺, 朗读,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语感。语感是指人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系统的感受能力,是一种心理行为能力。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旦形成较好的语感,那么对语言的学习就会有轻车熟路之感。正因为如此,现代神经语言学家华生指出:“所有的学习在于形成习惯,语言学习关键在于语感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缺少语感就永远谈不上掌握和精通。”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件至关重要但也很费心的事。其实朗读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方式,因为朗读是一种有声训练,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中,只有通过多读、熟读方可全面把握。充满感情的朗读就会使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尽可能地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从而使语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高。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罗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炼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言改通顺,流畅了。”叶圣陶先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改诗时,就采用“读”的方式,“读”的修改法使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音韵优美,雅俗共赏。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应用“读”这种方式修改作品成绩最为显著的是海明威。他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反复读了二百余遍,修改了二百余次,最后才付印。海明威就是用“读”的方法,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去刻画形象,用最乘法,炬的语言将作者,形象,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形成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
  由此可见,通过“读”来修改文章是行之有效的,职业高中虽然课业紧张,但每写一篇文章务求其精,“文章不厌百回读”,只有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语病,只有通过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言“心语”之语。
  总之,不难看出朗读在我们的语言教学中有着如此重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做到一个朗读的践行者,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职业高中学生的朗读,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也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更动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 周庆元著
  [2]《创造教育概论》 朱曦主编
  [3]《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李广 姜英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普及与应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得到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提出,给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大学体育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教学活动。以人为本思想,让大学体育教学具有了创新的思想基础,正视以人为本理论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做好体育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体育 教学
2014年,中国葡萄酒行业进入调整期,面对渠道疲软、产能过剩、产品高度同质化,一些葡萄酒厂、进口酒商推出各种创新的营销手法,进行自救、突围。比如,深圳志然酒业选择了“捆绑”客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动机,变“要求学生学”为“吸引学生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兴趣。加强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所获取充分的创新能力和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有所尽责,有所创造,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 培养 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学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
2014年,葡萄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产品、渠道、消费、模式都在重构。旧的平衡已经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建立。4年时间堆积的泡沫基本破裂,但行业还没见底。企业经过分化、淘汰、
在连续看了今年贵刊重头文章《大变局》(详见第12期)、《破局高端》(详见第20期)等文之后,非常赞同文章对“名酒必须走民酒路线”的观点,同时,我还认为白酒产业如此。酒类包装业亦如
【摘要】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善于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最终形成行为习惯,达到数学教学的最佳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博爱;尊重;意志  在人生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却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教学亦如此,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望、热情,在学习态度上则表现为积极主动,学习效果自然优良。数学
【摘要】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他的作品《老人与海》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广泛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抒发,不仅仅将老人、小孩赋予了很深的寓意,而且还对大海、鲨鱼、马林鱼、狮子等也赋予独特的含义,使《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体现与反应超出作品本身的内涵,因此,对作品中的人物等的象征艺术的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还能为我们了解2
米罗小班有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叫他“问题爸爸”呢?接下来让我娓娓道来。我是一名幼儿园的园长,管理幼儿园三年有余,每天面对天真烂漫的小朋友,每天也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当然也要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  一天下午,“问题爸爸”找到我: 园长,您好,我是Lucy的爸爸,有些事想和您聊一聊。一个礼貌的问候,让我对“问题爸爸”多了一些好感。“问题爸爸”详细的描述了宝贝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以及他自己的处理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抢救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的80例重症患者的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会采取医院内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