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个性化设计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汉语学科一样,阅读与写作是英语学科中的“一体两翼”现象。如果说阅读是“英语之根”,那么写作则是英语综合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集中性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中文思维方式的影响,儿童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不良运行状况。“蒙以养正,圣功也。”如何从根本上切实改变这种基本现状呢?在此,主要就英语写作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试简述一些策略性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个性教学;核心素养引领;设计与研究
   作为一门异域类语言学科,英语学科全部活动内容即“听、说、读、写、动(综合实践)”。如果说前三项属于以“吸纳”现象为主的前提和条件,那么“写与动”就是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上的综合性反映。尤其对英语写作来说,集中体现了词汇、语法和句型等知识技能的学用结合情况,是即时反馈教与学综合实践的“风向标”。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启蒙工程。在这一无可逆转的黄金时期,如何打赢儿童英语个性化写作教学的“第一场硬仗”呢?
   一、以情境教学为由,引领儿童逐步走向英语写作之路
   教从表象入手,学于直观感知。儿童往往通过使用“形象、色彩和声音”进行思维活动,且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体悟能力相对较低。正因如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或引入相应的活动情境,以此引领儿童仿作或创作,既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赢得事半功倍的实质性效果。以“水果”类作文教学为例。首先多媒体呈现组合水果图,如“banana”“pear”“apple”“tomatoes”等;教師通过“What do you like?”来引导小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水果进行回答:“I like to eat...?”在教师的“Why?”追问下,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样子、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回答。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把上述“问与答”内容真正地落笔成文。情境化作文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以读写互动为由,引领儿童逐步走向英语写作之路
   “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在阅读与写作活动之间,始终存在“深度融通、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只有把两者良好地互动起来,才能赢得“1 1>2”的实质性效益。语文学科活动如此,英语阅读与写作又何尝不是这种现象和道理呢?比如,苏教译林牛津版“5A Unit 1 The first day at school”,讲述了开学第一天所发生的内容。在课文阅读教学后,教师激励小学生通过多人小组合作形式,把自己在“The first day at school”里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内容,开展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启发与分享等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或个体进行或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形式进行读写互动下的“模仿写作”。
   三、以生活涵养为由,引领儿童逐步走向英语写作之路
   英语与生活同在,双方的外延永恒“相等”。尤其对英语学科活动来说,与汉语学科相比,无论在教学背景还是活动条件、语言环境上,不但狭窄且差距很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生活化”教学问题。只有把“听、说、读、写、动”自觉主动地投放到社会生活大背景下,才能在内外互动中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和学用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和儿童发展需要,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以此引领喜闻乐见的英文写作活动。如“My best friend”或“My family”还有“My hobby”等,这是学生非常熟悉且很感兴趣的生活性话题,教师以此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写作意识和行为,可收获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四、以情感体验为由,引领儿童逐步走向英语写作之路
   真正意义的学科活动尤其是深度学习,应同时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主体性特征、自主性特征和体验性特征。前者是必要前提,中间是重要基础,后者是实质过程。只有把学科活动建立在自主实践的“情感体验”基础上,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不断地求取“真知”,在学用结合中逐步学做“真人”。英语写作教学同样如此。比如,上述所说的情境教学、读写互动、生活涵养等,都应坚持做到让小学生“先做”,待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再进行相应地“后写”。就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来说,情感体验还集中体现在“评价环节”上。初稿出来后,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再通过学生互评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建立在情感体验上的写作与评价,能在熟能生巧中把儿童写作不断地引向深入。
   综上所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小学英语是一门启蒙教育学科,写作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活动内容。教师应在“大英语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心智发育和认知发展规律,在与时俱进中实事求是,在熟能生巧中厚积薄发,把儿童引向“善学乐作”的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石丽,翟晓梅,胡冰冰.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个性化写作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
   [2]郭丽清,朱晓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作文教学实践[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用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用古诗词渗透文化传承和创新教育,用名著阅读渗透文学审美教学,用问题教学法促进学生语文思維发展,用全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打造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纲领开展教学,再立足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兼顾小学生语文基础,制订开放式、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案。小
摘 要:校园足球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精神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足球。   关键词:校园足球;体育核心素养;价值研究   我国体育项目的教育改革中,重点关注校园足球的教学问题。我国相继颁发多项政策支持学校加强足球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水平。在多元化发展的现今社会,核心素养是重点教学内容[1]。   一、发展校园足球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摘 要:当今时代,社会和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全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学生不只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品质,以优秀的文化品格逐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该是所有教师聚焦关注的重点。围绕着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引领学
从当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自主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开展自主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综合发展,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有
摘 要:随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和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小学语文教育课堂的成功改革,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读图时代下,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图片的有效利用,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图片中获取真实性和可靠性较高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且通过图片的学习,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
摘 要:“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悄然成为当今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引领着众多教师在教育阵地中探索、实践。核心素养下有效地开展课堂深度学习,须领会深度学习的内涵、重要性,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与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注重对核心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强调对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行为和状态方面,它强调学习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很关键的内容,学生的习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灵活地应用各种方式来开展习作训练,并注重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兴趣;培养   小学生比较活泼,对很多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这也造成他们在语文学习时,经常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在习作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多样化
摘 要:群文阅读作为新型的阅读指导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拓展学生的文化和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科思维,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指导的目标要求。尝试分析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中年级;群文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学科教学活动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
摘 要:有效的阅读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更专注地投入学习中。因此,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有效阅读的过程中打开情感大门,学会独立思考,从而增长见识。就如何有效地对小学语文阅读展开有效性教学进行论述,探讨有效性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小学生教学的主科之一,其中的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因此老师在教学
摘 要: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很多学生感觉数学知识枯燥乏味,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核心素养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新课改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