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物理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e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本次课改的目的是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地发展。本文借用“功率”这节课论述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新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主体;高效课堂;自主认知;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1-0041-4
  金华市开展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研活动,活动的内容为 “功率”。全市各校派一位教师轮流展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笔者听后深受启发,现将其中精彩的部分呈现给大家。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新课引入的过程
  这一环节,多位教师采取了直接导入法,即回顾上一节“功”的概念及公式后进入新课。少部分教师采用PPT多媒体形式以图片展现:生动形象地说明做功有快慢之分,转而回顾上一节的内容进入新课。
  评析 直接导入法虽无科学性错误,但是平淡无味,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图片引入法,虽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学生主体参与程度较低,未能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和幸福感。
  深入的思考 能否设计一个精练的小实验导入新课,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既能打破常规的平淡导入过程,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设计 导课小实验:桌边放两桶水,请两位学生(男女各一)将水桶尽快地提到桌面上。
  师:同学们,在提水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呢?
  生:水量相同,水被提升的高度相同。
  生:水被提起所用的时间不同。
  师:做了相同的功,时间却不同,原来做功也是有快慢之分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吧!
  设计评析 通过这样精心设计的小实验导入新课,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功率”这个物理量的必要性,增加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成就感,从而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和幸福感。
  2 数理结合,活化思维——功率数学表达式得出的过程
  这一环节,多位教师通过讲解或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方式直接得出功率的表达式。少部分教师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功率的相关知识,再直接从数学的角度推导出功率的表达式。极少部分教师借用“速度”“加速度”这两个物理量,引导学生从类比的角度去思考并推导出功率的数学表达式。
  评析 依托教材的直接呈现方式,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P=■这个数学表达式。用类比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教学效果相对较好,但学生只能突兀地接受这样的类比过程和思维方式。
  深入的思考 用什么样的方式指引学生思维,使学生自主地得出功率的数学表达式,并在思考的道路上自行前进呢?
  教学设计 课前片段:教师带领数位本班学生开展一项体能测试,从一楼上升到四楼,并记录每位学生的质量和所用时间。制作表格,课上PPT呈现,如表1所示。
  表1 体能测试原始数据
  ■
  师:这是同学们昨天的数据,我们一起算出自己做功多少,已知层高3米。(最后全部呈现,如表2所示)
  表2 体能测试数据处理
  ■
  师:如何比较这三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呢?(已找出做功相同的三位同学,并标记出)
  生:他们的做功相同,比较所用时间。
  师:这三位又该如何比较呢?(已找出做功不同,时间也不同的三位同学,并标记出)
  生:把做的功除以所用时间,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师:做的功除以所用时间,再比较数值,也就是比较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我们引用“功率”这个物理量去描述,那么功率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P=■。功率描述的是做功的快慢,速度描述的是什么物理量的快慢?加速度描述的又是什么物理量的快慢呢?
  设计评析 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们的数据非常感兴趣,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简入深的挖掘和分析,引导学生自发的思考,并自己能够得出最后的数学表达式。
  3 辨析概念,升华思维——讲解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过程
  这一环节,多数教师轻描淡写地口述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定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少数教师补充讲解如何从平均功率过渡到瞬时功率。再附上相应的练习,巩固强化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评析 教师采用直接口述方式,对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发展不能起到强有力的冲击作用。
  深入的思考 能否将平均功率过渡到瞬时功率这个过程形象化或者量化?
  教学设计 如图1所示,某位同学用2 N的力推书,书静止在桌面上,它的质量为0.2 kg。试求:①2 s内推力的功率;②1 s内推力的功率。
  ■
  图1 情境图
  师:请两位同学告诉大家这两道小题的答案分别是多少。
  生:第一小题是20 W。
  生:第二小题是10 W。
  师:为什么答案会不同呢?
  生: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在变化的。
  师:那我们算出来的功率是该段时间的什么功率呢?
  生:平均功率(齐声说出)。
  师:那我们接下去再计算0.5 s内推力的功率是多少?
  生:5 W。
  师:答案依旧不同!如果我们接下去计算0.1 s内推力的功率,0.01 s内推力的功率,甚至0.001 s内推力的功率呢?这个时候,平均功率将非常非常接近该时刻的瞬时功率了。平均功率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个力做功功率的平均值,而瞬时功率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某个力做功的功率。
  设计评析 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引领着学生思维的活动,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平均功率过渡到瞬时功率的情景图。   4 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辨析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过程
  这一环节,多数教师先口述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定义,再通过PPT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但一般教师最多只能呈现出某机器铭牌的图片,并指出额定功率的大小。
  评析 教师采用PPT图片的形式虽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深入的思考 其实学生对这块内容并不难理解与掌握,因为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很贴近现实生活。可以实物形式或者视频形式呈现在课堂上。
  教学设计 播放一段汽车在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功率的视频,并突显出整个过程中的汽车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
  图2 P-t图像
  师: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生: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功率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随着实际情况在变化的。
  师:我们把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但它小于等于机器的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机器在正常工作中的最大功率,一般在机器的铭牌上面标出,如图3所示,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8 kW。
  ■
  图3 汽车铭牌
  设计评析 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物理量的变化过程,并设计将抽象的物理量定量化的环节,这样既促进了学生感性认知这个物理量,又使知识的学习过程充分地内化为自主认知过程,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实验操作,逻辑推理——对公式P=Fv理解的过程
  这一环节,多数教师先通过公式P=Fv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再例举说明与讲解。少数教师通过播放汽车保持功率不变爬坡的视频,呈现P=Fv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相应的习题,加强学生的理解与巩固。
  评析 物理课堂中,最生动、高效地传授知识的方式必定是实验。实验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最直接的物理情景,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等方面做出最直接的铺垫,使学生感受倍深。
  深入的思考 如果能采用新颖有趣的小实验开展这个环节,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
  教学设计 将实验仪器摆放于教室前,先介绍仪器,再开展实验过程,如图4、5、6所示。
  ■
  图4 实验整体图
  ■
  图5 方向控制盘 图6 功率控制键
  师:先将小车发动机的功率调节到一个适当值,使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并保持发动机的功率不变,让小车接着行驶到倾斜的轨道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发现小车有什么变化?
  生:小车在倾斜轨道上的速度明显小于在水平轨道上的速度。
  师:注意,在两个运动过程中小车的功率是保持不变的!小车上坡时,由于受力情况的变化,所需要的牵引力增加,小车的速度只能减小,正如我们所看见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经验的驾驶员通常采用换挡减小速度使得汽车爬坡成功。
  师: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可知P=Fv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评析 物理教学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利用实验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理解知识、总结规律,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6 体验过程,提升方法——课堂小结的过程
  这一环节,多数教师采取自我小结,少部分教师采取PPT简单框架式呈现。
  教学设计 教师让两位学生归纳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并再让二至三位学生加以补充和归纳。
  设计评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让学生总结学习的情况和感受,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梳理课堂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更有利于将学生的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任明.优质课比赛后的思考[J].中学物理,2014,32(2):23—24.(栏目编辑 罗琬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人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出发,以《力的合成》一节的探究性教学实践为例,从教学目标叙写、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发展评价四方面,阐述了基于学习过程如何凸显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体性;目标叙写;教学设计;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1-0016-3  人的发展是课堂文化建构的核
歷代文献典籍的记述表明,华胥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脉亲情。因此,华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提出编写多种类型的教材。在此方案的指导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长期采用“一纲多本”,该方式虽然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校对教材的需求,但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教材质量问题。统编本教材的编写有助于解决“一纲多本”下的教材质量问题。统编本教材是由教育部用时四年多统一编写的,过程非常复杂,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
摘要: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但现实的培养效果却不理想,因此,该专业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任务。该文对曲靖师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研究,剖析了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困惑,从培养目标入手,构建了该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对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系统开发方向;企业信息管理方向  中图
摘要:基于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本文报告了当前大学生的对就业的真实看法。研究将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分为就业方向、就业期望、就业信息需求和就业准备四个方向,通过数据进行了整体纵向分析;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及城镇生源三个方面进行了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展现了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调查;就业意向;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
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到大连旅游,第一次体验到被海浪拍在沙滩上的感觉。  阳光明媚,温度适宜,这是适合洗海澡的天气。我们一行人從大连市坐轻轨到金石滩去洗海澡,带着几分期待,我见到了蓝蓝的大海。  换好泳装,拿好泳圈,我和妈妈牵着手试着往海里走,看着海里玩得兴奋的人群,我也急于投入到这种快乐中。趁我没注意,一个大浪涌了过来,我没站稳,一下子被拍倒在海滩上。这对我这个旱鸭子来说可是不好受,海水冲进嘴里、
我家阳台种有很多种植物。但是,我最喜欢的是玫瑰花。  这是我妈妈从“拼多多”买回来的。刚收到包裹,我迫不及待地把包装袋打开,咦?怎么一片叶子都没有?只有光秃秃的枝干。我问妈妈:“这就是玫瑰花吗?一点儿也不好看!”妈妈说:“这只是玫瑰花的花苗,要想它开出美麗的花,还需要把它种在花盆里细心呵护。”听了妈妈的话,我只好半信半疑地把它种在花盆里,每天给它浇水、松土、施肥,对它说:“小玫瑰呀小玫瑰,你快点儿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可以针对某个特定内容进行讲授,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等,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AE影视后期《图片特效制作》将微课用于学生的课前学习和突破重难点知识,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AE图片特效制作的基本流程,学会色相、饱和度、亮度、噪波等要素的特效处理技巧。  关键词:微课;图片特效;影视后期;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
十年前,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之旅……  我是个好奇的女孩,又大又圆的眼睛最先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我经常瞪大眼睛看世界,真希望给两个眼珠装上收放自如的弹簧啊!四岁那年观看世博会,我不仅了解了各地的风俗,还看到了未来世界的神奇。从那以后,我便成了博物馆、展览馆的常客,增长了不少见识。等我会独立看书时,我的眼睛变成了一条自由穿梭的小鱼,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啊游,怎么也不肯停下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