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力感知技术指导下心房内消融的在体研究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利用猪(Cedars-Sinai心脏研究所动物中心)在体右心房射频消融实验,确定心房内消融时不同能量设置下安全有效的导管组织接触力(CF)。

方法

利用盐水灌注CF感知导管,分别以20 W或30 W射频能量输出40 s,在6只实验用猪的在体右心房内不同位点进行射频消融。记录分析导管CF、局部双极电压、导管组织接触面阻抗以及射频所致损伤特征。

结果

40次射频能量释放被分为4组,1组:20 W/CF 10(7~12)g,n=11;2组:20 W/CF 20(15~22)g,n=7;3组:30 W/CF 9(7~11)g,n=11;4组:30 W/CF 19(16~33)g,n=11。高温致射频释放自动中止现象发生5次(3组内1次;4组内4次)。尸检确认无效消融(无肉眼可见性损伤)位点5处(1组内2处;3组内3处)。剩余30处消融位点均为透壁性损伤(中位数心房壁厚度,1组:2.5 mm;2组:2.0 mm;3组:3.0 mm;4组:2.5 mm)。各消融位点局部双极电压与心房壁厚度线性相关(r=0.40,P<0.05),与局部CF不相关。不同组间射频消融时的局部双极电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69.7%±18.0%;2组:53.6%±25.3%,3组:46.8%±28.9%,4组:71.3%±23.7%,P>0.05)。1组与2组之间阻抗下降值或最大心外膜损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12.4±11.0)Ω,(4.2±0.9)mm;2组:(17.6±15.7)Ω,(4.1±0.9)mm;P>0.05]。3组阻抗下降值或最大心外膜损伤直径与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20.7±13.3)Ω,(4.4±0.8)mm;4组:(32.7±12.4)Ω,(5.3±0.8)mm;P>0.05]。4组阻抗下降值及最大心外膜损伤直径显著大于1组和2组(P<0.05)。CF变异性对射频消融有效性及安全性无影响。

结论

30 W结合较大CF(>15 g)可产生最有效损伤,但高温风险较大。较低CF(≈10 g)是无效消融的主要原因。设置40 s放电时间,20 W/20 g可能是产生安全有效消融损伤的合理参数组合。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对典型逆钟向心房扑动(房扑)左右心房的电解剖标测,阐明其房扑波的产生机制及右心房游离壁电压与房扑波终末部分形态的关系。方法入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4年2月35例典型逆钟向房扑患者,按照是否进行了双心房标测分为2组。第1组患者均无右心房游离壁的手术瘢痕,进行了左右心房的双心房标测,第2组患者按照有无右心房游离壁瘢痕分为2a和2b亚组,只进行了右心房的激动标测。所有患
期刊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和信使RNA(mRNAs),并对其进行初步阐述。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应用芯片技术检测南通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3例AF患者心房组织和3例正常对照心房组织的lncRNAs和mRNAs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生物学途径分析(pathwa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单纯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导线拔除术后48 h再植入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因单纯起搏器囊袋感染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起搏器依赖患者80例,其中术前和术后血培养均为阴性者60例纳入本研究。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起搏器囊袋局部清创及导线拔除术。术中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保留至再植入术后即刻移除。根据术后再植入时间,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导线拔除术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的一线疗法,由于存在较强程度的疼痛,因而需要清醒镇静( conscious sedation)、深度镇静( deep sedation)、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等不同措施辅助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旨在对不同镇静和麻醉方式对射频导管消融操作、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