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年是社会的有生力量,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可塑性很强。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很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络 青年 思想政治工作
1当代青年精神世界出现的新特点
1.1价值取向上的务实性
在现实生活中,青年更加看重实际行动,而非空喊口号,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有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并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青年自主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传统文化对青年的教育是要求其顺从,而现在的青年更加强调自主。
1.2意识上的自我性与情绪上的冲动性
当代青年注重自我,讲究独立个性,但不少人却对国情知之甚少,不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很好的结合起来,强烈的个人价值意识与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使得一些人迷茫、彷徨、失落、不安,而在人们眼里青年又总是人类的希望,时代的“宠儿”,不少青年特别是独生子女总有一种脱离实际的优越感。
1.3思维上的求异性
青年人喜欢从相反的方向或对立的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讨厌常规的思考模式,特别注意和欣赏思路和结论的新颖性,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喜欢从抽象的感知和主观善良愿望出发,忽视政治立场和思考结果的正确性,因此,一些偏激、脱离实际的东西也很容易被接受。
2网络化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手段的影响
2.1通过科教影视作品来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视听语言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渗透到文字语言曾经涉足的各文化领域,成为人类的又一重要信息传播媒介。影视文化以其视听直观性、传播的迅捷性、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等特点,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主体形态,成为了亿万观众获取知识和信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源泉。利用科教作品的特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和重视。通过播放爱国影片并进行相应的影评,在青年心中形成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互联网的出现较大的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当代青年的自主意识得到强化,从心底里要求人格和地位的平等,希望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得到尊重。教育手段从过去单一的命令、说教,转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被动接受到现在的双向交流、主动获取,通过双向互动的引导方式来调动广大青年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律、自我调整将错误的思想消除在萌芽之中,达到慎独的境界。并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责任感得到极大的唤醒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性对当代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而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2.3网络化增强了青年交往行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青年人具有一种思维开阔,勇于创新的优点。信息量巨大而且门类繁杂就为广大青年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资源。首先,信息全球化条件下的各种社会力量均在互联网上有所突显,各种思潮滚滚而来,在种种新思想的包围下,广大青年就会不断地接收各种观点,然后进行融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这种自主性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所无法实现的;其次,互联网给予广大网民提供了许多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网站的规划、建设,论坛的管理、交流,一些平时生活中无法倾诉表达的观点都可以得到尽情的释放,青年人的个性越来越强烈;再次,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网民的交流通常是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互相不知道对方得到真实身份,网民可以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国籍、信仰等因素进行联系,消除了熟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些顾虑,这种交往方式使网民的自主性显得更加突出。
3网络化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与对策
3.1强化青年当代的价值观教育
在教育内容上要大力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保障社会的安定局面,都必然要把能代表本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并加以倡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青年。让广大青年都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更好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抑制网络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网络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3.2构建网上虚拟社区论坛,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网上虚拟社区论坛是通过网络技术,提供多种交流方式的系统或者系统集合。在BBS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虚拟社区,以共同的目标和兴趣为纽带,将身处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网上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虚拟的共同生活,扩大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其优势在于在线交互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随时随地都可以登陆网站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充分利用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在这种空间中进行交流,可以摆脱面对面交流时的拘谨,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逐渐成为现代年青人较为钟情的交流沟通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抓住青年这一心理,主动构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用正确舆论引导青年学员来共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长期场所。
3.3提高政工干部网络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政工干部要掌握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理论和操作,切实具备信息搜集、信息提纯、信息加工、信息决策以及信息管理能力。要有效的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针对当代青年心理的特点,把工作深入到青年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他们思想、性格、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要努力把工作做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考虑周全;要针对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增多的实际,强化分析调研的能力;要善于和人进行交流,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强辨别信息真伪,利用说服力强、影响面大的典型事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 青年 思想政治工作
1当代青年精神世界出现的新特点
1.1价值取向上的务实性
在现实生活中,青年更加看重实际行动,而非空喊口号,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有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并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青年自主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传统文化对青年的教育是要求其顺从,而现在的青年更加强调自主。
1.2意识上的自我性与情绪上的冲动性
当代青年注重自我,讲究独立个性,但不少人却对国情知之甚少,不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很好的结合起来,强烈的个人价值意识与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使得一些人迷茫、彷徨、失落、不安,而在人们眼里青年又总是人类的希望,时代的“宠儿”,不少青年特别是独生子女总有一种脱离实际的优越感。
1.3思维上的求异性
青年人喜欢从相反的方向或对立的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讨厌常规的思考模式,特别注意和欣赏思路和结论的新颖性,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喜欢从抽象的感知和主观善良愿望出发,忽视政治立场和思考结果的正确性,因此,一些偏激、脱离实际的东西也很容易被接受。
2网络化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手段的影响
2.1通过科教影视作品来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视听语言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渗透到文字语言曾经涉足的各文化领域,成为人类的又一重要信息传播媒介。影视文化以其视听直观性、传播的迅捷性、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等特点,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主体形态,成为了亿万观众获取知识和信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源泉。利用科教作品的特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和重视。通过播放爱国影片并进行相应的影评,在青年心中形成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互联网的出现较大的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当代青年的自主意识得到强化,从心底里要求人格和地位的平等,希望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得到尊重。教育手段从过去单一的命令、说教,转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被动接受到现在的双向交流、主动获取,通过双向互动的引导方式来调动广大青年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律、自我调整将错误的思想消除在萌芽之中,达到慎独的境界。并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责任感得到极大的唤醒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性对当代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而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2.3网络化增强了青年交往行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青年人具有一种思维开阔,勇于创新的优点。信息量巨大而且门类繁杂就为广大青年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资源。首先,信息全球化条件下的各种社会力量均在互联网上有所突显,各种思潮滚滚而来,在种种新思想的包围下,广大青年就会不断地接收各种观点,然后进行融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这种自主性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所无法实现的;其次,互联网给予广大网民提供了许多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网站的规划、建设,论坛的管理、交流,一些平时生活中无法倾诉表达的观点都可以得到尽情的释放,青年人的个性越来越强烈;再次,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网民的交流通常是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互相不知道对方得到真实身份,网民可以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国籍、信仰等因素进行联系,消除了熟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些顾虑,这种交往方式使网民的自主性显得更加突出。
3网络化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与对策
3.1强化青年当代的价值观教育
在教育内容上要大力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保障社会的安定局面,都必然要把能代表本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并加以倡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青年。让广大青年都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更好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抑制网络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网络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3.2构建网上虚拟社区论坛,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网上虚拟社区论坛是通过网络技术,提供多种交流方式的系统或者系统集合。在BBS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虚拟社区,以共同的目标和兴趣为纽带,将身处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网上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虚拟的共同生活,扩大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其优势在于在线交互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随时随地都可以登陆网站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充分利用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在这种空间中进行交流,可以摆脱面对面交流时的拘谨,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逐渐成为现代年青人较为钟情的交流沟通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抓住青年这一心理,主动构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用正确舆论引导青年学员来共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长期场所。
3.3提高政工干部网络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政工干部要掌握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理论和操作,切实具备信息搜集、信息提纯、信息加工、信息决策以及信息管理能力。要有效的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针对当代青年心理的特点,把工作深入到青年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他们思想、性格、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要努力把工作做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考虑周全;要针对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增多的实际,强化分析调研的能力;要善于和人进行交流,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强辨别信息真伪,利用说服力强、影响面大的典型事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