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初探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讨论了现时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在充分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职 学生特点 德育工作
  
  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新形势的迫切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大学生的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学生德育教育既面临着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1、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特点,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和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问题。
  1.1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
  目前高职院校除三年制高职生外还有五年制高职生,中专生等各类学生,群体间或个体差异性都很大。由于入学门槛不高,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法制和纪律观念不强;缺乏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因素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
  1.2高职院校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高职教育往往过多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且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新生事物,各学校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但当前学生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倾向严重,缺乏理想信念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德育教育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
  1.3德育课实效性较差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仍然以传授为主,过分强调课程的知识传承,忽视了德育课对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作用,过分重视知识的完整性而忽视了与实际生话的联系,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记忆,而忽视学生的主动交流、参与、合作等其他形式的学习。说教式的方法令学生厌烦,照本宣科、泛泛而谈,使得教学效果差。
  1.4德育教育工作者工作理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德育教育停留在传统做法上或一定的经验范围内,在教育理念、方法上更新速度滞后,造成了德育教育工作被动,缺乏感染力、号召力,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2、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对策
  实现德育创新和持续发展,必须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德育途径,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体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2.1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按一定的师生比,配备专职辅导员,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培训,教育引导辅导员、班主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入学生德育教育的崇高事业,并要求他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当之无愧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制定和完善辅导员工作条例,使辅导员工作逐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2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变“说教式”、“灌输式”为“渗透式”。
  “两课”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要求的体现,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强有力阵地,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但目前“两课”教学现状并不使人乐观,学生普遍对“两课”不感兴趣,老师讲着没劲,学生听着费劲。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两课”应该变“说教式”、“灌输式”为“渗透式”,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从远处着眼,从现实人手,把大理论寓于小活动中,增强德育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学生的接受性。在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发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平等地对待他们,让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去接受教育
  在实践中育人,并纳入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长效机制。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德育教育要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和淳厚的民风,接受崇高道德情操的熏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提高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4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把高校德育的要求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同时还要把高校德育要求渗透到其它科学文化课的学习之中,启发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重视道德的力量对于人们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提高人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与个人健康成才的统一,不断增强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调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并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德育教育资源,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2.5加强组织领导,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机制保障
  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6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开设选修课、个别谈心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配备专兼职心理指导教师,提供必要场地和经费,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总结
  新的时代,新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德育教育要随之发展进步,就必须不断地调整教育内容,探求可行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实际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高职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会随着职业教育的进步而产生新的飞跃,但现时的高职德育教育工作仍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为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永清.试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
  [2]程毓.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6).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要求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1。当前,企业的管理方式进入人本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也是如火如荼,但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自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凝练企业文化理念,培育企业精神;提升企业文化自觉意识,构建企业创新文化与学习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等方式切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自觉
【摘要】流动性管理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人行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对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某政策性银行省分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研究方法,找出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流动性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流动性管理 头寸 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流动性管理作为银行资产与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银行的生命线,其管理能力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银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应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指定高年资、高职称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操作,记
期刊
期刊
【摘要】针对我国城市群物流的发展特点,构建出能够表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指标体系;以2003~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样本,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测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研究指标具有共性,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 城市群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
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正确对待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过去我们党处理群体性事件进行历史考察,总结历史经验,这对新时期我们党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50年代中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探索  从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半年间,受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影响,我国发生数十起罢工、请愿事件。面对复杂的局面,党的第一代
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0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依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带领中国人民真正走向了富强。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只在情感上对党忠诚、拥护党的领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认清现状,承认现阶段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理智对待;更为重要的是,应该进行理性的思
目的:探究伊曲康唑胶囊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门诊收治的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抽出80例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