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研究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一题多变的教学方式正是对这一教学目标的践行,它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升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题多变;提升思维;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对这些例题进行适当变形、引申和拓展,让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例题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策略,在利用一题多变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学习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切不可杂乱无章。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直观到抽象的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初中数学教学要依据知识的客观顺序,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逐步对学生进行诱导,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进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因此,一题多变教学应当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时,相对应的例题是用常见的代入法解方程来引入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未知数x,y的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观察结果联系例题的解法,最终解方程组。解答问题后,教师告诉学生这是运用加减法来解方程组。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未知数x,y的系数之间的关系。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让学生注意未知数x,y的系数的变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点。
  在进行一题多变时,可以先让学生学会解方程组,接着将未知数x,y的系数成倍增加,让学生观察成倍增加系数后的解题步骤是否会改变,还可以将未知数x,y的系数随意变化,看看解题步骤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这样不断推进,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进而推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举一反三,逐层深入
  在学习时,学生要灵活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中。一题多变能促进学生对原题目进行综合、全面地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对知识的深度分析和挖掘中,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多维拓展,丰富自己的知识存储,并在相关解题中灵活运用。
  仍以“二元一次方程組”为例,这部分内容有这样一道经典例题。
  例1  一个宽为50 cm的长方形图案由10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试求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类似的题目经常被拿来做应用题或者选择题,学生可以借助图形,从形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在进行一题多变时,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改变题目中的图形,从图形长、宽数值的改变,到图形本身的变化(如将长方形变换成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通过多重变化激发学生一题多变的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并进行多维度的引申、拓展,让学生既能巩固原有认知,又能将在变化过程中获得的灵感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变换图形,逐个击破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关于图形的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很多题目借助图形能更加快捷、高效的找到解决方法。图形可以让抽象的数学条件变得直观,更能建构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快速解决难题。
  在进行变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原题目中的图形进行适当地变换、引申、拓展,使学生充分掌握解题的方法或思路,从图形变换中探索问题的本质,进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各种练习中学会触类旁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促进学生对图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2  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边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求证:△ABF ≌ △DAE。
  解答完例2之后,教师可以在不改变已知条件的前提下让学生直接写出线段EF与AF,BF的等量关系,还可以通过改变图形进行进一步变式。
  变式  如图2,若点G是CD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连接AG,作BF⊥AG于点F,DE⊥AG于点E,线段EF与BF,DE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作图对线段EF与BF,DE的关系进行
  探究。通过图形的变换,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让学生综合、全面地掌握有关图形的几何知识。
  一题多变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还能有效避免题海战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另外,一题多变还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参考文献:
  [1]吕素楠. 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 数学教学通讯(下旬),2020(1).
其他文献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似性,将两者依据教学要求合理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理论知识,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学习体验。文章结合初中数学与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需要不断完善的情况。因此,情感教育成为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授课手段和教学环节。文章从宽容、鼓励、理解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学生的情感需求,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探讨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情感教育;宽容;鼓励;理解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学科所包含的知识要点,更加注重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正是学生所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之一。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文章从合作学习入手,提出通过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教授合作学习方法,科学设置学习问题方面说明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效率  在
摘 要: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着重研究有机体的生存条件及其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生态学逐步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并对如何组织和实施户外活动提出见解,希望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生态学;户外活动  一、巧用乡土资源,增强自然意识  毋庸置疑,大自然是思想的源泉,更是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启蒙学生,而且还可以通过教材内容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爱祖国、爱人民,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奋发图强。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想启迪  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的重要性是由其内容的人文性、广泛性和感染性决定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教育素
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学校位于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脚下,学校周边有长城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等教育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环境,以及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是学校
期刊
毛泽东在其诗作《清平乐·六盘山》中有云“不到长城非好汉”,显示了其“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气势.今天,不断有好汉们想登上长城以证明自己可以“缚住苍龙”,这一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学校于举世闻名
期刊
為更好地促进校园安全、稳定、有序地做好新学期开学准备,严格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机关干部检查小组于开学前夕走访慰问并检查杭州市西园实验幼儿园开学工作。检查小组对园所的环境、餐具、食品、防疫物资等进行了检查,确保园所做好各项安全卫生工作。  为营造春节喜庆、祥和、团圆、美好的节日气氛,充分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加强爱国、爱乡、爱家的思想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