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文婷到淑婷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多年前,女作家谌容创作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曾以其介入现实的深度和写作技法的创新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与讨论,小说中真挚感人、血肉丰满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眼科大夫陆文婷也因此成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画廊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集传统文化人格与现代意识于一体的陆文婷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她超负荷的无私奉献与完全不成比例的工作待遇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大讨论。小说中的陆文婷最终倒下了,经历濒临生死边缘的一场大病之后,她的病弱之躯只能在丈夫的搀扶之下才能一步一步向前挪……这一颇有象征意味的结尾似乎温和地喻示出完全将女性主体等同于社会主体的道路是不妥的。我们不妨追问:病愈后的“陆文婷”会如何在自己的社会主体与女性主体之间进行某种更加平衡的调整,从而过上她们的“健康”生活?
  问题的解答有时候是需要等待成熟机缘的。在三十多年来以文学探讨女性命运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起起伏伏的颠簸,有时甚至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大起大落。在完全遮蔽、扭曲、误读的女性主体地位与偏执地将之无限放大不顾其他这两种态度之外,我们也看到有一部分作品能够以允执其中的态度,兼顾女性的社会主体与性别主体。《淑婷》就是其中之一。小说虽然没有《人到中年》那种站在时代漩涡中心的宏阔视野,仅仅选取了日常生活中一次普通的調动、一个身份的转变、一群中学教师的侧影,却在中正平和、不愠不火的叙述中捕捉到了“淑婷”这位中年女性知识分子内心的巨大波澜,以及由这波澜激起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自己生活道路的检视与校正,在不经意中解答了《人到中年》结尾的疑虑。
  调到一中之前的淑婷与她的前辈陆文婷竟然有着那么多的共同之处,“那么些年,她把心思都用在教学上了,对女儿基本上不闻不问”。女儿的一日三餐、学习情况、甚至女儿生理发育的变化、备战高考的改科,她都一无所知,“她更关注的是她自己的学生和家长”。对孩子尚且如此,对自己就更加粗心了:她不习惯在超市选购商品的那份悠闲,也惊诧于那些在江边跳舞和扭秧歌的人群的那份自在。忙于眼科手术的陆文婷来不及为女儿扎小辫儿、为儿子买网球鞋,她在弥留之际仍挣扎着叮嘱丈夫一定要满足孩子们这两个小小的愿望,这一催人泪下的细节不仅使陆文婷这一形象更加完美动人,也透露出在陆文婷时代是政治、经济等外在的社会压力迫使原本感情丰富细腻的女性被迫遗忘和放逐了女性的自我经验。对于淑婷来说,这一外在的压迫机制似乎已经消失,因而她对自身作为女性的经验缺失,乃是一种真正的女性主体的缺失,虽然小说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解释这一缺失的原因,但此前的淑婷受制于某种更不易察觉的规训机制却是毋容置疑的。对于淑婷来说,从十一中的英语骨干教师到一中的仓库保管员制造出了生活与个人重新定位的落差,也创造了她从旧我蜕变为新我的契机。仓库保管员的清闲使得她有时间细细回顾与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虽然过去的同事王淑珍和现在的体育老师大高不时在耳边提醒她如何适应新学校的游戏规则,虽然淑婷出于自尊也觉得委屈,但当局长叔叔再次帮忙让她重返教学一线时,淑婷内心的觉醒却战胜了那些现实的利益得失。“淑婷从来没有感觉夜色是这么美好,生活可以如此丰富”,一种新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细节的能力应运而生,小说在平静的本真生命的描摹中突显了女性主体建构的过程。与淑婷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相伴随的是一中这个小社会内部的权利结构机制和各成员为了利益之争的复杂关系,校长、后勤校长、外语组组长、特级教师、普通教师……层级分明的结构与待遇规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生活空间,也禁锢了人们精神空间的自由拓展。淑婷在局长叔叔露面之前与之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及最后她不报名也能荣任后勤主任的结局无不折射出普遍存在的膜拜权力的社会现实。
  《人到中年》以病床上陆文婷的意识流结构全篇,其新颖的写作技法曾对彼时读者的审美能力构成巨大冲击。时隔三十余年,在作家们几乎遍历所有现代、后现代的写作尝试之后,反倒体现出返璞归真的冷静,更加看重叙述本身紧致、密实的质地与力量。《淑婷》以主人公的限制性视角为主,紧扣淑婷的感知与心理,虽不事张扬却有内在的波谷与浪尖,不枝不蔓却也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常”与“变”。有意味的是,这篇关注女性内心世界的小说出自一位男性作家之手,淑婷未能拒绝一中强加给她的“后勤主任”,但她坚持选择了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否意味着,有了另一半关注与参与的女性成长之路,才能避免曾经的“病态”呢?
  王海燕,青年评论家,现任教于湖北文理学院。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又加以具体化,可见“注重积累”的导向是很明确的。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笔者认为,摘抄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种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目前,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摘抄,但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不少学生将摘抄当作完成任务去看待,很少去理解、揣摩和运用。这样的摘抄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学生的感悟、体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作文,历来占语文学科成绩的近“半壁江山”,深受师生的重视。在历年的中、高考中,其重要性和关键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然而,它是带刺的玫瑰,老师的指导无特效速成的灵丹妙药,学生的写作也有诸多困难,具有长期性和不稳定性,可谓“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改变现状呢?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探究出一些较有效又切实可行的办法,与同仁交流探讨:  一.读写结合是根本  叶圣陶说:“阅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写作
“严师出高徒”,这是人们常说的,而作为一名“严”师要把自己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不能轻易表露出来。但是暑假陪孩子一起看了《大头儿子智慧成长故事——当市长》这本书,尤其是其中的三个小故事,让笔者对“严”师彻底改变了看法,笔者觉得语文老师就应该把自己的爱浮出水面。只要语文老师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理解并尊重他们,学生会从上学时就会真正地喜欢你、爱你,而不是要等到长大了,工作了,才慢慢体会到语文教师当初
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外练笔是学生感悟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尝试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着手练笔,效果显著。  一.抄写美文打基础  学生喜欢阅读中外名著,喜欢读各种报刊杂志,喜欢读同龄人的作文。为此,指导学生从阅读的文字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按照笔者的理解,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一言以概括,就是“强调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主
文言文的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文言文离现在太远了,现代人又不说文言文,学了没有益处。如何去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呢?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要学好文言文,应从提高学习兴趣入手。特别是初一的文言文教学,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一定要在初中起始阶段引导学生认真学好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范本,然而,其容量和篇幅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而语文读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这里辑录了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各类文学作品,认真地阅读这些人文经典,有助于丰富语文素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构建精神家园。  这里有风骚流韵、诗意人生。“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让我们品味南朝民歌的缠绵柔美;“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让我们涵咏山水美景的秀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总结出了学习的三字方针:静、兴、恒。所谓“静”,就是“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学习。所谓“兴”,就是“兴趣”,在学习上培养浓厚的兴趣。所谓“恒”,就是“恒心”,学习贵在恒心。  一.静  学习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先做到“静”,即“静下心来”,这是前提,是学习的最佳精神状态。  静下心来学习,就是一心一意、心无杂念的学习。  佛教中讲的“坐禅”,讲究“六根清净”、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学生便望而生畏,谈之色变。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