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支持及对症处理,治疗组70例给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5~10mg/(kg•日),2次/日;对照组给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3岁以下5μg/次,3岁以上10μg/次,1次/日;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两组总有效率及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手足口病 小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107
  近2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严重地危害了儿童的健康,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手足口病一直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儿科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手足口病诊断标准⑴的患儿136例,男74例,女62例;年龄<1岁12例,1~3岁92例;3岁以上32例。病程均在2天以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66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支持及对症处理,高热给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咳嗽给止咳祛痰药;口腔痛给局部处理。治疗组给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5~10mg/(kg•日),2次/日;对照组给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3岁以下5μg/次,3岁以上10μg/次,1次/日;疗程均为3天。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85.71%,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显效率89.39%,总有效率95.45%,两组总有效率及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期间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2],近2年爆发流行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治疗上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主要对DNA病毒有效,对RNA病毒无效,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效果不明显;干扰素是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干扰素能够抑制病毒复制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反应以及细胞生长和分化,并可激活多种疱浆酶,干扰病毒核糖及蛋白质合成,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同时可诱导淋巴细胞的产生引起杀灭病毒的作用,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3]。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减少了西药的应用,减少了西药的不良反应,治疗费用降低,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2 赵成松,赵顺英,等.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19.
  3 张蔓莉,王笺,王毅,等.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3):30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6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妊娠前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A1组)、超重组(B1组)、肥胖组(C1组),按孕期BMI增幅分为A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C47A合金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47A合金具有强度高、各向异性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该合金在T6状态下,主要的析出强化相是δ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正常经阴道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临产初孕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不同时期适时静推间苯三酚,观察产程进展。采用统计学对各指标检验与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阻滞麻醉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绝经后要求取器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绝经后妇女于取器前2小时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1996年8月~2006年11月胆道手术引起肝外胆管损伤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肝总管横断伤3例,肝总管、右肝管各误扎伤1例,肝、胆总管壁部分损伤9例;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胆管撕裂伤2例;胆管探查术中胆道探条误伤胆管下端穿孔1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胆管下端损伤2例。结果:本组均经手术及保守治愈,随访2~8年无并发症发
摘 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支气管哮喘患儿6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两组患儿疗程为7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1%,对照组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岁患儿给予1mg)联合0.5%沙丁胺醇溶液(<4岁,每次给予0.
目的: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特重度烧伤患者切削痂植皮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方法:特重度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为A组(氯胺酮组)和丙泊酚复
目的:探讨用布比卡因行星状神经阻滞治疗不定陈述综合征56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6月在疼痛门诊被确诊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患者56例,用0187%布比卡因8ml左右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