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手术中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防治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uo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1996年8月~2006年11月胆道手术引起肝外胆管损伤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肝总管横断伤3例,肝总管、右肝管各误扎伤1例,肝、胆总管壁部分损伤9例;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胆管撕裂伤2例;胆管探查术中胆道探条误伤胆管下端穿孔1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胆管下端损伤2例。结果:本组均经手术及保守治愈,随访2~8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解剖关系清楚,判断正确,操作规范、轻柔,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关键。
  关键词 胆道手术 胆管损伤 防治
  
  资料与方法
  
  1996年8月~2006年11月胆道手术引起肝外胆管损伤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19~77岁。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炎性粘连,解剖不清,判断错误,肝总管电灼横断伤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囊过度牵拉,三管汇合部成锐角,肝总管误认为胆囊动脉,误扎横断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钛夹误夹闭肝总管、右肝管各1例。肝、胆总管及三管汇合部管壁部分损伤9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损伤4例。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胆管撕裂,胆汁性腹膜炎2例,均为老年患者,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低蛋白血症。胆道探查术中胆道探条损伤胆总管下端穿孔1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道下端取石损伤胆漏2例。
  胆管损伤的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总管横断2例,术中发现及时中转开腹,因缺损小、无张力,行对端黏膜对黏膜吻合T管支撑,外引流半年后拔管治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总管钛夹误夹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肝总管误扎1例,均在术后病人出现黄疸,腹部B超证实,2周后,二次行开腹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支撑管外引流,半年后拔管治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肝管夹闭1例,术中发现,及时中转开腹,松解钛夹,观察无血运障碍,未做特殊处理,术后未发现异常。肝、胆总管壁部分损伤9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胆漏,其中3例流量大,2例行开腹T管引流、腹腔引流,3个月余拔管愈合;1例行鼻胆管引流,2周后拔除引流瘘口愈合。其余6例损伤小,低流量胆漏,行腹腔引流,1周左右愈合。胆管探查术后拔T管胆管撕裂伤2例,出现急性腹膜炎,均行急诊开腹胆管T管引流,3个月后拔T管治愈。胆管探查胆管探条损伤胆总管下端穿孔1例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管下端取石胆管损伤2例,均行内镜下胆管内置入支架内引流术,3~6个月取出内支架,2例治愈,1例因反复发作胆管炎,胆道狭窄,行开腹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支撑管外引流,半年拔管治愈。
  
  讨论
  
  胆囊切除术中误伤胆道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但更重要致伤原因仍是术中的误判和错误操作引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必须进行严格、规范的技术培训。成立专门腹腔镜手术小组,助手长期搭档、密切配合,不断总结经验,适时中转开腹,可大大减少胆道损伤并发症发生。胆道探查引流手術原本就要切开胆管,但如果有关操作不当,仍然可能导致胆道损伤。ERCP、EST均系有创检查及治疗,如果经验不足,操作不当,均可造成胆管下端及十二指肠乳头部损伤。因此操作熟练,总结经验,解剖清楚可预防胆道损伤。
  胆管损伤处理原则:由于胆道损伤时胆管系统的完整性和通畅性受到破坏,只有及时矫正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恢复胆管系统的完整性和通畅性,才能阻断发生后续病理改变的中心环节。因此,治疗胆道损伤时应遵循“尽早处理”的原则[1]。
  胆道损伤的术中即时处理:对术中发现的胆道损伤行即时处理,无论其复杂程度如何,在同等情况下有最大的可能性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因为此时局部解剖比较清晰,组织污染及炎症反应较轻,重建后的愈合过程相对简单,后期狭窄率较低。对胆管单纯结扎或夹闭者,在取除结扎线或钛夹后,酌情行胆道探查、T管支撑引流,基本上能够解决问题。有胆道破损者须直接缝合修补,或利用自身胃壁、肠壁或圆韧带组织逢合修复,一般应置放T管引流;胆管已被横断时,视胆管断端情况直接或适当修整后行胆管对端吻合,根据具体情况在胆管吻合口的上或下方正常胆管处戳口引出T管直臂,切忌将T管直接置于吻合口处。本组2例采用此方法效果良好。胆道损伤范围较大、位置较高、或胆管缺失较多,无法直接修复或对端吻合时,只能施行胆肠吻合。对胰段以下胆管穿孔者须充分游离胰头十二指肠,在缝合破损处组织后常规行胆管及腹腔引流;合并十二指肠穿孔者加做胃肠造口或将胃管置入十二指肠腔内,破损处缝合,凡疑有胆道梗阻者宜同时施行胆肠吻合[2]。
  胆管损伤术后诊断及处理:术后早期出现逐渐加深的黄疸及胆瘘,应回忆手术过程,并结合B超、CT等检查,以了解近段胆管有无扩张,胆总管连续性是否中断,必要时可行ERCP、MRCP检查。对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近段胆管扩张又无感染者,多系胆管或断端被结扎,应尽早再次手术松解或胆肠吻合。若术后早期病人出现剧烈腹痛,查体有腹膜炎体征,应首先考虑胆汁性腹膜炎。诊断明确后常须立即手术,目的主要是建立通畅的引流,其次才是胆道修复。术后2~4天发现且全身情况好,局部感染轻者,要力争1次胆肠吻合成功。若局部炎症水肿明显,加之电解质紊乱和高热,此时做任何胆肠吻合手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只能先行近段胆管引流和充分有效引流,待2~3个月炎症消退后再行修复,对于胆道下端损伤可采用内镜下逆行胆管内置入支架内引流,3~6个月取出内支架多可愈合,本组2例采用此方法效果良好。
  成功修复应遵循的原则:①胆管与胆管或胆管与肠管的吻合应做到黏膜对黏膜;②吻合口应足够大且无张力,对端良好,针距均匀;③胆管壁不宜过多游离,以保证胆管壁的正常血运;④吻合口要放置适当的T管引流与支撑;⑤肝下区要引流防止感染。
  
  参考文献
  
  1石景森,杨毅军,王林,等.医源性胆管损伤.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3):249-251.
  2张永杰.胆管损伤应尽早行确定性治疗.肝胆外科杂志,2002,10(6):410-411.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宫颈功能不全的特点,探讨影响宫颈环扎成功的因素。方法:对19例行宫颈环扎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孕周、宫颈长度对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结论:宫颈环扎时孕周
牙本质过敏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常见。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表现为冷、热、酸、甜及机械刺激、咬合等原因引起异常疼痛并伴有
本文随机抽查住院67例死亡病历,以了解住院患者死亡抢救时间、季节、年龄与职业关系。
山东近日开始在全省医疗机构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以增强其依法执业的意识,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6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妊娠前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A1组)、超重组(B1组)、肥胖组(C1组),按孕期BMI增幅分为A
目的:用葛根素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1例,对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的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20天后,血液流变学的主要参数、症状和体征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C47A合金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47A合金具有强度高、各向异性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该合金在T6状态下,主要的析出强化相是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结构更加复杂,给结构设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BIM 技术的充分利用,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结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正常经阴道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临产初孕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不同时期适时静推间苯三酚,观察产程进展。采用统计学对各指标检验与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阻滞麻醉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绝经后要求取器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绝经后妇女于取器前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