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商标等11则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thylif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证明,我国最早的商标,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济南有家姓刘的针铺店,以石兔作为商标,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国外最早的商标是公元147;3年出现在英国伦敦街头的张贴印刷商标,比我国刘记针铺商标要晚好几百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法,是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新中国在1983年5月5日开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标志着我国贸易市场走向成熟化、正规化。
  
  订婚戒指的由来
  
  订婚戒指起源于奥地利。1477年,奥地利国王麦士米尼结识了一位名叫玛丽的公主。玛丽美丽的容貌和优雅的举止使他为之倾倒。为了赢得她的爱情,麦士米尼让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面对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国王的热烈追求,玛丽终于嫁给了麦士米尼。从此,西方便将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一直沿用至今。
  
  拔河始于春秋时期
  
  拔河诞生于距今2400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唐代时,拔河活动已广泛展开。“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
  
  留学生名称的起源
  
  现在把留居国外的学生统称做“留学生”。其实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其由来要追溯到唐代。我国唐代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日本政府便想出各种办法,一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一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以后,“留学生”一词也在我国被沿用下来。
  
  中国将迎来三大人口高峰
  
  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在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表示,到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先后迎来相互叠加和交织的三大人口高峰,即总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和老年人口高峰。在人口规模方面,中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为1.8,即使维持这一生育水平,中国每年仍将有800万到1000万的净增人口,这意味着每两年将产生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每6年产生一个英国的人口。中国目前65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总人口的7%,这表明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而整个社会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社会的养老政策、服务政策和保障政策。
  
  全球40个国家粮食不够吃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称,全球正面临着50年来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有40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提供粮食援助,否则就可能面临饥荒。美国媒体则报道称,目前全球的粮食储备只能勉强够人们50多天的需求,已经跌破粮食储备70天的安全线。40个粮食短缺国中有26个非洲国家,10个亚洲国家,3个拉丁美洲国家和俄罗斯(指车臣共和国)。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20%以上来自中国,今年9月,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报告称,中国在2005年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
  
  和尚名称溯源
  
  民间将出家的僧侣称为“和尚”。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原来,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清心寡欲。因而,佛教的处世哲学是主张调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从,是僧侣所崇尚的。以“和”为“尚”,这就是称僧侣“和尚”的缘由。
  
  中国成为第五大专利申请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不久前公布的首份专利活动综合报告显示,过去10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了6倍多,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日本排在专利申请排行榜的首位,随后是美国、欧洲专利局和韩国,而中国则取代传统专利申请大国德国,成为第五大申请国。
  
  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上山文化”正式命名
  中国考古学家不久前在浙江浦江命名了一种新型考古学文化——“上山文化”。据了解,这一命名意味着中国长江下游史前文明再度向前推进。通过考古发掘,地层上证明了上山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早于跨湖桥文化与河姆渡文化。根据北京大学实验室对6个样品的碳——14年代测定数据,上山遗址年代在距今约11400~8600年间。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遗址还出土了稻米遗存。上山遗址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为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河南禹州发现明代钱库
  
  河南省禹州市浅井乡扒村近日发现一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明代钱库。据河南省许昌市文物部门介绍,禹州市新发现的这一钱库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三进庭院,主房为一座两层楼房,屋脊有6个瑞兽,两端各有一龙头,内部结构十分奇特,一楼无窗,二楼有六窗,楼墙厚1米。该钱库是明代一瓷窑老板存放银钱的地方,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文物专家认为,如此规模、保存完好的古代钱库较为罕见。
  
  小时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算时间,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相当于西方钟表的两个钟点。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有人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文 稿]李 莉
  [责任编辑]蒲 晖
其他文献
美空军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一种以对地攻击为主的隐形多用途战斗机,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制,英国等其他多个国家参与开发。这种单座单引擎战斗机的研发已有10年之久,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斗机开发项目,美军希望用它取代包括F-16和A-10等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多种现役机型,成为21世纪美军及盟军的王牌主力战机。    全能型战斗机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集隐身、敏捷、高速为一体
期刊
欧洲和西亚人类化石记录上的尼安德特人特征出现在距今大约40万年前,消失在约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是已灭绝的与人类关系最近的近亲,只要DNA技术进步了,实现识别现代人特有的基因变异的目标就离我们更近了。  现在,研究人员鉴定了一块距今3.8万年的尼安德特人骨头,它最初是1980年在克罗地亚的温迪亚洞穴中被发现的,保存得很好,足以从中提取100万个以上的碱基对。将它的DNA与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组进行对比,
期刊
“衣冠禽兽”本褒义  郭灿金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丈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善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舞,八品绣黄鹂,九品缘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
期刊
“鹦鹉学舌”    哺乳类是高等的脊椎动物,舌头也很发达。哺乳类的舌富于肌肉,随着舌的发音更加复杂化,舌能在口腔内灵活地活动。舌背黏膜上具有一系列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又称味蕾。因此,哺乳类的舌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舔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舌还是动物和人类进行发音和语言交流的重要辅助器官,人类的语音是发音器官各部分协同动作产生的,其中舌体的伸缩运动和舌尖的上下运动、左右摆动
期刊
事实证明,作为自然界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人类的许多创造和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的其它生物。100年前飞机的诞生来自于人类幻想能像鸟类那样翱翔于蓝天的灵感,汽车诞生后,为了改善其外型,提高其性能,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们就曾借助潜水艇潜到加勒比海中,观察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寻找设计灵感。当时风靡一时的福特雷鸟敞篷轿车的设计灵感说不定就是来自某一种深海鲨鱼。随后出现的
期刊
墓志铭: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类动物灭绝时间:1882年在中国境内灭绝    白臀叶猴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毛臀叶猴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猴科、白臀叶猴属,因为头骨的差异较大,所以与我国广西等地分布的黑叶猴、白头叶猴等不同属。它的雄兽体形略大于雌兽,体长大约为61-76厘米,尾长约为56-76厘米,体重7-10千克,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长长的尾巴为白色,尾巴外围呈三角形的臀盘也是白的,
期刊
和太阳相比,我们的地球小得简直不值一提。整个太阳系99.87%的质量归太阳所有,它是地球质量的33.34万倍,酷暑难捱的灼人热浪,使几十亿人犹如钻进炉膛一般。岂不知,整个地球只获得的了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假如太阳稍不留神多给地球几十亿分之一的热量,就会将数十亿人致于死地。  直到60年前科学家才弄明白为太阳提供能量的究竟是什么。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氢原子聚变后形成的氦。太阳核实际上就
期刊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首个从视觉上能实现“二维隐形”技术的试验装置。科学家认为,这一成果表明真正的视觉隐形装置将很快问世。这个用于原理示范的装置直径不过7.5厘米左右,是由一层层薄玻璃纤维盘起来的环形结构组成,而环片上整齐排满了微小的“C”形铜片。这一装置的理论基础是,用特殊的介质引导光波(或其他电磁波)“绕过”物体,那么光线就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
期刊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互相呼应。在科技史中,这种现象俯拾皆是。剅剅    科学创造——“这边唱来那边和”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中国古书《周髀算经》的作者陈子发现了“陈子定理”——“勾股定理”的“妈妈”。似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发现了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1584年,中国明代数学家朱载堉在世界上
期刊
核孔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由于在其生产中要用到核工业设施,所以,目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核孔膜材料采用聚酯或聚碳酸酯,它是一种精密过滤和筛分粒子的理想滤膜。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生物、医学、制药、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微电子工业等等。在商业领域中,核孔膜可用于核径迹防伪技术,这种防伪技术可用于制作证卡、商标、票证等。  核孔膜的关键之处在于,膜上具有核径迹所形成的微米级微孔。
期刊